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金融3.0标准发布 用户将能直接参与金融生产

 企鹅小星星 2014-07-18

  本报讯 记者孟扬报道 6月27日,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移动金融3.0标准,首次描绘了未来移动金融生态圈中,用户便捷的金融体验以及商业银行全新的服务模式,阐述移动金融未来发展的态势,为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参与者对行业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权威的判断依据。会上同时还发布了“移动金融新生代客户信心指数”,该指数对移动金融新生代客户进行了行为研究,从而为移动金融参与者们提供新的风向标。

  根据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和复旦大学共同发布的《移动金融产业发展趋势与新生代用户研究》报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日趋成熟和普及,移动金融将进入以移动金融生态圈为主导的3.0时代。浦发银行副行长姜明生介绍,网上银行手机化,可以称为移动金融1.0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NFC等技术的出现,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近场和远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移动金融由此步入2.0时代。目前,以浦发银行NFC手机支付产品的推出和规模化应用为代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基本都已实现移动金融2.0.

  姜明生表示,2013年6月发布移动金融2.0标准后,浦发银行立即投入力量研究移动金融3.0时代的特征及各方需求,希望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夯实移动金融领先银行的市场地位。为此浦发银行联合中国移动、复旦大学,三方通过共享对行业的洞察,汇集国内外前瞻的技术以及研究人员的智慧,提出了移动金融3.0标准。

  据了解,移动金融3.0时代带来的直接改变之一是,用户将能直接参与金融生产。以用户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目前银行服务模式都是B2C,即银行发行标准化的产品,用户选择和自己需求最接近的产品购买。但在移动金融3.0时代,商业银行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邀请用户主动提出需求,比如期限、金额、风险偏好等,当具有同类需求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商业银行将发行相应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价值共创”。

  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薛建华介绍,在移动金融3.0时代,当用户喜欢上某个商品后,借助可穿戴型移动设备除能够立刻识别商品的基本属性、购买渠道和价格外,还能实时了解通过哪家银行信用卡能够享受优惠、是否能够申请消费贷款等金融信息,如果客户有需求,借助移动金融服务只需按几个键就能购买并完成所有金融服务流程。

更多相关精彩图片请进入『国家摄影』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