分享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轻风无意 2014-07-17

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Walled City of Baku with the Shirvanshah's Palace and Maiden Tower

(点击进入阿塞拜疆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0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v)
地理位置:N40 22 00 E49 49 60
遗产编号:958
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阿塞拜疆(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93)图文介绍(52)

简介:
  巴库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古城的核心是内城,大部分城墙在沙俄的1806征服后得以加固。内城拥有迷宫般的狭窄巷道和古老的建筑,景致如画,充满古城魅力。
  希尔凡王朝从6世纪到16世纪统治着阿塞拜疆北部的希尔凡州。希尔凡王朝统治者的目光最初转移到巴库,是12世纪希尔凡马努契夫三世下令围绕巴库城周围修建防御城墙。1191年,一场灾难性的大地震摧毁了当时的首都舍马基,希尔凡王朝的子民迁居至巴库,同时为希尔凡汗王的宫殿建筑打下了地基。希尔凡汗王宫殿是巴库古城的制高点,也是中世纪阿塞拜疆建筑杰出典范之一。宫殿建筑群各部分并不是同时建成的,对于整个建筑群而言,并没有整体计划,相反,各个建筑物实际上是根据当时需要一点一点修建的。宫殿的主要部分完成于15世纪,哈利卢拉一世和他的儿子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建成的建筑包括居住区、一所穆斯林寺院、矩形皇宫、皇室成员的寝陵、著名星相家巴库的坟墓和一间浴室。所有的建筑中,除了居住区和浴室外都保护完好。

    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中心,濒临里海,是12世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1304年在这里发生特大地震,许多居民点夷为平地,而此塔却安然无恙。建塔时海的波涛就在塔脚下拍溅,但现在已经远至几百米。塔外形为圆柱状,东部突出,高27米,共有8层。塔基墙厚25米,顶部厚4米,全由石灰石砌成,砌墙的石头一圈外凸,一圈内凹,在墙上构成层层清楚的横线。塔内可以容纳200人,内有水井,井水清冽甘美。

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阿塞拜疆(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93)图文介绍(5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巴库城(Baku)的所在地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巴库城集中展示了各个民族在当地文化的延续性,包括拜火教徒 (Zoroastrian)、萨桑王朝(Sasanian)、阿拉伯人、波斯人、希尔凡(Shirvani)、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巴库内城保存了大量12世纪的防御墙。而同样在12世纪,当地人在一处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建筑遗址之上建造了少女塔。建于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堪称阿塞拜疆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阿塞拜疆(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93)图文介绍(52)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