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笛吐音的演奏技巧

 hbc_sh 2014-07-20
    文\吕井智 一、吐音的种类 长笛吐音主要是突出在舌头的灵活性,是依靠舌的运动来完成的一种吹奏方法。吐音技巧是长笛演奏的主要技巧之一,在吹奏中广泛使用。吐音的应用可以将乐句演奏的极为灵活,使音乐的分句更加多样化并使音乐的表现能力更加丰富。长笛演奏主要使用三种吐音的方法:单吐、双吐、三吐。 1.单吐 单吐,是长笛的吐音技法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吐音方法,是学习其它吐音技法的基础。单吐实力用舌尖来阻挡气流已达到短音的效果。舌尖的位置上、下齿之间。舌头用发“tū”音的位置吹奏。每个发音动作都会产生一个重音,舌头的位置应稍稍靠前,舌尖用力舌根放松发音适应做到强劲有力。如果连续吹奏短音时,舌尖连续地重复前后方向的动作的运动。在初期练习时速度不要过快,时刻仔细倾听吹出来的每一个音,要保持每个音的质量等熟练以后再加速。 2.双吐 双吐,是基于单吐技法的一种技法。在吹奏双吐时必须用舌尖进行第一起音和强拍上的音符的起音,使吐音的强弱符合节拍与节奏韵律。吹奏双吐时舌头是用发“tū—kū”两个音的位置吹奏。双吐时舌尖应轻轻笛抵在内侧,舌根要适当的放松一些。双吐的速度要比单吐的速度要快一倍,这种吐音的奏法适合于演奏快速的乐句和片段。 3.三吐 三吐,长笛三吐是建立在双吐演奏技法之上,舌尖与舌根交替运动的不断连续,吹奏三吐是发出“tū—kū—tū”三个音的位置完成发音的动作。通常用于吹奏快速的三连音节奏型断音节奏韵律很鲜明。 在吹奏不同的音域时,舌头的位置也是有所区别的。在吹奏双吐的前一下,是使用舌尖完成的,通常的位置是舌尖抵住门齿的根那舌面就自然抵住了门齿的牙根。不同的音乐标记舌头的位置就又会有所不同,如强音,舌尖会有所靠前;普通的吐音,舌尖要略翘,保持音舌面略平;吹奏连线内的顿音时,舌头应略靠后一些,随着音域的下降,舌尖就稍稍后缩一点点,到底音G以下的音,舌头就几乎碰不到门齿了。同样,后面的的音有类似情况。 例如:巴赫的《g小调长笛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二部分最后一乐段,整个乐段吐音连接不断,颗粒性很强,乐曲演奏要极为灵活,每个音都要清晰,节奏虽然快点但是很平稳,吐音极为重要。 二、吐音技巧 吐音技巧同指法技巧一样:都是由人的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建立起来的复杂与精确的条件反射活动。其本质是吹奏者大脑皮质主导的舌肌、呼吸肌、口周围肌和手肌等肌肉组织活动的谐调性,因为,吐音技巧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只是舌的演奏技能,在进行吐奏时,既的有舌的机能运动,还有呼吸、口形和运指的协同,任何一个方面协同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吐音的效果。 三、吐音技巧的练习方法 吐音技巧的练习,必需遵循生理机能的发展规律,按照吐音技巧形成的阶段性的变化,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逐步进行。 首先,是读音节练习,练习吐音技巧的初始阶段,利用读音节的方法是既简便又有效的练习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乐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利用读音节可以练习单吐、双吐和三吐,也可以练习不同的起音。这种练习法可以使练习者把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舌的动作上,练习时要注意读音的准确性,不同起音的力度区别,并在呼吸和口形的协同下进行。 其次,利用读音的练习方法练习吐音是一种补助性练习,在吹奏中练习才具有直接的实际意义。吐音种类的难度:单吐最容易,双吐次之,三吐最难。按照这一次序,初学者应从练习单吐开始,当单吐技巧形成了巩固的动力定型之后,再练习双吐就显得非常容易。因为,在练习单吐时,已经掌握了舌尖的变形与身体的动作,练习的重点可放在舌根的吐音动作及舌尖与舌根的交替动作协调上。双吐的形成与巩固又为三吐建立了基础,由于双吐与三吐存在着相同的原理,唯一的区别仅仅表现在舌尖与舌根交替动作的不同次序上,因此,初学者主要在双吐技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练习三吐的舌尖与舌根交替动作规律,就可以形成三吐技巧。 最后,就是吐音的速度练习,各种吐音的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舌肌的收缩速度,据运动生理学家研究证明:不同的肌肉,收缩速度也不同。人体骨骼肌通常在一块肌肉上既有慢肌收缩也有快肌收缩,慢肌收缩速度慢,快肌收缩速度快。舌肌的收缩速度取决于快肌的比例,快肌在舌肌中占的比例愈大,舌肌收缩愉快。运动的训练可以改变快慢肌的比例,使舌肌的快肌纤维增多。此外,中枢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提高神经元冲动频率或增加兴奋的神经元数量来提高舌肌的收缩速度。中枢神经系统的这种机能变化,是在不断地练习吐音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刺激后逐渐形成的。按照上述舌的运动生理,吐音速度练习必须由慢到快的逐步进行。初学者首先应该从练习吐奏长音符开始,随着舌肌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舌肌在不断的运动中快肌纤维比例的扩大,收缩力量与收缩速度的逐渐提高,吐音练习才能向短音符转移,并向快速方面逐渐发展。 各种吐音,都是在经过长时间与反复的练习之后才能行成技巧。同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只有在不断的刺激中才能够巩固与发展所形成的各种吐音动力定型,舌的运动机能也是在不断的运动中逐渐提高的。吹奏者只要长期的训练,就能够达到吐音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彼得·卢路卡·格拉夫著,张奕名译.长笛基础练习.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 [2] 姬绵周.长笛实用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2. [3] 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4] [奥]芭芭拉古丝勒·哈泽著,陈文译.长笛音色的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5. 作者简介: 吕井智,西安音乐学院双簧管硕士研究生,现为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专业教师。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