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的回答(31票)】: 只是支持一下第一名的答案。 经常收到私信求学习指导什么的,我一般都回复: 我是做科研的,不是教师,不懂教育,我的建议不适合你,你的老师和同学会更有用。举几个例子: 负数与负数相乘为什么会得正?对比 @曹文雯 和 @洪涛 的答案。 为什么一个数的零次幂等于一?对比 @邓卓 和 @孙守林 的答案。 这就是会教书和会数学的区别。 让高学历非师范人才,不经任何专业训练直接进入中学教学,是非常误人子弟的。 他自己的理解是非常深入透彻,但学习应该循序渐进,不同阶段学不同内容,不是一步登天。 我要是去中学教书,怎么看那些牛顿力学怎么不舒服,因为我用惯了拉格朗日量,这怎么行? 我教着四则运算,脑子里都是高等代数;教着解方程,脑子里都是线性代数,这能教得好么? 我自己觉得挺简单呀,一高兴把自己超纲的知识就都「传道授业」了,学生肯定就学迷糊了。 这不是应试问题,待遇问题,水平问题,道德问题,就是 不 适 合。 近期也会带些学生(硕士+本科),几个博后还一直在叮嘱我注意学生的水平,不要讲太深。 不过正如匿名用户说的,大学里的学生,水平都够自学了,我稍微讲夸张点问题也不会很大。 但是如果要去中学(甚至本科低年级),的确需要先有许多教育学的训练,不可以直接上的。 【贾明的回答(6票)】: 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大学老师会不会教的问题,不是会什么就能教什么,还要教了学的人能学懂,现在大多数大学老师在教书讲课这点来说是不及格的,现在来给我们讲课的老师这个身份基本算是个兼职,虽然他们在专业方面知识储备可能是优于中学老师的,但是他们讲课的方式方法上远不如中学老师,而面对一群15,6岁的人大学老师完全不能胜任的。 【Rylan Liu的回答(10票)】: 不愿意。 【史志强的回答(2票)】: 一些破大学确实也没什么学术上的前途,待遇一般。中学待遇通常都不错,能进大学的多半还能进个重点中学。so,也挺常见的,我已经见到好几位师兄师姐选择了一线城市重点中学的offer 【刘泽西的回答(1票)】: 我爸毕业去了中学,我妈去了大学。后来坚持让我爸到我妈的城市教大学。两个人现在都同意这样最好。 因为中学老师太累了,真的太累了。 【邓世择的回答(1票)】: 是否愿意,取决于从什么大学到什么中学。 如果都是数学老师,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老师会毫不犹豫地进人大附中,假如他有机会的话。 【陈新的回答(1票)】: 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不说学术上的成就 即使在课堂上,你也可以教给学生真正的知识 即使在枯燥乏味的课上,一名负责人、有才华的老师也可以教会学生很多收益终生的东西(参见复旦大学陈果的课程) 而以应试为主的中学教育显然不能如此 尤其是当千千万万经过应试教育的学生变成老师的时候 我相信,如果这两个选择摆在面前,没人会选择回到从前那个地方 【Graham的回答(1票)】: 看到贾明同学的答案有点感想,说一下。 我觉得大学里面很多老师讲的不好的原因是他们 根本就不愿意教书。「不愿意」的含义我理解就是:不打算,不擅长,不喜欢。 教师是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也不是所有资深人士都有这种义务。但在国内,这就是一个十字架。大师也是师,就要传道授业解惑。举个栗子,在国内要搞研究的话,研究所不好进,低级的境遇又不好--各方各面,不只是薪酬,所以很多研究型人才选择了留校任教。我遇到过一些老师--插播:不止本校,我喜欢翘课到其他学校蹭课,去了好多城市了--他们作研究真的很牛逼,但是就是讲不来课,讲不好。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师本来就很水,混日子的。) 像研究型人才不是因为讲不好课,而是因为研究需要,肯定是不愿意到中学去。这里真的想替那些有才讲课有爆烂的家伙们申冤:国内在大学里搞研究可以不授课么?可以么? _ 但是热爱教育的老师,有一部分,他们真的愿意很辛苦地到初高中去。不为什么,就为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这话很煽情,但很实际。高中生听课都是巨细摩遗,生怕漏过什么,要么是考点,要么是趣味,扩展的东西他们也会觉得很有意思。我高中有两位老师都是如此。 大学大家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学分,至少大部分是这样的。越水的课评价越高。很多老师都非常失望。 _ 不过另一个问题是,大学的很多学科在中学阶段是没有的。没法教。 没回答楼主的问题,纯粹抒情,我真的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勒。折叠我吧。 【Jaden Tseng的回答(0票)】: 我去不了大学,我也同意大学比中学轻松的多。但是我真心觉得,中学教育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十几岁的年龄对于孩子太重要了,如果你有理想,喜欢孩子,喜欢教育,加入我们吧。 我想,人这一生不是什么轻松就去做什么的,那些一线基础教育的工作,总要有人去承担,去实现。希望越来越多的好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去帮助孩子。选择中学老师,我无怨无悔。 【焦珂的回答(0票)】: 因人而异,这个问题不具备普适性。 【朱加州的回答(0票)】: 想起过往经历中的各位老师,唯有中学的几位记忆犹新,并且至今感觉受益良多。 有机会还是要做中学老师,这是我的一个夙愿,像是许愿后要还愿一样。 只是当下的环境,做中学老师要做的有意思些还真太不容易。 【李东的回答(0票)】: 虽然可能偏题, 中科院数学所程代展老师的《昨夜无眠》一文折射了中国科研怎样的困境?有何应对之道? 【楼大明的回答(0票)】: 说说我做支教的经历吧 曾经把自己的课讲给同龄的大学生,他们表示讲的很好,很生动。这里不排斥善意的谎言,但至少他们能听懂。 然后我就充满信心的奔赴山区。 后来很多孩子都说自己听不懂,我就知道问题出在我这儿了,接受能力不一样…… 让大学老师教中学的孩子,大概也会有力不知从何处使的感觉吧 【周鑫的回答(1票)】: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