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大澂和他的朋友们

 苏迷 2014-07-20
吴大澂和他的朋友们
  ■白谦慎

  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官至湖南巡抚,他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与赵之谦齐名。
  吴大澂生活在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他出生后的五年,鸦片战争爆发。他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他去世的三年后,科举制废止;九年后,清朝覆亡。他的老师辈人物有吴云、冯桂芬、陈奂、俞樾、潘祖荫、李鸿章;朋友有左宗棠、陈介祺、翁同龢、王懿荣、盛昱、盛宣怀、缪荃孙;亲戚则有沈树镛、汪鸣銮、廖寿恒,而两位晚清重臣张之洞、袁世凯则是他的儿女亲家。吴大澂的仕途可谓左右逢源。
  1861年至1862年,为避苏州城中的太平天国之乱,吴大澂在上海生活了两年,在那里他接触到西方文明并广结英才。上海在晚清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当时上海属于苏松太道,是江苏省的一部分,它的长官又称为上海道台。上海不但和苏州相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1860年太平军攻破苏州,导致大量苏州人逃往上海,其中就包括了吴大澂,吴云等人。在上海的两年间,吴大澂结识了李鸿章和一大批文人精英,为以后的人脉经营打下基础。
  1894年7月25日,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主动请缨率湘军出战。他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当时任湖南巡抚,可带实力颇强的湘军出战。其次,他自信自己的军事才能。吴大澂平素好言兵。在甲午战争期间,吴大澂还告诉翁同龢,他研究出一种可以打败日本军队的阵法。另外,作为金石收藏家的吴大澂获得了吴昌硕送给他的一枚珍贵“度辽将军印”。“辽”指的正是当时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辽东半岛,在吴大澂的文化想象中他认为这是天降大任于自己。
  当时从武器、军事实力对比来说,中日差别不大,而吴大澂在湖南做官,准备带去前线的湘军是著名的善战之师。结果一拉上战场,马上遭遇惨败。黄遵宪就此写了一首《度辽将军歌》嘲笑他:“八千子弟尽摧折,所幸腰间印未失。”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
  我目前的研究重心是通过研究吴大澂来观察中国文人艺术在晚清的状况,晚清官员的书法活动是其中一个部分。我想知道,晚清的政府高官花多少时间来研究、练习、“创作”书法。我所关注的主要是从同治到光绪(1860-1895)年间的官员,如李鸿章、翁同龢,当然也有吴大澂。
  晚清官员日常的书法活动可分为练习、自娱、应酬三种。日常的书法活动还包括友朋之间切磋书法和独自领悟书法。
  何绍基(1799-1873)是晚清最有影响的书法家,曾国藩与其见面时,常切磋书法,其日记有所记录,如:“酒后,与子贞谈字。”李鸿裔是曾国藩的幕僚,曾日记记载:“与眉生论古人作字之法,至灯时散。”曾国藩日记里常常提到练字体会。——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官员们是多么勤于书法。
  晚清应酬书法的主要形式是扇面和对联,其数量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形式。从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一日内书写量最大的是何绍基。他在道光十六年(1836)成为进士步入仕途后,求字者络绎不绝。道光二十四年(1844)四月十一日,何绍基在京师,“写对联将百付。”次日,“写大字对联七十馀副。”道光二十五年(1845)十月初七日,何绍基在京师,“醉后写对子八十馀副,可云畅笔。”咸丰二年(1852)九月初八日,在京师,“写大字至暮,连夜得对子有一百零七付。”何绍基写对联多用行书或楷书,速度较快。但数量如此之大,也确实令人瞠目结舌。
  (作者系美国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作者在2014中国苏州·吴江书法史讲坛演讲实录,有删节,标题为编者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