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笔要诀

 临泉书屋 2014-07-25
文 笔 要 诀    唐·杜正伦第一部分    句 端  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每事至科分之别,必立言以间之,然后义势可得相承,文体因而伦贯也。新进之徒,或有未悟,聊复商略,以类别之云尔。

翻译:句子的开始,进行排比归纳(意应同比物属事)时,都需要有顺序;每当需要有分门别类之论述,必先以立论将其(意义)区分开来,如此(不同的)道理就可以(顺畅地)连续下去,文章的结构也因此通顺连贯。新入门的(作文人),也许有不了解的(地方),姑且在这里再作一番介绍评论,来提供一些类别的参考罢。

第二部分    观夫,惟夫,原夫,若夫,窃惟,窃闻,闻夫,惟昔,昔者,盖夫,自昔,惟。  右并发端置辞,泛叙事物也。谓若陈造化物象,上古风迹,及开廓大纲、叙况事理,随所作状,量取用之。大凡观夫、惟夫、原夫、若夫、窃闻、闻夫、窃惟等语,可施之大文,余则通用。其表启等,亦宜以臣闻及称名为首,各见本法。

翻译:观夫,惟夫,原夫,若夫,窃惟,窃闻,闻夫,惟昔,昔者,盖夫,自昔,惟。以上(“右并”指古本竖排)是文章起头用语(即发端词),一般用以叙述事物。例如陈述世间事物,上古风迹,以及提纲挈领、叙述事理,根据所叙述的内容,考量之后撷取使用。大凡观夫、惟夫、原夫、若夫、窃闻、闻夫、窃惟等助词,可用于长篇文章,其余则通用于各种文章。如是表、启之类的文章,亦宜以“臣闻”及称号作为句首,各自有其(专门的)用法。

第三部分   至如,至乃,至其,于是,是则,斯则,此乃,诚乃。  右并承上事势,申明其理也。谓上已叙事状,以复申重论之,以明其理。

翻译:至如,至乃,至其,于是,是则,斯则,此乃,诚乃。以上用以承接上文对于事物的叙述,提出其所包含的道理。因为上文已对事物的情况进行了叙述,这里引出进一步的议论,用来明确内含道理。

第四部分   洎于,逮于,至于,既而,亦既,俄而,洎、逮,及,自,属。  右并因事变易多,限之异也。谓若述世道革易,人事推移,用之而为异也。

翻译:   洎于,逮于,至于,既而,亦既,俄而,洎、逮,及,自,属。以上由于事物经常出现变化,以不同的(特殊)情况来限制之前论述的(一般情况)。例如论述世道、人事、风俗等的变化,用上述的助词来引出不同的情形。  

第五部分  乃知,方知,方验,将知,固知,斯乃,斯诚,此固,此实,诚知,是知,何知,所知,是故,遂使,遂令,故能,故使,所谓,可谓。  右并取下言,证成于上也。谓上所叙义,必待此后语,始得证成也。或多析名理,或比况物类,不可委说。

翻译:  乃知,方知,方验,将知,固知,斯乃,斯诚,此固,此实,诚知,是知,何知,所知,是故,遂使,遂令,故能,故使,所谓,可谓。 以上由于事物经常出现变化,以不同的(特殊)情况来限制之前论述的(一般情况)。例如论述世道、人事、风俗等的变化,用上述的助词来引出不同的情形。  

第六部分   况乃,矧夫,矧唯,何况,岂若,未若,岂有,岂至。  右并追叙上义,不及于下也。谓若已叙功业事状于上,以其轻小,后更云"况乃""岂云"其事其状云。

翻译:况乃,矧夫,矧唯,何况,岂若,未若,岂有,岂至。以上承接上文追加叙述,于下文无关。比如上文已叙述了(某人)的功业行状,认为太过简单,后文再以"况乃""岂云"进一步叙述其人的生平、行为。  

第七部分   岂独,岂唯,岂止,宁独,宁止,何独,何止,岂直。  右并引取彼物,为此类也。谓若已叙此事,又引彼与此相类者,云"岂唯"彼如然也。

翻译:岂独,岂唯,岂止,宁独,宁止,何独,何止,岂直。以上引用其他事物,与之前所述事物类比。比如已叙述这一事物,又引用其他与其类似的事物时,云"岂唯"以表示那一事物也是如此。  

第八部分   假令,假使,假复,假有,纵令,纵使,纵有,就令,就使,就如,虽令,虽使,虽复,设令,设使,设有,设复,向使。   右并大言彼事,不越比也。谓若已叙前事,"假令"深远高大则如此,此终不越。

翻译:假令,假使,假复,假有,纵令,纵使,纵有,就令,就使,就如,虽令,虽使,虽复,设令,设使,设有,设复,向使。以上将原来事物予以假设(原意夸大置辞),(但)不会超脱譬喻的范畴。例如已叙前事,"假令"深远高大则如此,终究不过是假设而已,(是不会实现的)。
第九部分   虽然,然而,但以,正以,直以,只为。 右并将取后义,反于前也。谓若叙前事讫,云"虽然"仍有如此理也。

翻译:虽然,然而,但以,正以,直以,只为。以上引出与前文所提及事物相反的结论。例如叙述完前文后,用"虽然"表示仍有(后文)如此这般的道理。

第十部分  岂令,岂使,何容,岂至,岂其,何有,岂可,宁可,未容,未应,不容,讵令,讵可,讵使,而乃,而使,岂在,安在。 右并叙事状所求不宜然也。谓若揆其事状所不令然,云"岂令其至于是"。

翻译:岂令,岂使,何容,岂至,岂其,何有,岂可,宁可,未容,未应,不容,讵令,讵可,讵使,而乃,而使,岂在,安在。以上指出事情发生的不合理、行为的不正确。比如指责之前所述的事情不应当如此进行,云"岂令其至于是"。

第十一部分  岂类,讵以,岂如,未如。右并论此物胜于彼也。谓叙此物微也,讫,陈"岂若"彼物微小之状。

翻译:岂类,讵以,岂如,未如。以上指出某事物比之前所述事物更胜。比如叙述某物的微小,完毕之后,再陈述"岂若"另一物微小之状(以体现另一物更为微小)。

第十二部分  若乃,尔乃,尔某,尔则,夫其,若其,然其。右并覆叙前事,体其状也。若前已叙事,次便云"若乃"等,体写其状理。

翻译:若乃,尔乃,尔某,尔则,夫其,若其,然其。以上重复叙述前事,描绘其状态。比如前已叙事,接下来便"若乃"等,描绘其状理。

第十三部分   倘若,倘使,如其,如使,若其,若也,若使,脱若,脱使,脱复,必其,必若,或若,或可,或当。
  右并逾分测量,或当尔也。譬如论其事使异理,云如此。

翻译: 倘若,倘使,如其,如使,若其,若也,若使,脱若,脱使,脱复,必其,必若,或若,或可,或当。 以上以其他的角度推测,也许应当会如此。譬如以不同的道理(角度)论述(同一)事物,可用以上助词开头。

第十四部分   唯应,唯当,唯可,只应,只可,亦当,乍可,必能,必应,必当,必使,会当。右并看世斟酌,终归然也。若云看上形势,"唯应"如此。

翻译:唯应,唯当,唯可,只应,只可,亦当,乍可,必能,必应,必当,必使,会当。以上引出以世情道理看来,终究应当如此。比如说根据形势来看,"唯应"如此。

第十五部分     方当,方使,方冀,方令,庶使,庶当,庶以,冀当,冀使,将使,夫使,令夫,所冀,所望,方欲,更欲,便当,行欲,足令,足便。右并势有可然,期于终也。谓若叙其事形势,方终当如此。

翻译:方当,方使,方冀,方令,庶使,庶当,庶以,冀当,冀使,将使,夫使,令夫,所冀,所望,方欲,更欲,便当,行欲,足令,足便。以上指形式上有可以改变的地方,但是结果终究一致。比如叙其事形势,方终当如此。

第十六部分  岂谓,岂知,岂其,谁知,谁言,何期,何谓,安知,宁谓,宁知,不谓,不悟,不期,岂悟,岂虑。  右并事有变常,异于始也。谓若其事,应令如彼,忽令如此。

翻译:岂谓,岂知,岂其,谁知,谁言,何期,何谓,安知,宁谓,宁知,不谓,不悟,不期,岂悟,岂虑。以上引出事物有变化,与开始时不同。例如某事,应使其那样(进行),却有突然使其这样(进行)。

第十七部分    加以,加复,况复,兼以,兼复,又以,又复,重以,且复,仍复,尚且,犹复,犹欲,而尚,尚或,尚能,尚欲,犹仍,且尚。右并更论后事,以足前理也。谓若叙前事已讫,云"加以"又如此。

翻译:加以,加复,况复,兼以,兼复,又以,又复,重以,且复,仍复,尚且,犹复,犹欲,而尚,尚或,尚能,尚欲,犹仍,且尚。以上再接着论述后事,用以补充先前的事理。例如叙述完之前的事情,云"加以"又如此。

第十八部分   莫不,罔不,罔弗,无不,咸欲,咸将,并欲,皆欲,尽欲,皆并咸。右并总论物状也。

翻译:莫不,罔不,罔弗,无不,咸欲,咸将,并欲,皆欲,尽欲,皆并咸。以上概括性的论述事物的(普遍)状态。

第十九部分   自非,若非,若不,如不,苟非。右并引其大状,令至甚也。若叙其事至甚者,云"自非"如此云。

翻译:  自非,若非,若不,如不,苟非。以上用以加强语气。若叙其事至甚者,云"自非"如此云。

第二十部分   何以,何能,何可,岂能,讵能,讵使,讵可,畴能,奚可,奚能。右并因缘前状,论可致也。若云"自非"行彼,何以如此。

翻译:何以,何能,何可,岂能,讵能,讵使,讵可,畴能,奚可,奚能。以上借由之前的情况,议论可能性。若云"自非"做了那事,何致如此。
第二十一部分  方虑,方恐,所恐,将恐,或恐,或虑,只恐,唯虑。  右并豫思来事,异于今也。若云今事已然,"方虑"于后或如此。

翻译:方虑,方恐,所恐,将恐,或恐,或虑,只恐,唯虑。以上提出对于今后事物的考虑,(这些事物)也许会与现在有所不同。比如说现在事情已经如此了,"方虑"之后也许会像(后文)这样。  

第二十二部分  敢欲,辄欲,轻欲,轻用,轻以,敢以,辄以,每欲,常欲,恒愿,恒望。   右并论志所欲行也。

翻译:敢欲,辄欲,轻欲,轻用,轻以,敢以,辄以,每欲,常欲,恒愿,恒望。以上论述想要付诸行动的志向。  

第二十三部分  每至,每有,每见,每曾,时复,数复,每时,或。  右并事非常然,有时而见也。谓若"每至"其时节、"每见"其事理。

翻译:每至,每有,每见,每曾,时复,数复,每时,或。以上指出某事某理并非始终如一,有时会出现。例如"每至"其时节、"每见"其事理。  

第二十四部分  则必,则皆,则当,何尝不,未有,不则。  右并有所逢见便然也。若逢见其事,"则必"如此。

翻译:则必,则皆,则当,何尝不,未有,不则。以上指出前因而发生后果用语。  

第二十五部分  可谓,所谓,诚是,信是,允所谓,乃云,此犹,何异,奚异,亦犹,犹夫,则犹,则是。  右并要会所归,总上义也。谓设其事,"可谓""如此",可比"如比"。

翻译:可谓,所谓,诚是,信是,允所谓,乃云,此犹,何异,奚异,亦犹,犹夫,则犹,则是。 以上指出总结上文用语。

第二十六部分  诚愿,诚当可,唯愿,若令,若当,若使,必使。  右并劝励前事,所当行也。谓若其事,云"诚愿"如此。

翻译:诚愿,诚当可,唯愿,若令,若当,若使,必使。以上指出规劝前边叙述的内容,而发感慨用语。   

第二十七部分  自可,自然,自应,自当,此则,斯则,女则,然则。  右并豫论后事,必应尔也。谓若行如彼。"可"如此。

翻译:自可,自然,自应,自当,此则,斯则,女则,然则。以上指出引出后事用语。

第二十八部分   观夫,惟夫,原夫,若夫,窃惟,窃闻,闻夫,惟昔,昔者,盖夫,自昔,惟。  

翻译: 用于文章首及段落发语。
第二十九部分   至如,至乃,至其,于是,是则,斯则,此乃,诚乃。  

翻译:以上用以承接上文对于事物的叙述,提出其所包含的道理。因为上文已对事物的情况进行了叙述,这里引出进一步的议论,用来明确内含道理。  

第三十部分  洎于,逮于,至于,既而,亦既,俄而,洎、逮,及,自,属。  

翻译:以上由于事物经常出现变化,以不同的(特殊)情况来限制之前论述的(一般情况)。例如论述世道、人事、风俗等的变化,用上述的助词来引出不同的情形。  

第三十一部分  乃知,方知,方验,将知,固知,斯乃,斯诚,此固,此实,诚知,是知,何知,所知,是故,遂使,遂令,故能,故使,所谓,可谓。  

翻译:以上引出后文,证明上文的结论。这是由于上文所论述的道理,必须借由这里的后文才能得以证明。有时对事物名理的是非异同多做分析,有时对相似的事物进行比照,不可推弃不说。   

第三十二部分  况乃,矧夫,矧唯,何况,岂若,未若,岂有,岂至。  

翻译:以上承接上文追加叙述,于下文无关。比如上文已叙述了(某人)的功业行状,认为太过简单,后文再以"况乃""岂云"进一步叙述其人的生平、行为。   

第三十三部分  岂独,岂唯,岂止,宁独,宁止,何独,何止,岂直。  

翻译:以上引用其他事物,与之前所述事物类比。比如已叙述这一事物,又引用其他与其类似的事物时,云"岂唯"以表示那一事物也是如此。  

第三十四部分  假令,假使,假复,假有,纵令,纵使,纵有,就令,就使,就如,虽令,虽使,虽复,设令,设使,设有,设复,向使。   

翻译:以上将原来事物予以假设(原意夸大置辞),(但)不会超脱譬喻的范畴。例如已叙前事,"假令"深远高大则如此,终究不过是假设而已,(是不会实现的)。  

第三十五部分  虽然,然而,但以,正以,直以,只为。   

翻译:以上引出与前文所提及事物相反的结论。例如叙述完前文后,用"虽然"表示仍有(后文)如此这般的道理。  

第三十六部分  岂令,岂使,何容,岂至,岂其,何有,岂可,宁可,未容,未应,不容,讵令,讵可,讵使,而乃,而使,岂在,安在。   

翻译:以上指出事情发生的不合理、行为的不正确。比如指责之前所述的事情不应当如此进行,云"岂令其至于是"。   

第三十七部分  岂类,讵以,岂如,未如。   若乃,尔乃,尔某,尔则,夫其,若其,然其。   倘若,倘使,如其,如使,若其,若也,若使,脱若,脱使,脱复,必其,必若,或若,或可,或当,唯应,唯当,唯可,只应,只可,亦当,乍可,必能,必应,必当,必使,会当。


翻译:以上引出以世情道理看来,终究应当如此。比如说根据形势来看,"唯应"如此。
第三十八部分  方当,方使,方冀,方令,庶使,庶当,庶以,冀当,冀使,将使,夫使,令夫,所冀,所望,方欲,更欲,便当,行欲,足令,足便。  

翻译:以上指形式上有可以改变的地方,但是结果终究一致。比如叙其事形势,方终当如此。   

第三十九部分  岂谓,岂知,岂其,谁知,谁言,何期,何谓,安知,宁谓,宁知,不谓,不悟,不期,岂悟,岂虑  

翻译:以上引出事物有变化,与开始时不同。例如某事,应使其那样(进行),却有突然使其这样(进行)。   

第四十部分   加以,加复,况复,兼以,兼复,又以,又复,重以,且复,仍复,尚且,犹复,犹欲,而尚,尚或,尚能,尚欲,犹仍,且尚。  

翻译:以上再接着论述后事,用以补充先前的事理。例如叙述完之前的事情,云"加以"又如此。  

第四十一部分  莫不,罔不,罔弗,无不,咸欲,咸将,并欲,皆欲,尽欲,皆并咸。  

翻译:以上概括性的论述事物的(普遍)状态。   

第四十二部分  自非,若非,若不,如不,苟非。  

翻译:以上用以加强语气。若叙其事至甚者,云"自非"如此云。  

第四十三部分  何以,何能,何可,岂能,讵能,讵使,讵可,畴能,奚可,奚能。  

翻译:以上借由之前的情况,议论可能性。若云"自非"做了那事,何致如此。   

第四十四部分  方虑,方恐,所恐,将恐,或恐,或虑,只恐,唯虑。  

翻译:以上提出对于今后事物的考虑,(这些事物)也许会与现在有所不同。比如说现在事情已经如此了,"方虑"之后也许会像(后文)这样。  

第四十五部分  敢欲,辄欲,轻欲,轻用,轻以,敢以,辄以,每欲,常欲,恒愿,恒望。   

翻译:以上论述想要付诸行动的志向。   

第四十六部分  每至,每有,每见,每曾,时复,数复,每时,或。  

翻译:以上指出某事某理并非始终如一,有时会出现。例如"每至"其时节、"每见"其事理。  

第四十七部分  则必,则皆,则当,何尝不,未有,不则。  

翻译:以上指凡是遇见的(事情的状况)必然如此。比如逢见其事,"则必"如此。   

第四十八部分  可谓,所谓,诚是,信是,允所谓,乃云,此犹,何异,奚异,亦犹,犹夫,则犹,则是。  

翻译:以上引出归纳要点,总结上文的论述。比如假设其事,"可谓""如此",可比"如比"。   

第四十九部分  诚愿,诚当可,唯愿,若令,若当,若使,必使。  

翻译:以上劝诫读者,对于之前所叙述的事情应当如何处理。谓若其事,云"诚愿"如此。   

第五十部分  自可,自然,自应,自当,此则,斯则,女则,然则。  

翻译:以上提出对于今后必须如何如何进行的议论。例如行如彼。"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