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铁杆胡友在一起聚会,其中有位朋友说到他手中有一把二胡,曾请某制琴师蒙了一张琴皮,琴皮的皮质品相都还可以,琴皮也蒙得非常紧,可就是有一点,此琴声音不佳,新琴紧皮就发音特沉闷,反应慢,已经放几年了,他说他平常都很少碰这把二胡。 闲聊中他谈及此琴的意思,就是希望让大伙儿参议参议,能否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如何来调教调教这把闲琴,大伙儿将此任务都一古脑地推给了我,嘿嘿,给我出了一道小小的思考题。 闲时,他给我拿来了此琴。拿在手中反复掂量此琴,从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很到位,找不出影响发音原因。采用换琴码,换琴弦,换千斤,调音垫等等方法都试过,效果不明显。最后推断问题焦点为琴皮方面,选皮、厚度、张力、弹性、松紧、工艺等等,逐一甄别排除,最后落实到蒙皮工艺上的问题所致,那么这样一来,就需要动大手术了------得重新换一张新琴皮。其实这把琴上面原本就是一张没有拉多少的新琴皮,到现在拆除时还绷绷硬,紧得很。用铲刀铲下的皮虽然外形完好,再利用价值不大,就这样废弃了,多少是有点可惜了,没法子。 总装完毕,装上琴弦调整好后经反复试拉,很棒!现在此琴发音明亮、灵敏、通透、协调,的确是彻底解决了原来的发音特沉闷,反应慢问题。 二胡制作中的蒙皮工艺,的确是制作二胡工作中来不得丝毫马虎的关键技术之一-----个人的认识与感悟。也是历来被众多制琴师视为杀手锏的秘密武器,属于众多制琴师密不处传的终极高度机密------确实如此。 朋友们常常在聚会时抱怨,现在有一些作琴人练功夫的少,练嘴皮子的多,有真功夫的少,耍嘴皮子的多。所以要想买把称心合意的二胡很闹心,说不准哪会儿一不留神手上就有可能弄到了一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想想,可不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