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回忆录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7-25

我的家事

母亲的回忆录

高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5日   14 版)

    母亲70岁的时候,我的女儿上幼儿园了,她为我照看了三年的孩子,一下子轻闲下来,竟有些手足无措。于是我给她提建议:“妈,写写回忆录吧,一则可以练手练脑;二则,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您和父亲那一辈人的情况。”母亲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开始写起来。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想收都收不住,母亲洋洋洒洒写下来,竟然有十几万字,从她自己的祖父写起,一直写到她的外孙,前后五代人。她不会使用电脑,全靠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有时又涂又改,或整段地划掉,弄得很不整洁。于是又重抄了一遍,形成了厚厚的两大本。

    夜深人静的时候,捧起母亲的回忆录,我不禁潸然泪下。文字说不上优美,逻辑也有不通之处,却处处流露出真情,是一位经历新旧时代变迁、个人和家族命运随之浮沉、亲情和爱情始终相伴的个体生命,对高尚人生的执着追求和生命意义的朴素思考与践行。

    母亲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绥远省托克托县一个亦农亦商的大家族,她的祖父创办了天顺成商号。母亲详细记录了三四十年代商号里开粉坊、糖坊、油坊、碾磨坊和酿酒作坊的情况,既反映了当时的民间手工制作业,也展示了浓郁的地方民俗。例如她写冬天是糖坊熬制麻糖的好季节,主要原料是米,工序复杂,形状各异,吃起来香、酥、脆、甜。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人人都要吃几块麻糖,寓意用麻糖糊住嘴不说不吉利的话,这一天麻糖销量倍增。然而,在那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的时代,作为私人小作坊的商号,也像没有保驾护航的一叶小舟,命运多舛,最终也没能坚持住多久。

    母亲的回忆录充满了对亲情的温馨记忆。幼年的母亲由自己在乡下的姥姥抚养大,“每天赶在耕牛下地干活前,小脚的姥姥跪在地上给我挤牛奶喝,把我养得白胖健壮,记性好,招人喜欢”。9岁的时候,母亲遭遇了丧母的巨大悲痛。旧社会基层医疗条件不好,眼睁睁看着自己亲爱的妈妈死于一种现在看来很好治疗的病,给了母亲深深的刺激,这也许正是促使她日后走上学医之路的缘由吧。

    1960年,21岁的母亲成为一名医学院的女大学生,她的人生从此也掀开了新的一页,美好的爱情开始伴随她美丽的青春。母亲和父亲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一辈子,虽生活清贫,却一直和和睦睦,伉俪情深,为我们姐妹的健康幸福成长营造了温馨的家庭环境。如今他们已走过金婚岁月。

    母亲的回忆录里更充满了对农民、对病人的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母亲跟随父亲在边疆的一个贫困县城扎下根来,一辈子救死扶伤,挽救了许多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的生命。回忆录中记载了许多件母亲为病人诊治疾病的事情。如她曾亲自用手帮助便秘的产妇病人一点点排便,“产妇是个哑巴,当她感到舒服了许多时,用她那布满血裂缝的黑手轻轻摸了摸我的手,表示感激”。在煤油灯下治疗、守护三个患麻疹又合并肺炎、其中一个已经昏迷的孩子整整两天,直到他们痊愈,“孩子的母亲看到没救的孩子活了,高兴地哭了起来”,从此视母亲为亲人。母亲本来是内科医生,但在基层缺少医生的情况下,也经常承担其他科的工作。一次,一位产妇在家中要分娩,却找不到专职接生员,母亲被喊去时,婴儿的小脚已经露了出来,很快婴儿的躯体即将娩出,产妇是臀位分娩。当母亲及时采用正确助产法顺利将婴儿的头部娩出时,婴儿已是重症窒息。“来不及清洗,我就对孩子紧张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好一会婴儿才发出了哭声,小脸也慢慢变红了。我这才放松神经,却感到浑身乏力”。

    母亲一辈子爱干净整洁,为什么面对病人她能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被传染?在回忆录里,我找到了答案:“小时候经常在农村的姥姥家生活,我对农村、农民的生活比较熟悉。为产妇接生,成功抢救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社员们说我是妇产科的好大夫。治好了几个重症患儿,他们说我是儿科的好医生。初浅地学了点中医针灸,他们说我针扎得好。各种病情的患者都慕名前来,称赞我医术高明。其实是我对病人有爱心和同情心,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母亲的回忆录也是优良家风家教的培育和传递。母亲的祖父虽积攒下一些产业,却从不为富不仁,他常告诫子孙:“反胃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母亲继承了父辈的优良品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一家子的衣被拆洗干净,给全家人织毛衣,为孩子们做布鞋、棉鞋,用棉线给孩子们织彩色花纹的漂亮袜子。也正是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四个孩子全都靠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有的还读了硕士博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

    现在,我们也教育自己的孩子,付出努力和爱心,做精神上的富翁,让徜徉在母亲回忆录中的嘉言懿行继续流淌下去!

    (作者为媒体人、历史学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