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台湾看医生(2)

 xc活人的娄子 2014-07-23

    花园般的台大医院

  立春之后,台北的气候异常潮湿。我突然发觉脖子上的一串淋巴结有些许肿胀,为保险起见,我多换了几家医院检查,其中台大医院的就诊经历让人印象最为深刻。

  医院大厅是日式建筑,典雅的圆形屋顶至今保持着初建时的风貌。我去看病那天正巧赶上了每周的义工表演,有小提琴、竖琴及二胡表演。当音乐响起,不论是病患还是陪护都能在音乐声中放松心情。

  再向里面走,就到了医院的内庭花园,里面假山喷泉,树木葱茏,风在呢喃,鸟在叫,一旁还有简餐店提供早餐,人们三三两两啜一口咖啡……这画面定格的一瞬间,作为一个外来者,看着这里人们的生活状态,我心里既感动又矛盾:原来看病这件事——大陆最沉重的负担之一、最难办的一件事儿,在这里,竟然可以办得如此愉悦和简单。

  刹那间,我想起2009年在北京看皮肤科时,一个外地农村妇女抱着孩子北上求医时的情景。母亲给孩子吃错了药,致使小小的孩子脸上一片黄一片青。那个年轻的母亲挂不上号,坐在台阶上。她无助的眼神让人看了揪心不已。

  在台大医院看诊前要自行完成测血压的程序,这样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这天已临近傍晚,我没有挂上号,一位来自台湾南部的义工阿妈陪着我跑上跑下,一位叫刘嘉明的医生在我没有号的情况下主动帮我看病。

  看完一诊,刘医生告诉我需要做B超仔细检查一下。当我走出诊疗室,护士小姐递给我的账单上除了看病费用,连下面两次看诊的时间都提前帮我预约好了,还清楚地标明了要做检查的地点和地图。

  那一刻的心情跟半年前在台湾看病时大有不同,那时多是新鲜好玩,而当我辗转去过好几家台湾医院后,我发现不论大医院还是小诊所,虽风格不一,但都真切地体现了“为人服务”。我们经常说“人性化服务”,可究竟什么是人性化?在我一次次往返于台湾大大小小的医院间,从未遇到抱怨,从未感到疲惫,只有感动和喜悦,心里承载着满满的爱时,我突然明白,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周遭环境的布置,都全心全意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这就是人性化服务。

  有了在台湾相对丰富的就医经历后,我一直在思考大陆医院的就医环境该如何能提高?我不会将两地医院的发展状况做简单类比,因为前提条件不一样。例如,大陆有的落后地区甚至连医院都没有,何谈增加医院里精神层面的东西。再者,就医人数过多,加之部分患者有爽约的可能,导致医院很难提供像帮患者提前预约这一类的服务。

  台湾经济起飞早,社会发展已到了一定阶段,相较大陆多数人还得为基本生活奔波,台湾民众更有条件去医院志愿服务,带给他人关爱和体恤。

  但话又说回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医院在医疗技术和硬件不输台湾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着手改善医院的人文环境?这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将是好事。

  医院其实是社会的缩影,台湾的医院让人如沐春风,也是因为台湾社会风气温情脉脉。就像有人说,在台湾,最美的风景其实是“人”。

  台湾的医院大多效率高、态度好、服务人性化,在某种意义上,台湾的医院很不像医院,而像艺术空间——环境布置充满美感;甚至像家——在充满爱的环境里,义工阿妈陪伴着你,音乐环绕着你,感恩之心温存着你。

  现在我离开台湾已一年有余,每每回忆起在台湾就医的经历,温暖还不时涌上心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