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思路治疗艾滋新发展

 杏林脉香 2014-07-26

中医思路治疗艾滋新发展

1981年世界上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从援非医疗队的初步探索,到国内自发散在的治疗、研究,发展到今天在政府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大规模的医疗救助和多方面、多层次的科学研究,二十年来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有了一支队伍、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可以说中医药已经迎来了治疗艾滋病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机遇我们中医药界如何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如何更好地开展艾滋病中医药救治和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医药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更有丰富的方剂及药物,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这些优势,加强协作,有计划地开展对艾滋病的治疗及研究。

一、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

艾滋病是一个新发疾病,中医历代文献中尚无艾滋病之名,近年来根据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中医界人士提出了艾滋病应属于中医。

“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癥瘕”、“阴阳易”等范畴。这些疾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某些方面、某些阶段与艾滋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治疗方法、方剂药物可以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但是艾滋病有其自身独特的病因病机,以及自身独特的发展演变规律,因而上述疾病的理论均不能完全、确切地反映艾滋病的本质及规律。艾滋病病程长、病情复杂,邪气伤正,既有邪毒(疫毒)侵袭的外感病特征,又有伤及正气累及多个脏腑的内伤杂病的特征,因此已有的辨证方法既有部分的对应方面,又不能完全符合本病的复杂情况。临床由于诊治例数有限,资料收集尚不充分,缺乏证候量化指标,数据也难以进行统计学处理,尤其是患者病情、地域特点、感染途径以及医生的个人经验、思维特点不同,也决定了目前尚未做出较统一的证候分类。

20年来,中医药人员对于艾滋病的辨证施治、临床分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分别采用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查阅1988年以来的有关文献,艾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共计约有30余种,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有先分期再分型者,即在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病期划分、病情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再进行各个阶段的中医辨证分型;也有直接以中医的分型来表达艾滋病病变的各种证候,并根据不同的病性、病位来指导临床用药;还有根据艾滋病的基本病机确定主要证候随症加减者,以及对应主要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者。对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的调研及在此基础上的证候分析者较少。上述研究对探讨艾滋病的证候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这种辨证方法繁多、证候概念模糊,缺乏较为统一标准的状况,给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带来了困难,也不易确定中药的新制剂、新药临床观察的中医标准。可以说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是临床研究、药物研究的基础,因此目前急需开展艾滋病证候的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遵循中医学传统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研究,遴选出医疗经验丰富的中医临床专家进行诊察辨证,搜集临床资料,逐渐积累病例,不断进行总结与交流,到一定时期达到基本的共识,制定出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其优点是保持了中医的特色,但这项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结合现代科学相关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在归纳整理文献和有关证候辨证参考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感染途径、病程、并发病症、实验室指标等因素,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研设计,开展艾滋病临床中医证候调查研究,纳入量化指标,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阐明艾滋病的中医证候规律。这项工作要进行协同作战,内容设计要符合中医学理论,信息和数据要真实可靠,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预期结果,为中医辨证论治艾滋病奠定基础。

二、艾滋病辨证论治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对艾滋病这种新发病的治疗研究也不能脱离辨证论治。如上所述,艾滋病有其特有的病因病机、转变规律及预后转归,其病程长、病情复杂、证候较多,因而辨证论治尤为重要,应在中医证候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药对艾滋病不同病期、不同证候辨证论治的研究,初步制定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案,起到一定的指导、示范作用。

临床研究同证候研究一样也可以采用传统的辨证论治的方法,由有丰富中医医疗经验的临床专家现场诊察,辨证论治,逐渐积累经验,不断进行总结与交流,探索本病的治疗规律,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药,加以推广。这种探索很有必要,是不可或缺的,具有较鲜明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但是这个过程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病例积累,也常缺乏统一的客观指标和检测方法,且由于医生的辨证论治思路或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而较难做出疗效的评价。在目前抗病毒药物为主流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先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有严格科研设计的临床研究,如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艾滋病早期的中医药干预治疗、中医药抗机会性感染的研究,以及中医药对抗病毒疗法减毒增效的研究。

1.无症状感染者和艾滋病早期的中医药干预治疗研究

目前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2004WHO根据临床表现、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RNA提出“艾滋病临床分期及抗病毒治疗指征”。对于部分感染者和患者,由于药物的副反应、费用以及耐药等原因,尚不适宜抗病毒治疗。此期可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体质、生理机能及心理状态、较轻的症状表现、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RNA,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确定合适的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前瞻性同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恰当的观测指标,判定中医药干预治疗的效果。为无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早期患者筛选出确有防治效果的方药,制定出适宜此期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改善患者体质和症状,提高或稳定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艾滋病病毒能力,延缓艾滋病发病进程的目的。

2.中医药控制机会性感染的研究

艾滋病多种、复发性的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艾滋病治疗中的难题。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药物如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病毒类、抗原虫类等有几十种,都具有一定疗效,但也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时间较长、毒性较大、停药后复发率高等。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研究,对于艾滋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艾滋病继发机会性感染的证候表现,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结合病原学检查,探索机会性感染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针对中医药有治疗优势的几种主要机会性感染,分别进行前瞻性的同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不仅要注重抗感染效果,尤其要研究中医药的抗复发作用,筛选出针对不同机会性感染有确切疗效的系列方药,制定出治疗机会性感染的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3.中医药对抗病毒疗法减毒作用的研究

我国自制的抗病毒药物已向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免费发放,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也出现了毒副作用大、依从性差等问题,这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抗病毒药物及治疗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如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皮疹以及肝脏损伤等。根据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特点,分别设计出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筛选出有效减低抗病毒疗法毒性反应发生率、减轻毒副反应症状的中药制剂,为不同的抗病毒方案提供有效的减轻毒性的药物,制定出中西医结合方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阻止或减少耐药毒株产生,提高抗病毒疗法的疗效,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艾滋病治疗道路,以期达到花费最低,疗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的目的,为提高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研究

目前国际上对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指标主要是病毒载量测定和CD4细胞数量检测。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病期、不同证候的艾滋病患者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施以对证的方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病人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部分临床验证,但是对其疗效的评价尚缺乏肯定的共识。中医药对于艾滋病不同时期、不同证候,治疗目标各有不同,若仅以病毒载量或CD4细胞作为指标来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显然不能完全符合中医药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因此目前应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

中医学的特色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涉及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因此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也应包括: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评价、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生存期、病死率、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率、病理生理学指标、生化指标、心理状态以及病毒学指标等多个方面。必须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确定恰当的评价指标。以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为原则,结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同病期,有所侧重地选择评价指标进行疗效评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研究,尤其要突出中医四诊及证候特点,制定临床症状、证候量化表和生活质量评价表,并尽可能采用现有的仪器设备,选用客观化、量化指标,综合评价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制定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研究,可以通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药物或某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在方法学上要有所提高或突破,充分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中医疗效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客观性、可度量性等,以期做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疗效评价研究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开展中药新药研究以及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艾滋病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研究

1.选择有研究基础的药物进行研究

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虽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也还存在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药物毒性以及病毒变异、抗药性等问题。因此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在从中医方药中筛选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和层次进行研究,包括从单味中药筛选、有效成分提取,到复方的综合效果,观察中药的抗艾滋病毒作用或调节、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并进行抗病毒作用靶点的研究。已涉及的药物多达1000种,方剂数十个,单味药有效成分数十种,显示了一定的研发前景。因此应选择有较好研究基础和临床疗效的药物,按照新药研究的要求进行抗艾滋病新药的研究。

2.现有的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筛选

在新药研究的热潮中,不应忽略现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艾滋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病变涉及多系统、多脏器,不可能期待以一种或几种药物进行治疗。中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了8000余种药物和组成了数万首方剂,仅基本中成药就约有2000余种,可用于治疗中医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证。开展对已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治疗艾滋病不同证候的研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系列药物,解决当前的治疗问题,为制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方案奠定基础。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表明多种中医药方剂及中草药具有抗病毒、抗菌、增强和调节免疫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病情或病证应用于艾滋病治疗可以起到抗病毒、免疫重建、抗机会性感染等作用。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用于艾滋病辅助治疗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申报临床研究技术要求》,为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制剂制定了技术规范。

3.其他非药物疗法研究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丰富多彩,如针刺、艾灸等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主要根据经络学说、五输穴、五会学理论取穴,国内以及国外如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的临床资料均表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能较迅速地缓解艾滋病的各种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艾灸治疗也初步显示出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对于艾滋病腹泻、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头痛、肢体疼痛等,具有缓解症状快、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特点。

艾滋病的防治任重道远,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给予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我们应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齐心协力,攻克难关,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