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上我的情带上我的爱:读《成长,请带上这封信》

 昵称535749 2014-07-22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打着传道授业解惑幌子、实为营销的培训班讲座。演讲者问,你们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哪些期望?我立马回答——快乐、健康。但是,显然我的答案不符合营销者的本意,所以演讲者直接无视了我的回答,转而强调了其他妈妈诸如“聪明”“成才”之类的答案。

固然,每一对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望不尽相同。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大家都将自己最真挚最诚恳最热情的愿望送给了自己的孩子,哪怕这愿望有点儿“假爱之名”的意思,千言万语一句话,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而名人,无论Ta外在的生活是如何光彩四射、五彩斑斓,投映到自己的生活中,尤其是自家娃儿的屎尿屁人生中,总要卸下铅华,以最本真的面目出现,否则,是否是摆拍的人生,观众一眼便知。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了书中的诸位名人作者们一个机缘,一个让他们从华丽的舞台上走下,走进淳朴的亲子生活中的机缘,让他们将心中最想对自己孩子说的话以公开的形式讲出来。

也许,你会注意到我一直使用的是“自己的孩子”这个词语。孩子的前面加上了“自己的”这个定语。我并不否认自己母爱的狭隘性,我不可能以“爱吾幼”之心去同等地“爱他人之幼”。虽然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有圣母存在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很多人的母爱、父爱是狭隘而自私的,所有的热情都只能给那个或者那几个身上流淌着自己血脉的孩子。

你瞧,尽管难以启齿,但是乐嘉还是对15岁的女儿假设了早尝禁果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说,无论发生什么,老爹总是在这儿的。想想看,这样的话,除了亲生爹爹,还有哪个大叔会对15岁的花季少女说出来?恐怕是尚未开口,已经被人误认为是登徒子,是别有用心的。

而我自己,虽然很喜欢女儿,但是生娃之前,还是一直期盼着要儿子的。Why?并非我重男轻女,而是,我的想法和乐嘉一样,偷尝禁果这件事,对女孩子的伤害更大。Sorry,我很懒,我也不打算操这个心,所以我更希望自己生男孩,大不了,那个无辜的小娃儿我替他养,现今的社会看待这种事情,对男孩要比女孩更加宽容,我不想自己的孩子遭遇歧视的目光。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比较算是真情流露的。

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文章编排并非是随意的,而是随着娃儿们的成长进行编排的。

前半本书的作者们,都是初为人父母的。从他们的文章里,读者们可以看到父母们最单纯的愿望,人生成就不重要,出人头地不重要,学习成绩不重要,让自身获得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要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这才是父母们对自己孩子最淳朴的期待。

可是,时光流逝,当娃儿们逐渐长大成人,父母们的要求却渐渐变了。快乐并非是人生的主旋律,一个人,生而为人,总要做出点什么,才不枉自己来人世一遭。

但是,父母们的用词比较委婉,他们不会说,你应当功成名就,你应当青史留名,他们只会说,人生要有意义,庸庸碌碌地过一生是浪费生命。

我不知道将来自己是否也会改变初衷,对孩子的期待也会从快乐健康转变为建功立业。但是我觉得,将心比心,无论父母们怎样要求,他们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而幸福的人生,哪怕这样的要求是违反孩子自己的意愿的。

爱,本来就是一件难以言喻的事情。是一种极其主观的感觉,很多时候,很难说清楚谁是谁非。倘若,非要剥去表明看清本质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很多父母之爱,都是很纯粹的。当然,我并不排斥这世界上的确有只爱自己的父母。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撇去文采和阅历,那些寻常的父母写出来的爱的文字,其感染力并不会逊色于这些名人父母们。

其实,大多数孩子,在他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父母的爱陪伴着。(《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书评/Sof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