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简称妇更征症,系由于生理性衰老,在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以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所出现的亠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种常见的难治病。其发病率为10%~15%。临床以烘热、多汗、急躁、月经紊乱等为主症,严重时可影响生活及工作。西医对此无特殊疗法,多采用激素及镇静剂治疗,疗效不佳,且有一定副反应。 (1)坤宝丸 组成:生地、白芍、女贞子、杭菊、黄芩、炒枣仁、龙齿等。 用法:制成水蜜丸,每次30粒(3克),每日2次,2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30例,痊愈112例,好转2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7%。 (2)更期饮 组成:生地15克,紫石英、制首乌各20克,白蒺藜、无花果、绿萼梅各6克,仙灵脾、枸杞子、山萸肉、当归、白芍各10克。 加减:肝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决明子;脾肾两虚加仙茅、菟丝子、山药、党参、白术;肝气郁结加加柴胡、川楝子;心神不交加枣仁、茯神、五味子;气滞血瘀加桃仁、红花。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60例,痊愈34例,好转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3)定经汤 组成:菟丝子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熟地15芄,山药15克,茯苓10克,荆芥穗6克,柴胡10克。 加减:头晕腰瘥、经量多加女贞子、旱莲子;失眠多梦加枣仁、柏子仁;心烦易怒、舌红加栀子、珍珠母;面部潮红加生地、知母、黄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37例,治愈18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100%。 (4)更年舒糖浆 组成:当归、白芍、菟丝子、黄柏、仙灵脾各80克,生地、熟地、知母各60克,红枣50克,川芎、炙甘草各40克,淮小麦20克。 用法:上药浓煎至500毫升,酌加防腐剂,每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5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共观察30例,痊愈1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大椎、关元、气海、中脘、肾俞、合谷、足三里。配穴:曲骨、印堂。 操作:每次取2~3穴,按常规消毒,按先后顺序施针,只针不灸,用泻法,留针26~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患者3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②耳穴压丸 取穴:主穴:神门、子宫、卵巢、小肠、内分泌、三焦、心、肝。配穴:缘中、枕。 操作:按常规耳部消毒。主穴每次取4~5穴,酌加配穴。用王不留行子贴压于一侧耳穴,并嘱患者每天用手按压贴穴3~5次。每周换贴1次,两耳交替,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50例,痊愈10例,好转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2)单方验方 ①附菊决明子汤 组成:熟附子6克,杭菊9克,决明子15克。 用法: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 ②妇更饮 组成:生地、紫草、桑寄生、钩藤(后下)、生麦芽各15克,仙灵脾、当归、香附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35例,痊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 ③一叶萩片 组成:一叶萩(每片含一叶萩碱4毫克)。 用法:每日3次,每次2片。 疗效:观察40例,治愈15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3)气功 功法:晨功(坐式)。清晨醒来时,端坐于床上,两足盘屈,两脚底相对中间隔一拳之距,两手交叉胸前,分别以双手抚按双乳,两目微开视鼻端,调息入静,意守丹田(脐下三寸),舌舐上腭,叩齿三十六通,令华池之水(口水),充满口中,以意念送华池之水循冲任二脉之途入下丹田,片刻以意领气,导丹田之气循带脉经络绕行1周、贯气人血海(胞中),复出会阴,稍顿,导气绕肛穿至骶,循背上行,沿督脉经络过颈上巅,于百会穴稍顿。此时复以意领气从巅入口,化为阴津(华池之水),如此为1周,行14周。功毕,以手抚摩双乳4分钟,接着以左手抚丹田(小腹),右手抚腰,分别向横向相反方向揉摩的次,换手再摩50次,之后右手食指揉按右足涌泉穴,左手食指揉按左脚涌泉穴各80圈。至此收功、起床。本功法简便易行,无任何副作用,且有一定疗效。 (4)食疗 ①首乌大米粥 组成:首乌10~30克(布包),大米(或小米)100克。 用法:放砂锅内共煮粥,每天1剂,早晚餐服用。 ②核桃芡实莲子粥 组成:核桃仁20克,芡实18克,莲子18克,粳米60克。 用法:煮粥常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