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富差距下的孩子

 xc活人的娄子 2014-07-23

我在《不要和孩子作对》一文中,介绍了女儿在德国幼儿园不肯睡午觉,还故意捣乱的故事。老师也一度很头疼,但是再头疼也不敢体罚。多日劝阻无效之后,老师换了一个办法,把她抱起来,让孩子感觉到爱,到另外的房间给她单独铺床睡。这样做了不到一周,女儿主动回到大房间,安静地和大家一起睡下。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果她每天都这样,老师能一直这样对她吗?事实是,老师一直反对她,她就一直这样,甚至变本加厉;老师关爱她,她就不再这样了。接着又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这样,老师能忙得过来吗?事实是,没有也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这样。此类假问题经常被滥用,而且用得振振有词。比如有人要人大代表接待一下上访者,人大代表会说:如果每一个人都来找我,我有那么多时间吗?

很多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都把现有条件视作恒定不变的东西。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你也可以说是博弈),打孩子的人会感觉“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那是因为你和孩子的关系产生了那样一种路径依赖。当你的行为改变,孩子的反应也会随之改变。尽管未必立竿见影,但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快。

我当然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生计艰难的底层父母来说。他们经常时间不够,心情不好,道理不多,又缺乏社会关心和支持,以为殴打、呵斥和恐吓是最顺手也最省事的办法。事实上,顺手没有错,但并不省事。粗暴带来的后果,使他们陷入无休无止的麻烦。那些有时间、有耐心而且有方法的中产阶级和富人家庭,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

这也是西方社会的一大麻烦。研究表明,孩子教育的贫富差距还在增大。并非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未来成就,富人的孩子越来越好,穷人的孩子越来越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 赫克曼说过,并非多给穷人一些钱就能解决问题。他用经济学的统计方法,证实了堪萨斯大学著名的哈特·里斯雷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孩子智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语言环境。孩子听到的话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那些吃救济的家庭,孩子每小时能听到的单词约为600 个;成长在工薪家庭,可以增加到1200 个;父母是专业人士,则变成了2100 个。一个3 岁的孩子,在贫寒人家听到的单词要比在专业人士家庭听到的少3000 万个。如今,“ 创造家庭谈话氛围” 工程,正在美国一些城市推广。

这些研究并不针对家庭暴力。我借用过来想要强调的是,假如你不殴打、辱骂和恐吓孩子,那么你只能每天和孩子磨嘴皮子了。棒棒底下不仅出不了好人,也出不了聪明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