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庞德彬:引发南美白对虾EMS的原因是微囊藻毒素

 Wmh7316 2014-07-22

  以对虾EMS为代表的病害,是现在养虾业最突出的问题。2014年7月18日上午,在海口会展中心,由《农财宝典》举办的“对虾EMS防控与健康养殖研讨会”上,来自广西对虾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庞德彬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虾病防控经验进行了分享。

  1、很多人说,对虾EMS是由弧菌引起的,是这样的吗?

  目前这样的说法很多,但我认为不能完全确定,有时候死虾体现出来症状都是接近的,例如慢性的空肠空胃、趴边、不吃料,急性的病虾垂于水面转游、侧游、抽搐性跳水、垂直或仰面沉底,短时间大量“偷死”等现象,但是原因值得深究。

  就我接触到的案例,北海高德镇一个23亩水面的养虾场,使用的是地下抽取的淡水,虾场老板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两造虾的养殖过程中,从未在水体和虾体检测出副溶血弧菌(每造送检6次),但虾仍然暴发EMS偷死病。而在合浦党江镇一个苏老板,因井水氨氮过高无法利用,他埋滤水管到总排水沟沟底抽取别的虾塘排出的污水直接换水,今年5月5日-8日暴雨过后大部分虾塘出现EMS,排塘率高达95%,而苏老板的虾则没出事,收获亩产800多斤。所以这个命题应该反过来说,弧菌可能会引起虾病,但虾病未必都是来自弧菌。

  2、“目前常规的防治方式,存在一定不足”

  现在病害情况严重,大家都在想怎样应对,虾塘的工作也做了很多,例如肥水、培藻、大量施用有益菌,严控氨氮、亚硝酸盐,改底、排污、换水……还有内服抗病毒药、护肝保肝、调理肠胃、提高免疫力、抗应激等等。

  首先我要说,上述这些手段都是好的、有利的,也是非常应该的,不过就我看到的案例,即使把这些都做到了,例如北海保通竹林盐场养虾基地(200亩、48口塘)2013年上半年确定“控弧菌”的养殖方式,即消毒和内服,养至25天左右,相继爆发EMS了,全场养殖失败。还有湛江雷州唐家正大基地附近的黄老板2013年新建的200亩高标准高位池(68口,3亩/口),2013年6月至今共养三造虾,受尽EMS的折磨,没有一塘虾能养到50头规格的,先后解聘了五位技术员。可见我们的常规方式还存在不足。

  3、“微囊藻毒素达到0.4μg/L以上,即引发EMS”

  “就我自己的总结,蓝藻的毒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庞德彬说,蓝藻由于各种原因死亡,会释放出毒素,直接作用于虾的鳃部或者肝胰腺,虾中毒后引起空肠空胃,大批急性死亡等现象,就是蓝藻毒素的中毒症状。

  在水中的蓝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死亡后会释放出微囊藻毒素,这是一种强烈抑制蛋白质活性、强烈诱发肝脏肿瘤的化学物质,专一性地作用于虾体的肝胰腺,引发严重的肝胰腺肿大变色坏死及抽搐性跳水、侧游、休克沉底“偷死”等中毒症状。经检测证实,微囊藻毒素在水体的浓度达0.4μg/L以上时,即引发养殖对虾的EMS。

  现在在很多对虾养殖区,进口一代虾苗的使用相当广泛。众所周知,由于培育环境的关系,一代苗在抗病能力方面的性能相对较差,在我国南方盛行的肥水培藻养殖模式中,特别是绿色浓水的虾塘,蓝藻非常容易大量繁殖,死亡后释放微囊藻毒素,反而是清瘦水、茶色水、褐色水等环境中,EMS暴发的几率较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