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干部的积极性从哪里来

 指间飞歌 2014-07-21

乡镇干部的积极性从哪里来

来源: 发表时间:2011-04-18 星期一

  笔者在县里挂职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乡镇干部工作很艰辛,权有限、事难干、任务重,却又往往任职时间长,提拔的机会少。

  乡镇干部身处工作最基层,位不高,责任大。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上级精神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各方面工作的落实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乡镇一级的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做好基层基础工作。

  政治上要多关注。乡镇一级交流的范围和渠道很窄,又由于具体事务较多,学习进修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选拔考核使用乡镇干部时,对其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应当放宽一些,更侧重于对其思想品德、实际能力以及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拓宽交流选用渠道,为乡镇干部脱颖而出提供途径和平台。近几年,自治区和一些市党政机关通过公选、公招等形式,选拔了大批优秀的乡镇基层干部直接进入区、市党政机关任职,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工作上要多支持。放权于乡镇,增强乡镇处理公共管理事务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对于那些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工作,应该鼓励乡镇干部按照规定大胆决策,依法开展。乡镇基层社会管理事务件件都很具体,必须视当地实际情况、民风民俗等,灵活处理。财力上支持。激励乡镇干部干事创业,必须要使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增加对乡镇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给予资金上保障。人力上支持。越到基层,具体事务越多,人员得不到保证,许多乡镇干部就会“指导”的多,做的少,变得越来越远离群众,远离一线。因此,政策上应该多向乡镇等基层单位倾斜,特别是那些地域较广、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村屯较散的乡镇,更要在具体人员配备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生活上多关心。提高福利待遇,在基本工资由国家确定和负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层干部绩效津贴、补贴激励的新路子,保证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乡镇干部,也能享受到相对等的待遇和报酬,激发他们扎根基层的工作热情。解决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一些生活困难,成为乡镇干部的坚强后盾。改善工作环境。修缮乡镇办公场所,增加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让乡镇办公场所像个办公的地方。

  情感上要多关怀。乡镇基层害怕上级来检查指示,“哗”地来了,“忽”地走了,却盼望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干部多下基层,与乡镇干部一起工作调查研究,既能够掌握实际情况,也可以与乡镇干部沟通交流,了解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一种与基层干部一起共奋进的心态下乡镇,在情感上多关怀,感同身受,务实帮助,乡镇基层干部才会心情舒畅,斗志昂扬,有信心,有干劲,有业绩,有成就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