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太后在世时,为什么陈平周勃等人不动手?是因为吕太后对得起朝廷大臣,陈平周勃等人无颜下手。吕氏的祸根在吕太后掌权后,源起于一场家宴。齐王刘肥的失礼生怨,从此心产生怨恨。 吕太后 一,刘姓齐国的由来。周天子分封姜尚到齐地,这是最早的齐国的开始,后来田常杀了齐简公,田家掌了齐国的大权,逐渐篡了姜家的天下,变成了田家。历史上叫田齐夺取了姜齐的国家。秦始皇统一天下时,齐国最后举国投降,田齐的最后一个王田建放逐后饿死。田宗室后代沦落民间。秦二世末年,田儋乘机而起,扯旗复国,他死后,他弟弟田荣、田横纵横齐国。韩信击败齐王后,田横逃入海岛。韩信当上汉王刘邦作主册封的齐王。二年后,垓下之战结束,齐王韩信转任楚地为王。齐国为郡。参谋田肯看到他取富贵的机会来了,他游说汉王,认为齐国与秦国一样重要,非亲生儿子去当王不可。汉王早就有此意,只是说不出口才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他的几个儿子弱小,但亲生的笨蛋也是自己的,占着齐国的位子还是比能干的外人强。他让自己的庶出大儿子刘肥当上了齐王。 这是刘姓'齐王'的由来。齐地就是块肥肉,秦国有关中之富,齐国有鱼盐之饶。所以有东西秦之美誉。这令吕后很不爽,那么肥美的地儿,让庶子占了,她当然不高兴。 二,刘肥家与吕太后的怨恨,缘于'齐分为四'刘肥的封地齐国,先是分了城阳郡出去,接着又是济南郡,再后是琅琊郡,这三个大郡分別建城阳国,济南国,琅琊国,三个'诸侯王'均是吕家至亲。杂在齐国,齐地变成四国了。 西汉前期形势图 刘肥是吕后养大的,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外家的,只生不养。
吕太后过门刘家后,照顾了刘肥的生活。吕太后对刘肥有养育之恩。刘邦给刘肥的齐国太大了。一个庶出的儿子占了这么多的地方,吕后是有想法的。 刘肥入京来,孝惠帝招待他,孝惠仁善,以兄弟之礼接见大兄,而大兄又不知谦让,让吕太后很生气,一怒之下想害死刘肥。其实按照汉朝宫仪而言,刘肥与刘盈的君臣关系已定,再兄弟关系,吕太后在场,也得有分寸。做藩臣就该有藩臣的样子。但刘肥失礼了,违礼的代价是献了城阳郡给堂妹鲁元公主收几个脂粉钱。吕太后才放他回封国去了。
之后刘肥再不走动了。明显是对此有戒心怨望心。 吕太后大封诸吕,拣柿子拿捏,看到齐国还有地儿可拿,就把吕台封为济南王,而济南是齐国的一个大郡。这让刘襄气得吐血,却又毫无办法,因为当时他的两个弟弟刘章和刘兴居在长安宫中当差,其实就是另外一种说法的人质。只要刘襄敢动,长安城里的两个弟弟在吕太后,吕媭手下就没安全可言了。 汉朝的未央宫 吕太后拉拢了许多朝廷官员,泛滥成灾地封了许多诸侯。她见大将军刘泽能干,认为不拉拢他今后会有麻烦,所以逼迫刘襄又把琅琊郡割舍出来,她把琅琊郡封给刘泽作了琅琊国。至此,齐地一分成四。 琅琊也是齐国的一个大郡。吕太后的手段太狠,齐国确实挨痛了。齐王兄弟当然不甘心。 三,刘章兄弟在长安刘章在朝堂因为《耕田歌》,触动了吕太后的心思,吕太后对他刮目相看。知道他是个能干的人,并拉拢他,准备让他为自己出力,才放过杀了逃离酒席的吕家人的刘章,吕太后也不是不想追究,而是不想树立更多的政敌,相反还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他弟弟刘兴居封东牟侯,刘章封朱虚侯。
吕太后搞刘吕配,堪称亲上做亲的一绝。以吕太后的作为看来,她对听话的汉大臣,宗室子弟确实宽厚的,她当政赏赐汉大臣巨万计,在汉武帝之前,她出手的钱物算支出,占了国库一半,比打仗用钱的汉武帝少不了多少。她把宫女放出去,每个诸侯王都分到五到十个。她这样做的目的是缓和上层三大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她这是在搞均衡。消减日益突出的上层社会利益集团间的矛盾。 百官上朝图 四,预谋当皇帝,齐王先起兵。
刘章的老婆是吕禄的女儿。刘章写信告诉大哥刘章明白无误地告诉了他们要里应外合的起兵,借口杀了诸吕而自己家当皇帝的目标。这叫动机不纯,图谋不轨,因为汉少帝还坐在朝堂上。 1,召平为什么自杀?召平是二千石高官,是汉朝中央派到藩国的'特派员',专管军队,对中央负责。掌管着调动军队的虎符。
齐王要调兵去诛吕氏,召平劝说失败,就准备派兵把齐王住的王宫围起来,武装拦截,防止齐王干傻事。中尉魏勃骗了召平,召平相信了他的鬼话。用虎符调了军队把召平围困起来。召平被骗觉得失职,后悔不及,酿成大祸,汉朝派遣到齐国任相国的召平被逼迫自杀。魏勃诈夺召平的兵权,劫持了军队。因此悍然发兵几路西进,另一路攻打吕氏为王的济南国,并把当初送给鲁元公主的城阳郡夺了回去。这些行为,在中央看来,性质特别恶劣,后果非常严重。 出征的战士离开家乡 攻打济南国,强夺城阳郡。这一切均是违背已成的国家诏令(不管是否合理),解决俩国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应该由中央出面,而不是两个藩属国想打就打来解决争端,必须经过朝廷定夺处理,但齐王刘襄发兵两路,一路西进,一路攻打邻国济南国,这叫叛乱。骗杀召平,攻击济南国,夺了城阳郡,引起藩国纠纷,这叫居心叵测不义不仁。 2,劫持琅琊王刘泽,诈夺刘泽封国军队。刘泽是宗室老人,刘襄想借重他的威信来号召其他诸侯跟随。刘泽也不知出于什么目地,跟着祝午到了齐国临缁,被软禁。刘襄的目的是调开刘泽,兼并了琅琊国并夺了该国军队。
大将军刘泽有功劳,该不该封王暂时不说。他的运气好在吕太后想封诸吕而先做垫衬,封他为琅琊王,地盘也是从齐国划出来的琅琊郡。 函谷关大门入口处 刘泽被刘襄骗到齐国,被扣留期间,齐王派人夺了琅琊国土地及军队。刘泽被骗了,他反过来也骗了刘襄,他才离开了齐国,到荥阳灌婴军营,灌婴派人护送他去长安。
五,长安方面,陈平等动手了刘泽与陈平周勃等筹划大局。齐国扣留之事让刘泽对齐国非常不满。 1,诛灭吕氏,刘章得头功。刘章在酒宴上诛杀逃席的一个吕姓时,刘襄表现出了强硬的手段,朝廷大臣亲眼看到之后,心中不能不有所忌惮,万一今后有个什么事,还不是一样被整治么,这不消说陈平周勃陆贾等老奸巨滑的人物早就看出来了。他们早在吕太后刚称制时就洞悉了这一切,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暂时不动声色。吕太后死后,局势突变,他们抓住机会,相互勾结,环环相扣,欺骗蒙威吓,吕禄吕产被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交出兵权,把吕氏置于死地。
贾寿数落吕产,不外乎是作为诸侯,为什么不回封国,想干什么?现在大家埋汰你,你回去都难了,赶快走,要不来不及了!平阳侯曹窋听到了,马上告诉陈平周勃。先前郦寄已经骗住吕禄,吕禄相信了郦寄,把北军军权交出来。汉朝功臣派胜了一局,手中有兵权了。 诸吕之乱平定后,汉宗室大臣合谋迎立新的继承人 吕产犹豫不决,被骗入宫后,被刘章首先攻击。刘章杀了吕产,吕禄的兵权先就交给了周勃。这样一来,吕氏的两棵大树倒了。其余众人如树倒叶散。很快被清除殆尽。
2,诸吕之乱平定后,汉宗室大臣合谋迎立新的继承人。他们综合考虑后,要筛选一个有'德行'的主子,这点很重要。 从辈分上而言,汉高祖的儿子里,只有四子代王刘恒和七子淮南王刘长还在,其余为长孙房的刘襄。因此,辈份上刘襄差了一级,被排除;刘长从小跟着吕后长大,加上他本人年壮力强,凶悍难治,不如四兄儒雅内敛,也被排除。刚刚经历过的外戚强势专权给大家的痛苦经历,又让大家把考量标准集中在外戚身上:
齐王的母家——驷均,强势,不法,又恶。更有一条好乱,动机不纯,随便攻击邻国,不服从中央派遣官员召平,致使召平死难,欺骗宗室大臣,擅自出自扰乱天下。更由于刘泽被齐王骗夺了封国,他在这关键弟点上抑制了出了大力的齐王三兄弟。 淮南王母家的外戚,赵家和刘长自己妻子家,不仅恶势而且人数众多。而且淮南王本身强力,不服管教,让他当皇帝,恐怕麻烦太多。 代王母家,人数少,又贤良,更重要的是薄夫人健在,谨良,是刘邦妻妾里最得好评的娘娘。代王在代地基本上不与吕太后往来,因此他们决定代王入嗣未央宫。 陈平带着百官忙不迭地定下了刘恒的皇帝位置 3,皇位定下来,百官安心了,有人发工资奖状,躲着的也出来站队。灌将军回到长安了。刘泽率领宗室陈平带着百官忙不迭地定下了刘恒的皇帝位置。一天之前,列侯群臣的状态是不敢明确站队表示立场,还在观望。
先前没参加战斗下过狠手的这下出来赶紧站队。刘兴居出来倒罢了。汝阴侯滕公也不怕闪了腰,坚决去清宫,送旧迎新!当初他救了孝惠帝于逃难路上,侍奉过三代主子,这会儿要去清宫,汉少帝也是刘盈骨血,这老头也下得了决心!这类人不少,在这次事变中,个个怕落后,人人心狠手黑。说后来的魏晋欺负孤儿寡母,陈平等一伙是为他们作了榜样。这是一起群体黑事变,开政变历史先河。
汉少帝被驱逐了,滕公驾着车去迎接第五任主子。从代邸到未央宫,是诸侯王靠近皇帝的路程,所以他们前呼后拥,把代王拥入未央宫。未央宫早就清扫干净了,代王就进去了。代王马上召见周勃,周勃交出军权,代王让自己的代国下属宋昌,张武等当上皇宫卫队长,并接管军队。新皇帝刘恒才安下心来。让大舅薄昭去和陈平等安排最后的事,安置汉少帝及几个幼小的王侯,其实就是弑君。
上朝图 晚上,这伙人分别就杀了刘盈亲生的庶出的儿子们,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及汉少帝。大臣们的说法是你们不是先帝亲生的儿子,不应该占住这些地位。其实他们是要斩草除根,不留活口。 按:上文已说“孝惠后宫子”,又说“孝惠皇后无子,取美人子名之”,那么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是孝惠之子,只不过不是张皇后之子。诸大臣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诛绝吕氏而制造的借口。(参用梁玉绳说)
六,代王成皇帝首先收服人心安定局势及其教训除了辟阳侯和孝惠皇后外,吕氏集团少有存活。无论是谁上台当皇帝,平衡各派利益是首先要解决的要务。刘襄三兄弟好歹还是讨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刘恒当上皇帝后,封了这两兄弟为诸侯王,但是城阳王刘章,济北王刘兴居的地盘,却在齐国境内,把刘襄气个半死。这与吕太后夺齐国郡县有什么区别?它又埋下了下一代的'七国之乱'的种子。这是后话暂不提。 淮南王刘长要表明立场,回长安没个立功献殷勤的苦主,竟然把辟阳侯审食其给杀了。他向皇帝四哥表明了立场。审食其逃过了初一,还是没逃过十五! 代王刘恒当上皇帝,马上封了一大堆功臣诸侯,不消说是灭吕氏的有功人员,他把齐国恢复回原来的样子,给陈平,周勃大量的加封,并对国内民众洒泼阳光雨露,摆脱了眼前危机。他要不这么干,上了台人家也要把他拉下来。比如几十年之后的刘贺,才干二十几天就被人罗织上千条罪状,强行赶下台,从官随从全杀光,西风古道残阳后,灰溜溜地回昌邑去了。不仅在于他根基太浅,外藩入中央人脉更差,而且智商情商差到没有马上打点贿赂讨好霍光们。因此功败垂成。新上位的皇帝的情商智商与朝臣势力强大与否要保持高度一致。孰几可坐热皇帝宝座。 代王刘恒当上皇帝,马上封了一大堆功臣诸侯 功臣派陈平等在吕太后时,并未受到打击压制,反而是势力得到了加强。
陈平阳奉阴为,吕太后在世时他都这样阴损。诛灭吕氏,立孝文皇帝,就是他策划的。那么,作为汉朝的第四代皇帝(汉高帝,汉惠帝,汉前少帝,汉少帝)的死,则是被一群利益薰心的汉朝臣子——尤其是陈平谋害无疑了。 汉少帝可以不当皇帝,他与汉惠帝有父子关系,废黜成庶人也可存活于世,但是大臣们……容不下他一个未成年人。 刘氏子弟受到压制这不假,这些富二代也是刘阿斗,又有几个扶得起?有能力势力的诸如吴王,楚王,淮南王们却始终保持与中央朝廷的联系,尽藩国职责,这也说明,吕太后是有区别对待的,不是一味地要夺刘氏的江山。而在朝廷大臣诛杀吕氏时,这些大国诸侯王是没有出声动手。 汉高祖刘邦 功臣派利用齐王刘襄家族出头闹事,从中取巧,设计挖坑,欺骗做局而剔除吕氏一族,保住了他们既得的一切高位爵禄。身居中央的他们有权利控制地方,只要他们摆布得了皇帝,余不足论了。 资料来源于《史记》、《汉书》 图片取自于网络、影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