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直接影像法,在双鱼座方向发现了一颗新的系外行星GU Psc b。它与母星的距离约2000AU(1AU=1.5亿公里),是目前发现的距离母星最遥远的系外行星,公转一周需要8万个地球年。 看到这个消息,许多小伙伴都疑惑了:系外行星居然还可以用“直接影像法”观测到! 是的,听起来不可思议,不过“直接影像法”确实是寻找系外行星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直接影像法”的二三事。 系外行星的直接观测是非常困难的。小而黯淡的行星很容易被它们母星明亮的光线所掩盖。只有满足一些特殊的条件时,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到它们。 【最早的系外行星直接影像】 2004年7月,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阵列(VLT)拍到了200光年外一个“行星质量天体”2M1207b。它非常靠近半人马座的褐矮星2M1207,质量大约是木星的3到10倍。进一步的观测证实它围绕着2M1207旋转,因此许多人把它看作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的系外行星。但另一些人则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颗行星之所以能被拍到,是因为它的母星是一颗褐矮星,比真正的恒星黯淡很多。而行星应该是围绕恒星而不是褐矮星旋转,所以他们认为它称不上一颗行星。(没有母星的“流浪者行星”们哭了……) 2008年11月,一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用哈勃望远镜拍到了北落师门(即“南鱼座α星”)周围的一颗行星(北落师门b)。北落师门周边围绕着一圈厚厚的尘埃盘。尘埃盘的内边缘被科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