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挂羊头卖狗肉”打哪来?

 杂货店伙计 2014-07-21

“挂羊头卖狗肉”很多人再熟悉不过,那么说法是从哪来呢?

有宋朝释普济在《五灯会元》第16卷里说:“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也有宋朝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说:“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挂羊头卖狗肉”成为用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可能似乎从这里开始。

但翻遍典籍发现,似乎有更早的记载。

《晏子春秋》里说,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意思与宋朝同出一辙,店前挂羊的头让人知道店里卖羊肉,但实际上店里并没有羊肉而是卖的狗肉。后多用来形容那些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灵公喜好让宫中的女子穿男装,于是整个齐国都流行女人着男装,给国家的运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齐灵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撕碎袍子割断腰带示众。

可是每当官兵上街巡逻,那些女人顶多是惊叫着跑开,女人穿男装的现象丝毫没有得到改变。

为此齐灵公很是烦恼,于是请教晏婴该怎么办。晏婴认为这种流行的源头在于齐国的后宫。上至皇后、宠妃,下至嬷嬷宫女,无不如此。怪不得平民要效仿。

齐灵公禁止国内女子穿男装,却仍然让宫中的女子穿男装,就好比挂牛头卖马肉。齐灵公恍然大悟,下令宫中女子也不得穿男装,最后齐国终于不再有女人穿着男装到处乱晃。

后来这个典故就演变出成语“挂羊头卖狗肉”,形容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