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出血的手术指证是什么?

 ntex 2014-07-25
近年来,神经外科医师通过不断探索,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脑出血,使许多垂危病人顺利康复,甚至“死而复生”。手术目的主要是尽快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致残率。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穿刺血肿碎吸术、内窥镜血肿清除术、脑室穿刺引流术等。具体采用哪种手术方法,医生会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障碍程度,以及患者年龄加以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将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内镜技术以及神经导航等应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由此成功避免了开颅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等弊端,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将神经内镜与锁孔手术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更是逐渐被广泛应用。其操作在内镜外进行,骨窗直径1~2.5cm,内镜可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清晰、放大的图像,使术者清晰观察并清除血肿和止血,且可保留微骨窗开颅的优点,损伤更小,更易于控制深部出血和保护血肿壁,能达到对侧壁出血妥善止血的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脑出血病从需要手术治疗呢?《中国脑血管病及治指南》中建议如下:

① 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 ≥30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条件,在合适时机选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时清除血肿;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去骨片减压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② 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 ≥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快手术治疗。③ 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大危及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宜行内科保守治疗。④ 脑室出血:轻型的部分脑室出血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

总之,脑出血并不是“无可救药”的疾病,只要正确认识,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并重视正规的康复治疗,很多患者仍然能完全康复并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