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去伪装的历史很可笑

 東泰山人 2014-07-22

脱去伪装的历史很可笑

日期:[ 2014-07-22 ]  版次:[ C10 ]  版名:[ 悦读馆

  编辑推荐:

  《历史就这七八样》抽丝剥茧,大曝历史的隐私。诸如为什么得了免死金牌的大臣几乎都不得好死,蒙汗药为什么是居家旅行必备药物,秦桧和李清照是什么亲戚关系,魏晋时候为什么会全民嗑药,武举是哪两个女人开设和废除的,守宫砂是哪种桌面快捷方式……张发财就像童话里那个指出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儿,无所顾忌地脱去历史的层层伪装,将历史赤条条地呈现在眼前。

  五千年的沧桑写在脸上

  水浒108将无聊想打麻将,没牌。九纹龙史进脱去上衣道:我这九纹龙确是可做九条的,又指宋江道:哥哥脸上那刺青可做一筒!107将雀跃起来,照着镜子找脸上刺配图案……

  拿这108个人做麻将牌不是没有道理。在宋朝犯了事儿,不光要劳教、流放、挨打,凡犯罪发配者都要接受黥刑。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往脸上写字。麻将牌分花色,脸上写字的位置和形状也略有不同:盗窃罪黥耳后;徒罪和流罪黥脸上或脑门,字工工整整排列成方块,一摸便知是几万在手;杖罪黥的形状是圆的。有犯人说:刺在眼眉中间行不?我媳妇偶像是二郎神。于是一饼诞生了。偶尔碰上迷cosplay(扮演动漫游戏角色)的,眉心改弯月,可以粉包公,和牌的时候大喊:代表月亮消灭你。一群流窜犯凑到一起,花色齐全。只是每当他们打张白板,打张红中,特别是打张发财时,我的心就隐隐作痛。

  麻将最早追溯到什么时候不清楚,但黥刑三千年前就有了,犯了事儿就在脸上练篆刻。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是周朝五刑之一。指脑门,并不是现在用的墨,是锅底灰。它在五刑中最轻,算是小刑。比起其余四种劓(砍鼻子)、宫(砍弟弟)、刖(砍脚)、辟(砍脑袋),无非是不要脸,而且还不见得颜面尽失”——有人被砍得皮开肉绽再涂上锅灰,伤好后眉毛乌黑、鼻梁高挺、真正刀削似的脸颊,漂亮得要命,破相变整容。创作过程确实像整容手术,中国人最爱精工细作,黥刑的工具是极精细的小钻头和小凿子。

  搞创作最狠是晋朝,晋朝的奴仆逃亡抓回来黥两眼上方加铜青色,这是四条眉毛陆小凤;陆小凤再逃,被捉后再黥两颊,这是王菲晒伤妆;王菲再逃再捉,刺两眼下方,这时候脸上全都是斑纹,要是碰巧有绿树掩映,头顶映出一个来,周正龙拎相机就过来了。上述三处黥痕长一寸五,宽五分,刀痕入骨。所以说甲骨文从殷朝以后就消失纯属扯蛋,晋朝有山寨的。  

  为什么犯了事儿要往脸上写字?两个字:丢人。不光让犯事儿的人丢脸,也怕犯事儿的人走丢。黥刑脸上所刺的内容,除发配具体州府地名外,有的还刺所犯案件性质、服役种类、服刑年限……性质有点儿像快递包裹,写明地址再标注内有危险品,就算在路边看到,也不敢随便捡回家用。防住了丢人,也让犯人丢脸。以上内容就算蝇头小楷,写完也得半张脸。宋朝犯人还能有半张好脸。到清朝一张脸全完了!爱新觉罗家族创意无穷,开发出双语刺配法,一边刺汉字,另一边翻译成满文再刺上!所以外国人把黥刑翻译为Facebook,脸书。

  人体篆刻搞狠了,脸就不够施展艺术才华了,要刺身了。

  元朝的黥刑很考验眼力。《元典章》规定汉人、南人犯盗窃罪者,初犯刺左臂,再犯刺右臂,三犯刺颈项。如果犯人之前是文身爱好者,胳膊上已经有刺青,本该刺在胳膊上的位置不能变,刺身官要努力在胳膊上找空隙刺。犯罪分子出狱后不好意思,把整个胳膊刺满隐藏遮蔽黥刑符号,没用,再犯往手背上刺。两个胳膊和手背全刺满怎么办?往脖子上刺。全身都满了怎么办?韦爵爷道:往脚心刺!反复,清明。

  明朝比较人性化,《大明律》规定刺青只限强盗、窃盗这类案件,而且有盗窃行为但没收成的话只揍五十板子不刺字。但盗公物必须刺字,初犯者在右小臂刺窃盗二字,再犯者刺左小臂。对于白昼抢劫他人财物者,在右小臂上刺抢夺二字,再犯抢夺罪,在右小臂上重刺。笔画粗细一分五厘;刺青位置上不过肘,下不过腕。某次捉到了小臂粗壮的大力水手,刺青官又是文学青年,高兴地把他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都刻上,变报告文学了。

  光绪三十二年(1906)黥刑作为刑罚废除了,但剃光了眉毛再文上两条的黥面反倒不少,是的,我是说激光文眉。我小姨就有两条彪悍粗壮的文眉,每条半尺长三指宽。害得我表妹总认为我小姨不是她妈,是蜡笔小新的妈。

  汗血马,神马,都是浮云

  汗血马最早记载于《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注意这句话,不但有汗血还出现了天马两字。两个词都是说它,从秦汉开始它的名字就多得一塌糊涂:汗血、天马、神马、太一……名字即马甲,它马甲多达六个,江湖人称马六甲

  生产马六甲的古大宛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此地属中亚,可我一直怀疑它原产地是马来西亚。国名说得很清楚:马,来自西亚。没办法,关于汗血马没法严肃起来,记载它的文字就很马虎。李白写过一首《天马歌》这样描述:汗血马长得帅,大帅,马大帅;它蹄子特别大,像马皇后;咆哮的声音高亢到让你尿失禁,像马景涛;跑起来四脚不沾地,像马三立……诗最后写道:汗血马越跑越快化为飞龙腾空而起!马、化、腾!……尼马,原来是只胖企鹅。

  汗血马胖得像企鹅不是夸张。唐朝画家韩幹的《照夜白图》画的就是它,真的很胖,一身是肉,像企鹅,更像眼睛都挤没了的加菲猫。有考证说这匹汗血马是在禁宫养肥的,原来不胖。我信这说法,因为文字记载汗血马速度极快,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早上还在驻马店喝胡辣汤,晚上就跑到巴拿马喝咖啡了,它快到什么程度?路人回首无所见,流风瞥过惊浮埃。目击者司马光描述说,汗血马驮着人飞奔,人和马在眼前只一瞬就消失了。以至于马头和人头的图像粘连在一起,人头马XO”的标志一模一样。司马先生没看清楚长相,家族后人马玉涛女士为偿先祖遗愿,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马儿啊,你慢些走》。

  又扯蛋了,不扯写不了。汗血马这名字就是扯蛋。所有文献记载,都说它一跑起来脖子就淌血,跟戴着红领巾似的。这严重违背科学常识。专家解释这个现象,说有三种可能,一是马脖子上有寄生虫,虫子刺穿马的表皮开始淌血。这是马中毒现象。那不该叫汗血马,叫木马才正确。二是视觉误差,马跑出了汗,刚巧马还是红色的。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鲜艳,感觉像流血。三是马脖子的皮肤比较脆弱,跑起来毛细血管膨胀破裂以至于出血,算是漏油现象。这解释我勉强接受,因为宝马的标志说明书写得很清楚:BMW——别摸我,漏油。

  本着严肃认真的扯蛋精神,补充一种猜想:汗血马的汗血会不会是音译?它产自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此地说俄语,而俄语的发音是哈拉穴,若用洋泾浜读法,粘音读起来就是汗血。古汉语汗血发音与现在的发音差别不大,而现代俄语又吸收了不少古中亚语。汗血马的原意是好马

  只能这么扯蛋解释,因为现在没法考证这种出血现象了,这马已经消失了(前年从原产地引进的所谓汗血马后裔,没一个淌血),消失原因用成语快马加鞭即可解释。引进的汗血马因为速度快,当然要大面积杂交繁殖,于是加,可这种天马根本不屑与本地马谈恋爱,所以也就断了代。此外,从晋朝开始,骑兵向重甲方向发展,战马要求的是载重力和冲击力。汗血马腰身纤细,腿比较长,这是林志玲造型,根本做不了苦力,被淘汰了。另一个消失的原因说起来很悲凉——战马一般都要阉割。神骏的汗血宝马也躲避不了这种命运,于是一群神马如浮云般在中国消失了,所谓:神马都是浮云。

  怎样做一个孝子

  在中国,给父亲守丧叫丁外忧,母丧叫丁内忧。父母死后孝子不能在房间里住,在门外东墙边搭建一个简易棚子,百天之后可稍加修缮,一年后拆除棚子在原地建造一个白灰涂墙土质的垩室,两年后才可以回正寝居住。草棚、土房、砖房,过程有点像童话《三只小猪》。《三只小猪》里只有一条大灰狼,古代狼多,碰上带色儿的更危险。所以这做法只限于儿子,女儿不必睡草棚。

  孝子在整个守孝期间不能睡床,居倚庐,寝苫枕块。地上铺草垫,用土块做枕头,以示哀悼。最惨是下葬前住的草棚子,它不能涂泥,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很遭罪。最遭罪是三国马腾死那次,遇大雨土枕泡成了泥。草席、泥枕,加上孝子马超,成羊驼了。

  又不许吃,《礼记·间传》说,斩衰三日不食,就是说绝食三天。最倒霉是谭嗣同,十二岁那年,五天死了妈、姐、哥三个亲人,这次没按照规矩来,不然早饿死了。童年记忆导致成年行为的映现,变法早在他十二岁时,就开始试验了。

  绝食三天后,孝子可以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一溢1/24)。百日之后可以疏食水饮。一年小祥可以食菜果。二年大祥后可以用酱醋调味。丧满服阕,禫祭以后,才能喝酒吃肉。三年下来,孝子瘦得跟台球杆一模一样。

  居丧期间只有这长相能娱乐,其余活动全部停止:不许看戏不许赴宴不许婚嫁不许听音乐。可能古代的洗浴中心跟现在一样属于娱乐场所,所以三月不沐不许洗澡。只许哭,未下葬前,孝子要哭声不绝昼夜无时。下葬后一朝一夕准时哭两次。再以后思忆则哭。如果严格执行起来是很恐怖的,很可能变成盲人。所以二郎神是最让孝子羡慕的,两眼哭瞎有备用眼,全瞎也不怕,有天导盲犬。  

  “要想俏,一身孝。孝子的专用制服斩衰确实很俏皮。所谓斩衰,完整说法叫斩衰裳是上衣是下衣。斩就是用刀砍,意思是简单撕下生麻布披在身上即可,也就是民间说的披麻戴孝。电视剧里经常出现,但都不对。它不缝边带线头儿穿,肩膀处必须有一缕缕的麻线垂下来,北洋军阀肩章那样才正确。

  从现代流行服饰风格来看,这身打扮个性又另类。我表妹少女时代的梦想就是穿一身孝服,扶着棺材哭着从她暗恋的少年家走过。她觉得画面悲凉又诗意,愁苦又别致,特别的杜鹃啼血我见犹怜,特别的让人心痛、心酸、心碎,敲击着、震颤着、蹂躏着少年的心扉……不料文青少女的想法被她爹地知道了,一嘴巴变成二逼少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