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东汉时期的玉器探索

 宝宝元 2014-07-18

                                        关于东汉时期的玉器探索

两汉长达四百多年,大部分时间无为而治,国泰民安;前有文景之治,后有光武中兴,两汉鼎盛时期国力无比强大,对于外族和亲加征服使边疆不断扩展,西到黑海,囊括里海和贝加尔湖,东到朝鲜半岛,北至西伯利亚;南到越南半岛;是封建大统一王朝时间最长,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至今我们还自称为汉人,大多数为汉族,使用的是汉字,穿着的是汉服,那时候起我们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国家自豪的称号:中国!

汉代的玉器呢?国家正式的考古资料却不相对应,完整的仅仅是西汉早期的诸侯国中山靖王和偏隅一方的南越国;根据各种报道洛阳邙山一片空穴,徐州地区300座汉墓无一完整;相对映的是国博首博几乎空白,上海博物馆了了数件,南京博物院借几件徐州的充充门面,特别是东汉时期的玉器研究领域几乎空白,这些决不能代表中国汉代玉器的水平;

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公元25年~220年)将近200年,由于王莽篡权造成祸乱,大乱后必有大治,经过光武帝刘秀等几位皇帝的治理,东汉前期和中期国家趋于稳定,“明章之治”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综合国力超过了西汉的水平,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时期的玉器在继承西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设计思维完全超过现在人的想象,设计巧妙,造型多变,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根据已知的东汉玉器发现:形体庞大,雕工繁缛,用玉广泛,题材增加;出现各种礼器,高浮雕镂空雕等工艺水平巧夺天工 ,制成的各种酒器金碧辉煌 ,佛教题材和神话故事也开始面世,镶嵌金银宝石器,包金包银等也名目繁多,使用材料囊括了自然界出现的美丽材料如:玛瑙 琥珀 宝石 水晶 松石 等等;制做工艺登峰造极,各种礼器的体积庞大,出现精美的大型宫廷陈列齐如,玉鼎,香蕈,灯台等组合玉器,反映了当时无比奢华的宫廷生活。

随着这些精品汉玉的不断面世,会给国人惊喜,也也会让世界震惊;其用玉之精,形态之美,雕琢之细,意韵之深,艺术之高超越了现代人的想象,完全颠覆相互抄袭的古玉教条书籍;由于国家正式考古资料的匮乏,体制内专家对于东汉时期的玉器了解甚少,很多面世的东汉时期珍品不被认可,有的被伪砖家讥讽为赝品,但是随着大量精美的东汉玉器的不断面世,民间收藏家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各种形式的展览,东汉时期的玉器一定会在鉴赏界大放异彩,为国人和世界所震惊。

中国汉代玉器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美仑美奂璀璨夺目,完全可以屹立于世界艺术之颠,相信有一天这些奇珍会位临神圣殿堂,接受世人的崇敬与景仰。想象参观的人们惊呀的眼光,感受先人创造的无比辉煌的文化奇迹,之前收藏家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东汉玉器造型更加出神入化。抛光较西汉更讲究!只是到了东汉末工法造型开始欠力度显彼软。

 

东汉时期的帝王世系  这个时代的古玉现在哪里?按照一个诸侯王200件玉器计算,推理一下:东汉时期的玉器数量有多少?

世祖 光武皇帝 刘秀 25年—57年 建武、建武中元 25年—56年、56年—57年
显宗 孝明皇帝 刘庄 57年—75年 永平 58年—75年
肃宗 孝章皇帝 刘炟 75年—88年 建初、元和、章和 76年—84年、84年—87年、87年—88年
穆宗(后除庙号) 孝和皇帝 刘肇 88年—105年 永元、元兴 89年—105年、105年—105年
- 孝殇皇帝 刘隆 105年—106年 延平 106年—106年
- 孝德皇帝 刘庆 - - -
恭宗(后除庙号) 孝安皇帝 刘祜 106年—125年 永初、元初
永宁、建光、延光 107年—113年、114年—119年、120年—121年、121年—122年、122年—125年
- 北乡侯 刘懿 125年 - -
敬宗(后除庙号) 孝顺皇帝 刘保 125年—144年 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126年—132年、132年—135年、136年—141年、142年—144年、144年—144年
- 孝冲皇帝 刘炳 144年—145年 永嘉 145年—145年
- 孝质皇帝 刘缵 145年—146年 本初 146年—146年
- 孝穆皇帝 刘开 - - -
- 孝崇皇帝 刘翼 - - -
威宗(后除庙号) 孝桓皇帝 刘志 146年—167年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147年—149年、150年—150年、151年—152年、153年—154年、155年—158年、158年—167年、167年—167年
- 孝元皇帝 刘淑 - - -
- 孝仁皇帝 刘苌 - - -
- 孝灵皇帝 刘宏 168年—189年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168年—172年、172年—178年、178年—184年、184年—189年
- 弘农怀王 刘辩 189年 光熹、昭宁、永汉 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
- 孝献皇帝(孝愍皇帝) 刘协 189年—220年 中平、初平
兴平、建安、延康 189年—189年、190年—193年、194年—195年、196年—220、220年—220年
烈祖 (蜀汉)昭烈皇帝 刘备 220年—223年 — 220年4月—223年6月10日
仁宗 (蜀汉)怀皇帝 刘禅 223年—263年 — 223年—263年


东汉时期藩王世系
赵国
  赵孝王 刘良 16年 26年-42年   赵节王 刘栩 40年 42年-82年   赵顷王 刘商 23年 82年-105年   赵靖王 刘宏 12年 105年-117年   赵惠王 刘干 48年 117年-165年   赵怀王 刘豫   赵献王 刘赦   崇德侯 刘圭 9年
齐国
  齐哀王 刘章 21年 25年-46年   齐炀王 刘石 24年 46年-70年   芜湖侯 刘晃 17年 71年-88年   齐惠王 刘无忌 52年 90年-142年   齐顷王 刘喜 5年 142年-147年   齐王 刘承 59年 147年-206年
北海国
  北海靖王 刘兴 39年 26年-65年   北海敬王 刘睦 10年 65年-74年   北海无王 刘基 14年 74年-88年   北海王 刘威 7年 90年-97年   北海顷王 刘普 7年 107年-114年   北海恭王 刘翼 41年 114年-155年   北海康王 刘某 51年 155年-206年
泗水国
  (26年-37年)   堂溪侯 刘歙 9年 26年-34年
淄川国
  淄川王 刘终
城阳国
  城阳恭王 刘祉 10年 26年-35年
东海国
  (41年-220年)   东海恭王 刘强 15年 43年-58年   东海靖王 刘政 44年 58年-102年   东海顷王 刘肃 23年 102年-125年   东海孝王 刘臻 31年 125年-156年   东海懿王 刘祗 44年 156年-200年   崇德侯 刘羡 20年 200年-220年   注:41年刘阳(后改名庄,即汉明帝)被封为东海王,43年刘阳被立为太子,原太子刘强改封为东海王。
沛国
  (44年-220年)   沛献王 刘辅 46年 44年-90年   沛厘王 刘定 11年 90年-101年   沛节王 刘正 14年 101年-115年   沛孝王 刘广 35年 115年-150年   沛幽王 刘荣 20年 150年-170年   沛孝王 刘琮 19年 170年-189年   沛恭王 刘曜 21年 189年-210年   崇德侯 刘契 10年 210年-220年
楚国
  楚厉王 刘英 33年 39年-70年
济南国
  (41年-154年)   济南安王 刘康 59年 41年-100年   济南简王 刘错 6年 100年-106年   济南孝王 刘香 20年 106年-126年   济南厘王 刘显 3年 126年-129年   济南悼王 刘广 25年 129年-154年
东平国
  (38年-220年)   东平宪王 刘苍 45年 38年-83年   东平怀王 刘忠 1年 83年-84年   东平孝王 刘敞 48年 84年-132年   东平顷王 刘端 47年 132年-179年   崇德侯 刘凯 41年 179年-220年
阜陵国
  (41年-206年)   阜陵质王 刘延 51年 41年-92年   阜陵殇王 刘冲 2年 92年-94年   阜陵顷王 刘鲂 30年 94年-124年   阜陵怀王 刘恢 10年 124年-134年   阜陵节王 刘任 14年 134年-148年   阜陵恭王 刘便亲 13年 148年-161年   阜陵孝王 刘统 8年 161年-169年   阜陵王 刘赦 37年 169年-206年
广陵国
  广陵思王 刘荆 29年 39年-68年
中山国
  (38年-)   中山简王 刘焉 52年 38年-90年   中山夷王 刘宪 22年 90年-112年   中山教王 刘弘 28年 112年-140年   中山穆王 刘畅 34年 140年-174年   中山节王 刘稚 174年-
琅邪国
  (41年-217年)   琅邪孝王 刘京 31年 41年-72年   琅邪夷王 刘宇 20年 72年-92年   琅邪恭王 刘寿 17年 92年-109年   琅邪贞王 刘尊 18年 109年-127年   琅邪字王 刘据 47年 127年-174年   琅邪顺王 刘容 8年 174年-206年   七世 琅邪王 刘熙 11年 206年-217年
陈国
  (60年-206年)   陈敬王 刘羡 37年 60年-97年   陈思王 刘钧 21年 97年-118年   陈怀王 刘竦 2年 118年-120年   陈顷王 刘崇 5年 120年-125年   陈孝王 刘承 35年 125年-160年   陈湣王 刘宠 46年 160年-206年
彭城国
  (72年-220年)   彭城靖王 刘恭 46年 72年-118年   彭城孝王 刘道 28年 118年-146年   彭城顷王 刘定 4年 146年-150年   彭城孝王 刘和 64年 150年-214年   崇德侯 刘祗 7年 214年-220年
乐成国
  (72年-120年)   乐成靖王 刘党 25年 72年-97年   乐成哀王 刘崇 1年 97年-97年   乐成厘王 刘巡 15年 97年-112年   乐成隐王 刘宾 8年 112年-120年   临湖侯 刘苌 1年 120年-120年
下邳国
  (72年-185年)   下邳惠王 刘衍 54年 72年-126年   下邳贞王 刘成 2年 126年-128年   下邳湣王 刘意 57年 128年-185年   下邳哀王 刘宜 1年 185年-185年
梁国
  (72年-220年)   梁节王 刘畅 27年 72年-99年   梁恭王 刘坚 26年 99年-125年   梁怀王 刘匡 11年 125年-136年   梁夷王 刘成 29年 136年-165年   梁敬王 刘元 16年 165年-181年   崇德侯 刘弥 40年 181年-220年
淮阳国
  (72年-185年)   淮阳顷王 刘昞 16年 72年-90年   淮阳殇王 刘侧 13年 90年-103年   淮阳靖王 刘章 25年 103年-128年   淮阳顷王 刘仪 17年 128年-145年   淮阳节王 刘豹 8年 145年-153年   刘皓 32年 153年-185年
千乘国
  (79年-173年)   千乘贞王 刘伉 15年 79年-94年   千乘夷王 刘宠 28年 94年-122年   千乘孝王 刘鸿 26年 122年-148年   勃海王 刘悝 25年 148年-173年
清河国
  (81年-147年)   清河孝王 刘庆 25年 81年-106年   清河湣王 刘虎威 3年 106年-109年   清河恭王 刘延平 35年 109年-144年   刘蒜 3年 144年-147年
济北国
  (90年-206年)   济北惠王 刘寿 31年 90年-121年   济北节王 刘登 15年 121年-136年   济北哀王 刘多 3年 136年-139年   济北厘王 刘安国 7年 139年-146年   济北孝王 刘次 17年 146年-163年   刘鸾 35年 163年-198年   刘政 8年 198年-206年
河间国
  (90年-220年)   河间孝王 刘开 42年 90年-132年   河间惠王 刘政 10年 132年-142年   河间贞王 刘建 10年 142年-152年   河间安王 刘利 28年 152年-180年   崇德侯 刘陔 41年 180年-220年
济阴国
  (72年-85年)   济阴悼王 刘长 13年 72年-72年
任城国
  (84年-220年)   任城孝王 刘尚 18年 84年-102年   任城贞王 刘安 19年 102年-121年   任城节王 刘崇 31年 121年-161年   刘博 13年 161年-175年   新昌侯 刘佗 46年 175年-220年
安平国
  (122年-186年)   安平孝王 刘得 30年 122年-152年   安平王 刘续 34年 152年-186年
甘陵国
  (148年-190年)   甘陵威王 刘理 25年 148年-173年   甘陵贞王 刘定 4年 173年-177年   甘陵献王 刘忠 13年 177年-190年
平原国
  平原怀王 刘胜 8年   平原哀王 刘得 6年   刘翼   平原王 刘硕 -206年

(注:网友点评)

汉代的玉器呢?国家正式的考古资料却不相对应,完整的仅仅是西汉早期的诸侯国中山靖王和偏隅一方的南越国;根据各种报道洛阳邙山一片空穴,徐州地区300座汉墓无一完整;相对映的是国博首博几乎空白,上海博物馆了了数件,南京博物院借几件徐州的充充门面,特别是东汉时期的玉器研究领域几乎空白,这些决不能代表中国汉代玉器的水平。
深刻揭示了当前文博界存在的只见树木不森林的怪现状。
民间收藏的两汉古玉得不到所谓专家的认可致使大量的文物外流,这仅仅能用文博人员的失职来开脱是不行的,要从制度、体制、法律多层面来反思!

相互抄袭的古玉教条书籍;由于国家正式考古资料的匮乏,体制内专家对于东汉时期的玉器了解甚少,很多面世的东汉时期珍品不被认可,有的被伪砖家讥讽为赝品,但是随着大量精美的东汉玉器的不断面世,民间收藏家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各种形式的展览,东汉时期的玉器一定会在鉴赏界大放异彩,为国人和世界所震惊。

中国汉代玉器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美仑美奂璀璨夺目,完全可以屹立于世界艺术之颠,相信有一天这些奇珍会位临神圣殿堂,接受世人的崇敬与景仰。想象参观的人们惊呀的眼光,感受先人创造的无比辉煌的文化奇迹,之前收藏家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文!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夫子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论语》是记载的子贡问孔子的故事: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还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崇尚的君子的信条,不难猜想,战汉时期玉已根深蒂固作为君子的象征,不仅仅是帝王将相所拥有的奢侈器,而已走向民间,同样已为民间富贵人家所拥有,帝王玉的数量如此,试想那时民间富足人家是否也会拥有相当数量的精美玉器呢。---------看老师文章带来的一点思考。
 
东汉时期195年(公元25年~220年),东汉制度,皇子封王,以郡为国。东汉共设郡国一百零五,王国二十七,司隶部属郡七,列郡七十一。除司隶部所辖七郡外,王国与列郡均分隶诸州,其中豫州领郡国六,冀州领九,兖州领八,徐州领五,并州领九,幽州领十一,青州领六,荆州领七,扬州领六,益州、凉州各领十二,交州领九郡。 每国置傅、相各一人,这些封王的皇子们和高级幕僚都是玉器的拥有者,这些“古代的君子们”是必须佩带和使用玉器的。

按照历史有明确记载: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始到汉献帝刘协止,将近200年历十三帝,记载郡国的封王136个,究竟出现多少玉器,国家没有任何完整的考古记录,无法确实计算,只能用简单的推理:一个封王200件,就是37200件,一个帝王500件就是6500件,加上高级幕僚和皇后槟妃们和皇子王孙们,起码超过十万件玉器。

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考古浮出水面,以各种形式流散各个地方,引用周南泉先生的话说:“玉器不像青铜器漆器等不容易保存,瓷器有可能摔掉,玉器又不会坏,即使大件碎了也可以改成小件,玉料本身就很珍贵,不会去浪费,只可能多不会少,实际上在民间流传的是很多的。”
 
东汉时期的玉器特征是什么呢? 那么必须要从西汉时期的玉器对比,西汉时期早期继承了战国玉器的特征,由于国家有几个明确的考古记录,我们可以有充分的资料可以参考,如广州南越王博物馆,徐州楚王博物馆,河北满城中山王博物馆等公开展览,民间研究学者们完全可以细致的参观考察,可以大家说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民间涌现的珍品成为收藏家们研究的实物,我们就引用已经面世的玉器来对比西汉-东汉玉器的发展和变化。

图片及鉴赏意见仅供中藏网论坛藏友研究参考,请不要转发至其他网站
 
玉壁作为中国玉器历史最古老,跨越年代最长(新炻器-清代),存世量最大,流传最广泛,在战国-汉代演绎到了极致,是中华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成为国家的象征,即是祭祀天地的礼器,又是国力强盛的体现,有的小件是王者炫耀的把玩,造型多变,其妙无穷。发几组对比的相片,可以比较汉代与壁的装饰演化和发展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