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版里有个帖子是《你适合当财务经理吗》,刚好心有戚戚焉,就也跟着凑个热闹。 上面说的帖子里有个回帖说的挺好,都叫财务经理,在集团组织架构中的位置不同(三级孙公司的财务经理和集团总部的财务部经理),管理幅度不同(管一两个人和管一个庞大的团队),公司组织形式不同(合资公司还是全资公司),可能要面对的问题和要解决的事情,甚至自己所处的环境,要具备的能力都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 最近懒了,很多事情不愿意条分缕析的说,就说几个点吧。 1.所在的公司在集团内部的层级越低(如子孙公司)、公司负责的业务越具体(某个厂或者项目公司),股权结构越简单(全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集团内部管理越规范,对财务经理的要求就相对比较低一点。这个与所在公司的规模等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更多的是遵从即成的制度,甚至连分析的模板都是统一规定的,由得个人发挥的空间比较小。 2.合资公司做财务经理会比较麻烦一点,因为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一般都是由不同的股东委派,要代表自己股东的利益,体现自己股东的意志,而合资公司运作起来几乎没有摩擦的很少,除非一方占股极小,类似财务投资人而非战略投资人,不管不问。这个时候的财务经理(也包括财务总监),title有大小,但是可能在职责上并无上下级关系,都是各自公司的财务看门狗,不存在谁一定要服从谁的情况。这个财务经理不仅要面对合资公司里的利益冲突,还一定要记得主动、适时的与自己的派出方保持密切的联系,汇报任何工作,都记得一定要先表明自己的派出身份,即使是出于公心,为合资公司争取利益,也要从共赢的角度来谈。被骂叛徒的派出财务经理,我见过很多。有一个通畅的沟通渠道也很重要,让派出集团知道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对于参股公司尤为重要,控股公司一般集团都比较了解,而参股是对方大,自己小,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能集团管理层尤为关注。同时,这个东西是互相影响的,如果你的派出机构对你信任。支持,可以为合资公司争取一定的利益,那么你在合资公司很多工作也就便于开展。 3.再往上,到集团总部的财务经理乃至总会计师,那基本就脱离了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被琐事推着走。个人认为一个大型集团的财务掌门人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识: 1)理清目前的工作重心。当前一个阶段,最急迫的是什么?是优化财务人员结构?是信息化建设?是融资打通新的渠道(上市还是发债,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IPO还是借壳)?是加强预算和绩效考核?是重新梳理制度和编写会计核算手册?是加强财务分析和项目管理?重心不能太多,要抓最紧迫的,对目前管理掣肘最大的。然后做到有成果,见实效,亮点突出。 2)整合信息的能力。一个集团,往往几十个公司,十几个产业方向,天天光参会听汇报什么的都忙活不过来。参加会议多,了解的信息就多,有助于从更高层面整合信息、分析判断,做出财务决策,提供财务意见。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短短的会议上就全面了解并判断某个事情正确与否。但几乎每个财务掌门人,都是风控委员会的成员、资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等等等等。天天会议不断。那么建立一个专业团队就非常重要。 3)学习能力。财务掌门人是最贴近决策的人,无论是对业务的熟悉,还是对各种新情况的迅速学习能力,都要求非常高。公司要境外上市了,财务掌门人就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空降兵取代。借助中介机构或者引入有经验的人做副手,都是可以的,但也都取代不了自己的学习。 4)沟通能力啥啥的就不说了,到这个位置的都是人精。 5)发现人才给予机会。这对于一个积极向上的财务团队建设很重要。专业能力过强的财务掌门人往往不能充分信任手下和赞美手下,反而会阻碍人才的成长。所以古来今往的大boss都是刘备唐僧,孙悟空和诸葛亮都是骨干员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