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

 杏林脉香 2014-07-21

探索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

摘要: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护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护理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 禁病人59例取得明显效果;尤阳? 采用针刺、艾灸加神灯治疗残率均很高。尿失禁是脑卒中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 脑卒中后尿失禁病人6O例,总有效率96.6%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往往提示预后不 3 护理良,不仅影响病人的存活率及预后,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就近年来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护理综述如下。

1.发病机制

人体的排尿潴尿反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通过中枢及外周两方面的神经调节。脑卒中后由于损伤了高级排尿中枢及下行的锥体束,导致皮层抑制冲动被解除,正常的排尿一:尿反射被打断,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无抑制性收缩,临床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在脑卒中急性期早期,由于出现脊髓暂时性休克,下运动神经元也被抑制,出现逼尿肌无反射,低张力性膀胱,部分病人一段时期可出现尿潴留或溢出性尿失禁;若损伤了小脑或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通路,则m现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协同失调l2j。研究表明∞],额叶或额顶I1-r皮质与卒中后尿失禁有关,新近的研究则发现卒中面积的大小则更为重要,而与卒中受累侧别无关。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也较多[4],其中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均是危险。

2.治疗

脑卒中后排尿障碍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尿潴留经常在脑卒中早期出现,病人可因尿潴留而有充盈性尿失禁[5]。目前针对脯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药物疗法 目前尚无针对脑卒巾后 失禁的特效药。有报道{ ,丙眯嗪具有抗胆碱能作川,使崂胱容量增大,抑制收缩,增加膀胱储尿功能,使用丙眯嗪排尿症状能明显改善;杨晓阳等报道,石杉碱甲对乙眦胆嘁酯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使神经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f j显升高,增强神经元兴奋传导,改善皮质功能低下,提高病人认知、记忆功能,从而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症状。徐经涛等。。报道,采用电针配合甲氯芬酯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病人4O例,愈显率85 ,疗效确切,方便简单。

2.2 行为疗法通过制订饮水计划、定期排尿、训练膀胱功能如盆底肌张力的训练、腹式呼吸、膀胱区按摩等,对部分尿失禁病人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L9]

2.3 手术治疗症状较重者可行手术治疗 ,如膀胱扩大术、选择性骶。~ 骶 神经根切除术、膀胱横断术、尿路改道术等。

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脑卒中病人,可行阴道悬吊术 j。但手术治疗应慎重。

2.4 其他治疗通过对储尿和排尿的各反射通路或效应器官施以适当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李晓宁等__l9采用骨盆底神经肌肉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病人23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可以重建病人的控尿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周瑞祥等。 采用针灸、生物电反馈并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尿失

3.护理

3.1 护理用具 ① 失禁护垫、纸尿裤是较早用于尿失禁病人的用具,也是现今最为普遍也最安全的方法。使用纸尿裤可以有效处理尿失禁的问题,而且不会造成尿道及膀胱的损害,也不影响膀胱的生理活动。② 避孕套式尿袋。适用于男性尿失禁病人,选择适合病人阴茎大小的避孕套式尿袋,勿过紧。在病人腰间扎一松紧绳,再用较细松紧绳在避孕套口两侧妥善同定,另一头固定在腰问松紧绳上,尿袋同定高度适宜,防尿液反流人膀胱。③ 采用保鲜膜袋法,适用于男性尿失禁病人,但烦躁不安的病人不宜使用。④ 刘学伍等报道,根据性别选择特制卧床尿袋接尿器,接尿方法可靠,操作简单。尿失禁病人不管采用何种护理用具,仍需要加强系统的康复训练来改善尿失禁,提高生活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

3.2 皮肤护理 尿失禁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骶尾部皮炎及压力性溃疡(压疮),这是因为尿液刺激了皮肤,使会阴部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侵蚀的状态,加上皮肤间的摩擦,形成皮肤红肿、溃烂。有资料证明:尿粪失禁的严重程度与皮肤红肿之间有对应关系。故做好皮肤护理对尿失禁病人极其重要。①及时更换尿垫,并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阴茎、龟头及臀部皮肤,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尿湿疹及压疮的发生。② 使用避孕套式尿袋法的病人使用前需洗净会阴,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③ 对行保鲜膜袋法的男病人,每次排尿后及时更换保鲜膜袋,每次更换时用温水清洁会阴部皮肤,阴茎、龟头包皮等处的尿液及污垢。每日会阴冲洗2次,保持会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湿疹的发生。④ 采用特制卧床尿袋接尿器法的病人注意接尿器应在通风干燥、阴凉清洁的室内存放,禁止13光暴晒,经常冲洗晾干。

3.3 心理护理 尿失禁对脑卒中病人心理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病人普遍有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等明 的心理障碍_J 。病人会感到自己很脏,身上有异味会被人歧视,进而有害羞、焦虑、自卑、孤独等敌对情绪,容易产生孤独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切心理护理成功的保证 。因此在日常护理T作中,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正性的情感支持。主动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理感受,适时地同情、关心、安慰、鼓励病人或通过一些形体语言如点头、手势等达到心理支持的目的。并保护病人的自尊,为其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为病人进行翻身、更换尿布衣物等操作前要先做好解释_T作,并用屏风遮挡病人,注重保护病人的个人隐私,以取得他们的信赖,并使之获得安全感。

3.4 排尿控制锻炼排尿功能主要决定于围绕尿道周围的盆底肌肉和膀胱逼尿肌。尿失禁病人进行膀胱及排尿功能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功能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展,避免留置导尿、男性引流尿袋及一次性尿布垫的长期使用。① 盆底肌锻炼指导病人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 。② 耻骨肌锻炼在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再继续排尿,这种重复的锻炼,有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恢复。③ 膀胱功能锻炼按规定的时间排尿,并逐渐延长排尿的时间,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重建大脑皮质对膀胱功能的控制。

3.5 健康教育指导 从尿失禁的病程发展来看,如不及时治疗,病人会进入尿失禁一活动受限一智力衰退一加重尿失禁的恶性循环 。病人与护士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是最多的,所以护士在工作成为该病相关知识宣教和指导工作的主角,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示教方法,提高病人的知识水平与自我健康意识,使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都能受益。让病人及家属掌握如厕的技巧、皮肤护理、训练方法和正确使,L}I尿垫、尿裤等知识,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

4.小结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带来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护理问题已十分突出,如何针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病人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及时解除排尿障碍,以增强病人生活的信心,有效改善生活能力,促进病人最大限度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将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