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座城”芝加哥

 相约归渡头 2014-07-25

 

芝加哥,城市生产总值全美第3位(仅次于纽约与洛杉矶)、 世界商业中心第4位(前3位是纽约、东京和香港)、世界国际化大都市第7位、世界最富有城市第9位。坐拥美国最高的摩天大楼群、最繁忙的机场、最大的海军码头和最大的铁路运输系统,这个巨型经济体为什么会得名“第二座城”呢?更奇怪的是芝加哥人对此丝毫不以为忤,反而津津乐道,到底是何原因?上期赛尔微刊带大家领略了马萨诸塞州的美国精神,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美国中部的芝加哥市,一探芝加哥“第二座城”名号背后的故事。


“第二座城”的外号来自一场改变城市命运的火灾。1871年10月8日晚9点,芝加哥河西岸的一个谷仓着火。遭受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染的芝加哥河水表面布满油污,无力阻挠火势,西南风很快将火苖吹向城市中心地带。当时2/3的芝加哥建筑完全由木材建成,火苗迅速吞没了芝加哥河西的大教堂、用作消防的供水设施和整个商业区。大火在人工无法救援的情况下整整烧了两天,直到10日的一场大雨方将其扑灭。这场火灾在市中心9平方公里的区域肆虐,将18000多座建筑化为废墟,城市三分之一的居民无家可归,死亡人数高达300之众。


(1871大火中幸存的芝加哥水塔仍矗立在密歇根大道上,成为芝加哥顽强战胜大火重建城市的地标。)


火灾给芝加哥带来2.22亿美金的经济损失,几乎摧毁了这个19世纪下半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工业中心城市。但伤痛并没有使芝加哥倒下,当时的市长梅森以最快速度组建赈灾中心开展救援,完成人道主义工作后,芝加哥又彻底改造了防火系统并积极开展重建,城市规模成倍增长,从火灾时的30万人至1900年,芝加哥人口增至1百万人。在市中心几近被夷为平地的情况下,现代城市规划得以从零展开,更具都市美感建筑群在芝加哥拔地而起。这座城市如今拥有1209座摩天大楼,前10座高楼的平均高度为美国最高、世界第3。围绕着城建展开的制造业、商业、金融业和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帮助重建后的芝加哥一跃成为美国与世界经济中心。“第二座城”的外号就此而来,芝加哥人将其视为顽强再创辉煌的至高赞誉。


(有人开玩笑说芝加哥人痴迷于创造“最大”,图为芝加哥市中心格兰特公园的白金汉照明喷泉,它是世界最大的照明喷泉,比凡尔赛宫大喷泉足足大一倍,水池直径85米。)

历史

芝加哥的位置在美国地图上看是中部偏东,但美国人却称这里为中西部(Midwest),这是因为在殖民者开发北美的初期,人们以为已经这里已经靠近版图的西边,哪料到在芝加哥以西还有3000多公里才到达新大陆的边缘。实际上处于美国心脏地带的芝加哥东临五大湖区的密歇根湖,是全美最富庶的区域之一。


(密歇根湖畔的海军码头是芝加哥天际线最佳观景点)

芝加哥的第二个外号是“风之城”(Windy City)。冬天的芝加哥的确有来自五大湖区的劲风,但“风城”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天气无关。1888年,芝加哥和纽约竞争1893世博会举办权,由于1893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世博会的举办被赋予了更宏大的意义。当时的芝加哥还处于大火过后的重建中,而纽约早就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所以当芝加哥提出他们更有财力和能力举办世博会时,纽约各大报刊开始称呼芝加哥为“Windy City”,意为“吹牛之城”。让纽约客掉下巴的是芝加哥后来不但成功争取到举办权,还在世博之后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人们因为芝加哥世博会的成功而认为“吹牛之城”不再适合,便根据那里的天气状况把“Windy City”直译为“风城”。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盛大场面)

经济

芝加哥有美国“工业之母”的美誉,《财富》杂志所列举的美国500强企业当中,有43家选择把总部设在芝加哥市。其中包括世界飞机制造巨头波音、全美无处不在的连锁超市Walgreen、世界最大国际航空公司之一的美联航、卡夫食品和麦当劳集团。2013年,大芝加哥地区生产总值高达5800亿美元,比整个马萨诸塞州多出1300亿。


(美联航总部大楼)

芝加哥市区很大,市中心叫卢普(Loop),意为环行道区,因地处高架铁道(地铁在地上的部分)所围成的矩形环道之内而得名。虽是弹丸之地,芝加哥人却誉之为“世界最富有地区”和“世界最繁忙的地区”。


(Loop中千禧公园的“芸豆”,镜面可反射处身后的摩天大楼群)

交通

由于地理位置四通八达,芝加哥被称为美国的心房动脉。这里拥有美国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也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港口。每日从奥黑尔机场起飞的航班超过2500个,每日约有3.5万节货车来往芝加哥铁路线,直到2005年,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全球最繁忙机场”头衔方被亚特兰大机场取代。2001年,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厂商波音公司曾不惜花费1亿美金搬迁成本将总部从西雅图迁往芝加哥。康迪特董事长明确表示,公司有必要将总部“迁移至一个靠近运营部门、客户和金融机构的地方。”


(北京-芝加哥是华北地区留学生入境美国的首选航线,广大留学生非常熟悉奥黑尔机场到达站装饰有彩灯的天花板)

教育

芝加哥是美国中部的高等教育中心。芝加哥共有680所公立学校、394所私立学校、83所学院和88所图书馆。其中,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在全球颇负盛名。芝加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学校共有81位校友在不同领域获得该奖,包括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芝大学者在不同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自领域创立了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学派”,其中最富盛名的是推崇自由市场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巨匠弗里德曼就是学派成员。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系科研工作者还因成功在费米实验室的创造世界上第一次核反应实验而被称为“原子能之父”。


(全美综合排名前5的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美国顶尖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由博物馆和学校两部分组成,学校建立于1866年,博物馆则收藏大量印象派大师作品,如莫奈、修拉、梵高、爱德华·霍普等。其学院则旨在培养视觉艺术人才,创办迪士尼影业的沃尔特迪士尼就毕业于此,闻一多先生也是芝加哥艺术学院校友。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艺术

芝加哥是培养天才音乐人的温床。芝加哥交响乐团创于1891年,是世界著名交响乐团之一。芝加哥爵士乐则是20年代初在芝加哥的地下酒吧里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它经常被泛指为白人小型乐队吹的爵士乐。“Come on baby Why don’t we paint the town? And all that Jazz !”提起芝加哥就能联想到同名电影里那首著名的爵士乐“All That Jazz”和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风情万种。


作为现代电影业的发源地,有太多的电影选择芝加哥作为故事的背景,而芝加哥的精致建筑和人文气质足以撑得起任何一个故事。于是我们欣赏到了风靡全球的音乐剧和电影《芝加哥》里的醉生梦死、看见了《偷天换日》里那个午后的慵懒的街道,刺激着所有人的想象神经的《蜘蛛侠》和《变形金刚》也都在芝加哥拍摄。


(密歇根大街又叫“壮丽的一英里”,在2008年的《黑暗骑士》中这里曾被作为蝙蝠侠生活的“哥谭市”出现,“哥谭”也在纽约市取景。)


(《变形金刚》芝加哥拍摄现场)

建筑

1871年大火以后平地重建的芝加哥城开创了新的建筑风格,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以路易斯·沙利文为代表的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先驱建筑师们创新地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及大面积的玻璃,由此树立了现代摩天大楼的模板和审美理念。如今的建筑之都芝加哥是1209座摩天大楼的故乡,这里有着全世界最美的天际线。乘坐芝加哥河上游船游览河岸的壮美建筑,就如同阅读一部生动的现代建筑史。芝加哥不愧为世界上对建筑史影响最深远的城市之一。


(芝加哥威利斯大厦原名希尔斯大厦,作为美国第二高楼,建筑家在距离地面412米的103层设计了3个突出大楼表面,悬于空中四方透明的玻璃盒子,名为“Skydeck”,供游人挑战自我、刺激视觉神经。此举引发世界范围内摩天大楼的效仿,其中包括东方明珠塔。)

体育

芝加哥的老牌职业球队几乎与美国职业体育竞技历史一样长,享誉盛名的职业球队数不胜数,包括NBA的芝加哥公牛,棒球的芝加哥小熊、橄榄球的芝加哥熊队和芝加哥黑鹰冰球队等。小熊队的第一次参赛甚至可追溯回1870年——芝加哥大火的头一年,更名为“小熊”后,队伍在1908和1907年获得世界冠军。1926年成立的黑鹰冰球队则赢得了4个史坦利杯和14个分区冠军。


(橄榄球熊队曾9次夺冠,包括8次旧制国家美式足球联盟和一次超级碗冠军)

因19世纪芝加哥畜牧业非常发达,该城的职业橄榄球队和职业棒球队各有一支以动物名称命名的球队,所以“公牛”便顺利成章成了芝加哥职业球篮球队的队名。在乔丹、皮蓬的带领下,公牛在91-93、96-98赛季两度拿下三连冠,创造了显赫一时的公牛王朝。1998年乔丹退役,皮蓬转会,公牛开始走下坡路,连续6个赛季无缘季后赛。08年公牛在新秀大赛上选中德里克-罗斯,在2011年,球队重夺常规赛冠军,罗斯获得MVP,锡伯杜获最佳主教练,球队似重返巅峰。

作为一座百业兴旺的繁华都市,芝加哥连年被世界观光客评选为“美国十大魅力城市”前3位,精美的建筑群、40多家博物馆、200多家剧院、7200家餐厅以及密歇根湖滨风光共同构造了这座完美城市,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给予了“第二座城”涅槃新生的活力,芝加哥是一粒风光如画的湖畔明珠,更是一颗集传统色彩与现代潮流之大成的“美国心脏”。


(7月4日国庆节,芝加哥的密歇根湖游艇之旅能够看到整晚绽放的烟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