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毒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60例的临床观察

 杏林脉香 2014-07-26

祛毒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60例的临床观察

术后水肿、疼痛是混合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常影响伤口的愈合时间。我科应用自拟祛毒洗剂坐浴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并实施的<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混合痔,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方式,切l324个之间,术后出现水肿、疼痛的l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l6-60岁,平均36.3岁。对照组60例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l857岁,平均33.4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术后出现水肿、疼痛当天即用祛毒洗剂(芒硝、冰片、苦参、五倍子、马齿苋、丹参、延胡索、黄柏、地榆、槐花、生甘草)坐浴熏洗,2&d20min/次,洗后局部涂以马应龙痔疮膏和普济痔疮栓纳肛,常规换药处理,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对照组在术后出现水肿、疼痛当天即用1S000高锰酸钾液坐浴熏洗,2次,d20 min/次,洗后局部涂以马应龙痔疮膏和普济痔疮栓纳肛,常规换药处理,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1.3临床观察指标:用药后3 d,观察患者水肿、疼痛及伤l21痊愈情况,以d为单位统计伤口愈合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①水肿评定标准:无水肿:水肿完全消失:l度水肿:水肿部位1处,范围<0.5 cm×0.5 cmIl度水肿:水肿部位1处,水肿范围<1 cmX l cm>0.5 cm×0.5 cm,或水肿部位2处以内,水肿范围<0.5cm×0.5cmIIl度水肿:水肿部位1处,水肿范围>1 cm×1 cm,或水肿部位大于3处者。②疼痛评定标准:疼痛分级按197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病经验交流会所定标准。无痛:肛门部疼痛消失;疼痛:肛门部稍感疼痛,不需处理;Il度疼痛:肛门部疼痛,无明显痛苦表情,El服一般止痛药可缓解。Ⅲ度疼痛:肛门部疼痛较重,有痛苦表情,需用杜冷丁类药物止痛者。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

2.结果

2.1用药前后水肿情况比较:经,检验,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用药前后疼痛情况比较:经,检验,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

2.3用药时间比较:治疗组60例痊愈时间为(13.54-----3.75)d、对照组为(17.20±4.22)d。经多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痔术后水肿的原因有:①手术使创缘局部原有的静脉、淋巴循环通路被破坏,或者创面压迫过紧,局部循环受阻,组织液滞留,这是术后肛门切121水肿发生的首要因素。另外,术后过早地大便,或大便干燥,会加剧水肿发生。②局部炎症。手术消毒不严,术后引流不畅,创口感染,局部炎变,发生水肿。③肛门括约肌痉挛。齿线以下的肛管组织由脊神经支配,感觉十分敏锐,受到手术刺激后产生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发生水肿。痔术后水肿与疼痛往往同时存在,因为水肿为回流不畅引起,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引起疼痛的原因还有:①肛周神经丰富,对各种疼痛刺激敏感;②致痛原因复杂:局部炎症、术后换药、排便等反复刺激创面神经末梢,肛周括约肌痉挛等;③疼痛持续时间长。

祛毒洗剂具有明显的消除水后水肿、环节术后疼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