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认知 倡行文明

 指间飞歌 2014-07-21

改变认知 倡行文明

来源: 发表时间:2011-04-02 星期六

李谦和先生致书本报,呼吁全省群众清明上坟祭扫时不燃纸烛,文明祭扫,以实际行动弘扬清明传统文化,助推平安和谐。其心系社会晴雨、关注时代进步的情怀,可钦可敬。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缅怀逝者的重要节日,对于维系亲情、增强家庭族群认同感有着重要意义。国家设立清明小长假以来,清明节在弘扬传统文化、方便群众祭扫、拉动旅游经济方面的作用也更加彰显。但同时,因祭奠烧纸不断引发的火灾,也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仅去年清明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1600多起,直接经济损失近450万元。

本该禁忌烟火的清明节,火灾为何大行其道?这恐怕和人们对清明文化的知之甚少不无关系。

对于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而言,清明祭祀这一传统习俗因何产生,应该采用哪些方式祭奠,应不应烧纸,一般没有详尽的了解。大家往往根据惯性思维和观察了解,于摊贩手中买上一堆冥品,到墓前放一把火,并你行我效,让纸烛焚烧大行其道。至于这样的行为合理与否、妥切与否,往往不去多想。

民政部门近年也在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每年都下发通知规范群众祭祀行为,但宣示的角度多从春季林木防火出发,口气稍显生硬,群众不易接受,效果当然大打折扣。李谦和先生提出通过重新认识清明传统文化进而引导文明祭祀,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虽然传统习俗对于今天的人们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对于祭祀这样严肃的事情,相信大家还是会认真审视对待的。

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事物的认知。相信通过对清明传统文化的传播,再加上政府部门的不断引导,清明上坟燃火烧纸会越来越少直至彻底禁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