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各班主任: 为切实做好地方病的宣传工作,使全校师生对地方病有进一步的了解和预防,学校拟于下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后,对全体师生进行“地方病”及碘缺乏这一地方病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和地方病的预防与防治专题报告,望各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及有关学生家长做好准备。 政教处 2014年4月24日 地方病健康教育专题讲话 时间:2014年4月29日 地点:操场主席台前 与会人员:全体师生 一、 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只局限在某些地方内发生的疾病,除了这些地方,其他地区不发生或少发生,老百姓称他为“水土病”。 二、 我省地方病的种类及主要表现 我省地方病有七种: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鼠疫、布鲁氏菌病。 1、 碘缺乏病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子” 病,主要涉及死产、流产、早产和先天性畸形儿、身材矮小、聋哑、痴呆(傻子)、甚至瘫痪在床等。 2、 地方性氟中毒 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3、 地方性砷中毒 主要表现为手掌和脚掌角化,胸腹部和背部的色素沉着斑点、色素脱失斑点。 4、 克山病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跳加快、上腹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四肢发凉等慢型心衰的症状;病人常有下肢、颊面浮肿、肝肿大。 地方病健康教育会议总结 周二下午政教处范振华老师在地方病的预防宣传会议上为全体师生做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报告主要针对碘缺大骨节病、氟骨病、氟斑牙等地方病的形成病因,临床症状,发病范围以及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进行预防。会议期间,范老师深入浅出,例举诸多事例,特别是对碘缺乏的成因,危害(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作了详细的叙述,使学生对“碘缺乏”等地方病的预防和防治有了深深理解,有效提高了心衰对地方病的预防。会后,办主任介绍,心衰听报告会都能按照学校要求把报告精神对家长进行传达,家长反馈意见是,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健康有益的知识多加宣传,使学生健康成长。 惠济一中 2014年4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