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孩子成为自己】你的孩子从来不是一张白纸!

 延陵闽宏山吴树 2014-07-18



前一阵子朋友圈疯传了一段微信,提到了几个孩子成长的故事。


A
、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B
、性格随意,自由放浪,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为实现作家梦,从学校退学……


这两个学生,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希望他是哪一个?


答案,咱们等会儿揭晓哈~


没看到谜底的人,大多会选择第一个!这不就是草根崛起的典范吗!孩子多自强啊,一路优秀,以后发展一准儿错不了!你的这一观点和另一位心理学家曾经的观点不谋而合。


“给我一打健康而体型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门的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从他们之中任意选出一个,都能将他们培训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当然还有乞丐和小偷,而不论他们的才能、爱好、能力秉性如何,也不管他们的祖先是什么种族!”


——这是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创始人的经典语录。


这一理论的拥趸者会积极为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无时无刻不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以社会和学校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也确实有不少是优等生。


白纸理论,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华生认为:人格不只是可以改变的,改变人格的途径就是改变人所处的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纸理论”!按照这种说法,于是许多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做得好就有奖励,做的不好就没奖励,甚至回到家还有批评和惩罚。最终确实有一部分孩子按照这个规律发展成了专业人士,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因此获益。所以,越来越多的教育家长们,急着给孩子涂抹“优秀”的标签和色彩~


但现实总是戏剧性的,揭晓谜底时间到,不要吃惊哈!


事实上,刚辞那两个孩子都是真人,第一位是马加爵;第二位是韩寒;
虽然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但至少可以引发我们关于白纸理论的思考。


白纸理论似乎失效了……


环境不是很重要吗?优秀环境中培养的苗子怎么会一路走下坡?


这绝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对白纸理论的彻底挑战!


一个从小放浪形骸,自由发展无拘无束,结果中途退学,发作家梦的成了韩寒!


从小成绩优秀,甚至拿过奥数冠军,也可能某天就变成了马加爵!


华生忽略了一个现在看来很重要的基本事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并非白纸一张,他们继承了自己父母不同的基因,不能够完全按照机械的方法进行教育。教育的本质不是涂抹,而是发现!


好孩子,是“发现”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精神(心理)胚胎!”在心理方面,幼儿心理发展既有一定的进程,又有隐藏的特点。婴儿都有一种创制本能和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自己所处的环境,构筑一个精神世界,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这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观点。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去“发现”,发现潜藏在孩子身体里的特点,然后给予合适的环境,等待他的天赋发芽,而不是盲目根据“家长的需求定制或者涂抹出来了”!


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背不出字母表


毕加索不理解数字“7


迪斯尼不识字


阿加莎·克里斯蒂不会读也不会写,却是世界著名的推理小说家。


你还在肆意妄为的涂抹自己孩子的前程吗??


你以为,你不是白纸理论的受害者吗?


做个测试:你就知道!


1
、同一段时间,你给孩子报最多几个课外学习班吗?

A2个以上 B 3个及以上 C最多1


2
、你希望孩子在学校名次是?

A名列前茅 B中等以上 C及格就行


3
、如果其他小朋友得到奖状,你家孩子没有,你会失落吗?

A很失落 B无所谓 C一点失落


4
、老师在学校批评了孩子,你会怎么做?


A
问孩子原因,如果不妥,和老师沟通,之后再跟孩子沟通


B
问老师原因,和老师保持一致,教育孩子


C
问孩子原因,和孩子沟通


以上四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4个多是AB,今天开始,得改改了。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要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奴隶,让白纸见鬼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