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鼻窦炎外治法

 yygltj 2014-07-21

 2014-07-21 来源: 老人报

  慢性鼻窦炎是指鼻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以鼻塞、头痛、鼻流浊涕及嗅觉障碍为主要表现者。 

  本病属于中医“鼻渊”范畴,多因外受风寒及风热感冒反复发作导致脏腑失调,外邪壅塞肺系,肺气失宣,邪滞鼻窍;或脏腑虚损,鼻窍失养所致,水湿痰浊上犯,停聚鼻窦乃发病关键。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操作简单,安全低价。药物还能直达病灶,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可取得较好疗效。

  洗鼻法  取金银花40克、黄芩20克、甘草10克。加500毫升水加盖煎煮10分钟,将冷却至接近体温的药液送到鼻腔进行冲洗,每天1次,连续5天。通过药液与鼻腔黏膜组织的接触,可有效减轻局部炎症表现。也可用乳香、紫花地丁、桔梗、蒲公英等药物10~15克煎煮后定期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滴鼻法  取荆芥15克,茜草、野菊花各10克,黄柏9克,水煎2次后合并药液,浓缩至大约20~50毫升,趁热加入适量冰片,凉后滴鼻。每天3次,每次2~3滴,连用3~5天。此法作用直接,起效迅速。注意滴鼻前应擤净鼻涕,采用平卧仰头位,使咽喉及口腔高于鼻腔顶部,滴管应距鼻孔约2厘米,不得插入鼻孔碰及鼻毛和鼻翼,以防污染。滴药后交替按压鼻翼,使药液与鼻黏膜广泛接触并维持体位5~10分钟。

  吹鼻法  取苍耳子5克,辛夷、白芷、菊花各2克,晒干后研成细粉末,用管状器皿吹入鼻孔。每天1次,连用3天。

  本法药物所需剂量小,制备简单,且药物直接作用鼻腔,疗效佳。每次吹药前应拭净鼻腔,吹药时令患者暂时屏气,以防药物误入气道,引起呛咳喷嚏。若吹鼻后局部感到不适,应停止使用。

  雾化吸入法  取黄芪20克,桂枝、当归、栀子各10克,加800毫升水煎,煮10~15分钟,取5毫升液,放入雾化机中,雾化10~15分钟,每周3次。此法是利用超声波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状微粒,由呼吸道吸入,具有使用方便、无痛苦、药量精少、作用快速等优点,非常适合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选用。雾化过程中,雾化水分应适量,吸入雾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时应密切观察,要注意有无呛咳及哮喘发生,一旦发生应停用。         (张 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