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部分海外游学“搞耍耍”“游而不学”

 sc009 2014-07-19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规定海外游学主体应为小学四年级以上学团组,师生比不得低于1∶10、学习时长不少于行程一半等。据了解,这是教育部首次以文件形式规范日益火爆的游学市场。昨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及多家旅行社发现,成都市的境外游学主要是带学生去境外学校游览而极少学习课程,“多数与普通的境外游无异。”

境外游学以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为主

针对学生

主要是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参加境外研学旅行的学生。境外研学旅行一般应以小学四年级以上年级的学生为主体。

师资配备

赴境外研学旅行团组的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0,并培训带队教师掌握紧急救险和医学急救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等。

行程安排

境外研学旅行的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境外全部行程的一半。且在具体时限上规定小学生不宜超过3周,中学生不宜超过6周,每次活动安排不宜超过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参访城市不宜超过4个。游学内容要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计划一致。

明令禁止

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境外研学旅行活动中牟取经济利益。

记者调查>>>

成都部分海外游学“搞耍耍”

昨日,记者在天仙桥北街的某旅行社里见到了部分前来咨询游学项目的家长。“虽然名义上是‘游学’,但是感觉娃娃还是以耍居多。”吴女士的孩子目前在高新区的一所学校读初一,最初吴女士为了让孩子“见世面”、“体验欧美式教育方法”,可是在游学结束后发现,游学行程主要局限在旅游线路的那些景点上,之前说的到哈佛大学等名校体验学习都没有兑现,“只是请来个当地老师教了几句英语就完了。”

某旅行社市场营销部相关人员程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游学项目举办者主要以“游学”、“亲子游”为幌子,推销自己的欧美旅游产品,“多数是‘搞耍耍’。”

“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已相继转发了这个《指南》,成都市的具体政策尚在研究当中。”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成都市每年估计有近万名学生参加境外游学,在去年,成都市教育局(微博)为治理当前中小学国际游学“游而不学”、“游大于学”等问题,实施了“三段评估”的国际游学课程实施体系,“回来后评估学生的研学报告,以达到‘游学’目的。”

返回看看四川首页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