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3】思辨:这场战争最重要的教训是哪些?

 3gzylon 2014-07-23

【导语】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战争中,日本取得了侵略战争的胜利,此后新兴的日本帝国开始疯狂扩张,而中华民族则在陷入丧权辱国之痛中猛醒,进行百年复兴的奋斗。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中日两国历史命运、东亚战略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不允许假设,但却不能妨碍我们对这场战争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深刻的总结。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120年前的这场战争? 甲午战争带给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教训是哪些?

相关热帖: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1]甲午之殇,一场战争让中国失去了什么?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2]甲午惨败,中国究竟输在哪儿?

观念陈旧制度腐朽 国力不落后也会挨打

中日两国观念、制度、文化上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不仅败在战场,也败在软实力上。这虽然是百年前的教训,但举一反三的反思仍有价值。切莫忘记,我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从根本上变革这一制度遗留的各种社会弊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详细】

陆防边防不可懈怠 海洋意识更需增强 

海洋事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兴衰,也关系到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利益,决不可等闲视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中国的惨痛教训、当代中国的战略需求都明白地告诉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已经落在当代中国人的肩上
。 【详细】

指挥情报后勤 通力合作方能得胜

海上作战远离陆地依托,又离不开陆地依托,应建立完善的后勤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弹药供应及战损维护两项。而恰恰在这两项上,北洋水师严重不足。黄海海战中,“定远”舰受伤千余处,舵机锚机均被击毁;“镇远”舰锚机亦被损坏。两舰返回旅顺基地,虽有船坞,但无备用零部件之储存,无法恢复战斗力,最终贻误战机。【详细】

改善中日邦交 要正视历史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中日两国之间共签署了4个政治性文件。这些条约和协议的基本精神在于正视过去以及正确认识历史,这是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当前中日关系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政府所谓“购岛”、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严重背弃了上述原则精神。【详细】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甲午战争带给当今中国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一米阳光: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强大我们的海防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

@墨同: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不应拒绝反思失败,而应认真吸取失败教训,找出原因,深挖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把教训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契机和动力。

@刺猬环岛: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

@冰的保护色:甲午战争120年后的今天,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我们痛定思痛,以史鉴今,提高警觉,激发中华民族的自尊自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暮飞:指望以夷制夷,期待列强在实质上帮助中国,只能是幻想,这个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外交努力只有依靠强大的国家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国防,才可能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