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是一种修行

 昵称535749 2014-07-20
间:2014-07-18 08:53 栏

前一段时间老妈在北京小住时,我请了半天假,带她去医院复查身体。当天晚上她给小姨打电话说了这个事情,小姨非常感动,说我很孝顺。我听了之后莫名其妙,说这不是应该的吗,怎么就算孝顺了?我妈说,你这么忙,这么累,请假又不好请,还坚持请假带我去,她觉得难得,我也觉得俺闺女孝顺。我依然不理解,转念一想,可能只是一种社交辞令而已。

前两天过生日,下班后程老师带我去吃饭。边吃边聊,说说各自当天的工作情况。他随口说起当天快下班时,董事长问谁陪他晚上去应酬,没有人回应。我非常诧异,说“你为什么不回应呢,你可以说陪他去啊”,那一刻甚至有点失望,潜意识里觉得“你怎么这么没有上进心,你不是应该积极地表明态度说去吗,”,从我的角度来说,他最近新换了工作,需要跟董事长直接报告,当然需要跟上司尽快地熟悉起来。他也有点吃惊,说,“可是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立马说,“你这样说,我虽然感动,但我并不赞同。如果你告诉我原因,说不能一起吃饭,我会理解的,而且非常支持,你的工作为重啊”。之后,他非常严肃地跟我说,如果是平时,他肯定主动申请就去了。但是今天答应了要吃饭,如果缺席,以后生活中的很多重要时刻可能都会缺席。工作是很重要,但是家庭中的某些时刻更重要。易地而处,以后你在工作中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你缺席,我会理解,甚至支持,但是如果这样的时候你在,我会更开心。那一刻,这句话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要让我感动。也是那一刻,我看着他又严肃又有些着急的脸孔,感到自惭形秽。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小姨会觉得我请假带老妈去做那个“可有可无”的检查是一种孝顺的体现,其实,我们都是一样。

小姨,我妈,包括我,已经根深蒂固地认为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大过于家庭。我们对于家人的工作、事业是是可以无限忍耐无限宽容无限让步的。就像小的时候,一切都要让位于小孩子的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任何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大了之后,只要拿工作为借口,工作太忙,不好请假,时间太紧人太累,那就有了可以把家人的需求放在脑后的理由,并且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惩罚和约束。家人嘛,还真的会跟你较劲吗,你就是真怎么着了,能怎么样呢,家里人再不高兴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实质影响。

就上面的例子而言,我自觉地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工作之后。我看重工作和事业,我觉得工作是一个男人的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为了他未来的发展,我可以做出妥协,并且这种妥协只是不在一起吃顿饭而已,以后一起吃饭的时候多着呢,不少这一顿。按照这个逻辑,这样的缺席会被鼓励成一种习惯,妥协不会仅仅是一顿饭,会波及生活中的多个方面。

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注重家庭,觉得和西方人相比,我们家庭的联结更加紧密,情感更加浓厚。哪像西方家庭似的,跟自己孩子算的那么清楚,过了18岁了还得搬出去独立。但现在,家庭更多成为满足自身欲望的借口,并非我们不在乎家庭,但是家庭的需要应该服从一个更长远的目标,这个更长远的目标最终也是为了家庭嘛。比如说赚钱,比如说工作,比如说社会交际。常年在外陪客户喝酒吃饭应酬,是要拉到订单,说到底是为了供养家庭;把小孩子交到乡下让父母养着,也不过就几年,这几年成了教授,一家人就可以团圆舒舒服服在一起了啊;什么结婚纪念日啊,情人节啊,说到底无非是一个被赋予了意义的平凡日子,有什么实质意义呢,换另一天过也是一样的,干嘛非得影响和几个同行的应酬呢,在个应酬中能够认识一些行业大佬呢。

说到底,这种功利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了骨髓里,成为一种跟吃饭、睡觉一样无需思考理所应当的习惯。况且,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去牺牲掉眼前的需要有什么错呢。从字面来讲,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在自我发展中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作为引导方向,但是对应到生活中,为害甚大。

小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日子就是那么几年,你错过了,永远不能重新来过;纪念日很多,每年都会有,你一年年的错过,对方没什么物质损失,但是情感上的受伤,哪怕只是微小的,累积起来,影响的就是信任;永远的缺席,代表的是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价值观。你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在你的行为里一览无余。

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古典说起自己家的故事。他要初中升高中那一年,为了给他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放弃掉了一个有很大前景但是需要经常出差,平常要经常应酬的升迁机会,全家人一起度过了很平淡的一年。他的妻子觉得很奇怪,说你中考和你爸升迁完全不矛盾啊,你可以在自己的房间学习,你又不需要他辅导你,他在家也没什么用啊,放弃这个升迁机会完全是无谓的牺牲。他说,这样想想似乎确实没什么用,但是从那之后,全家人似乎更加彼此信任,也更愿意付出,家里虽然经常冲突也还是觉得幸福。他老婆后来哭了,说“我想起自己家里的很多事情,才发现,原来我的家里就是缺少了这些没用的付出”。

我又想起之前老妈在这儿住着时,她说她最喜欢的小说是《第二次握手》,经常津津有味地向我描述故事的细节,真想有机会再看看这本书。我随口说了一句,等一会儿我在网上看看有没有,有给你再买一本。她连忙说,我就是消遣,别耽误你的时间。我很快就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晚上聊天,问她白天去哪儿逛了,她说去了哪儿哪儿,还说起家对面有个小书店,里面有很多书,但就没有《第二次握手》。去颐和园逛,她看到里面有个书店还让我问问,有没有这本书,还是没有。到了晚上回来,她感叹说,颐和园里都没有这本书,估计这本书是早都没有卖的了。那一刻我突然想明白,她其实很想要看这本书。可是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她女儿这么忙碌,这样的可以有可以没有的事情不值得要求,不值得占用女儿的宝贵时间,因为在她的概念里,在网上买东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而我之所以没有想到给她买,或许潜意识觉得,一方面这不是多么重要,一农村老太太,看不看这本书有什么区别吗,另一方面即便不做,即便忘记了又怎样呢,她也不会说我什么。意识到这种可怕的想法时,我立马打开电脑在网上找这本书,最后在京东买了,还买了电影光盘,第二天光盘先到了,再一天书又到了,她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念叨着,网上这么神奇,她找了这么多书店都没有找到,网上竟然有,第二天,她除了给我做饭,剩余时间一直在看这小说,非常地满足。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做与不做,似乎是没什么本质区别,可是你做了她真的非常开心,因为你一方面满足了她的需要,另一方面,你照顾了她的心理需求。她感觉到的是,爱。

爱是一种修行,永无止境。

PS:凡事最怕较劲,避免矫枉过正。非要把“陪家人,注重家庭生活”当做你不认真工作,不努力成长的理由,把自己的无用说成是为了他人所做的牺牲,不过是一个loser的苍白借口,不在此文讨论行列。说到底,什么生活都是你自己选的,自己定的,套用家乡一句话,“别拉不出屎来赖茅坑”,话糙理不糙,玻璃心者请绕行。(来源/妞博网,文/牧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