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院肛肠科 银川 750001 1997~2001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50例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男108例,女42例;年龄28~72岁,平均50岁;病程3~25年。其中急性嵌顿32例,伴有低位肛瘘6例,重度贫血1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混合痔诊断标准选择病例。肛缘呈环状或接近环状肿物隆起,痔体间界线消失或基本消失,排便或腹压增高时,内痔环形脱出,齿线下移至肛缘或肛缘以下。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骶麻或腰麻后,常规消毒、铺巾、扩肛、直肠指诊。将痔核牵拉开,查清痔核的部位、数量、形态及肛管内外的病变关系。一般选择4~6个手术区域行外切(外剥)内扎术。距外痔外缘 2 结 果 本组均1次手术治愈,手术当日多数患者有轻微疼痛、坠胀感,口服止痛药即缓解。疗程7~14日,平均10日。术后18例肛缘皮瓣有轻度水肿,经用消肿止痛液熏洗坐浴后,症状迅速改善;术后24 h排尿困难5例,4例经膀胱区热敷或针灸后缓解,1例导尿;无继发性大出血和肛门狭窄。术后随访120例,均未复发及出现后遗症。 3 讨 论 3.1 环状混合痔一般病程较长,反复便血、脱出。若发生嵌顿,痔核脱出不能还纳肛门,可发生急性充血水肿,并发血栓形成,出现溃疡或坏死。中医学辨证认为环状混合痔的形成主要由肝脏功能失调、脾胃虚弱、气虚下陷、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血热妄行、外感内伤、湿热下注等所致。 3.2 彻底消除病变组织。痔的病因肛垫下移学说已为广大学者所共识,其术式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可将下移肛垫等组织全部清除。采用潜行剥离,皮桥切断吻合,解决了皮桥松弛,防止黏膜外翻,符合肛门整形之要求。 3.3 选择性切断内括约肌,减轻肛门疼痛及水肿,防止肛门狭窄发生。术中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有效地阻断了内括约肌受到刺激产生痉挛,从而减轻肛门疼痛。同时肛门松弛,内括约肌痉挛消除,局部血液、淋巴循环良好,从而减少了肛缘水肿的发生。另外,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有效地防止混合痔分段外剥内扎后引起的肛门口径缩小,加之术后隔日指扩,防止伤口粘连,从而避免肛门狭窄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