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花花花花 羊城读书会会员 爱财爱色爱球爱文爱古建 讲饮讲食讲花讲草讲人生 昨夜深宵,梦回故乡旧居庭院,荒草凄凄上瓦,苔痕淡淡侵阶,梦里最清晰的,仍是那一方天井,还有天井里面那一个水井,井沿依然光滑,井水依然清澈,我就是喝这一方水井的水长大的,有了感情有了思乡的情结,便自然的刻入了梦魂。 家乡就在珠江边,老家的房子,是很典型的岭南的乡村民居,小小的低矮的木栏栅的门,然后是厚重的木门,进门是一方影壁,麻石为阶,通向后面的厨房和小阁楼,左边是大厅,右边一方小小的天井用于采光透气,天井里就是一个圆圆的砖砌的水井,旁边种了几盘广东万年青,米兰和杜鹃,四时花开,天井里便有了不少生气。 小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搬张小竹椅子坐在天井里看小人书,陪伴我的除了书本,就是一只小猫猫,还有天上的云卷云舒。对于水井,小时候的我是本能地畏惧的,因为家人怕危险,并不准我走近了,因为井台不高,怕我出危险,还用一块的厚重的石板压着井口,使我不能靠近。但小时候对一切皆是好奇的。越是不能得的,越是爱去看。记得那时很爱看一本叫《哪喳闹海》的童话,说的东海里面有很多虾兵蟹将,就常常幻想着井底的世界是何等的奇妙,一定有会跳舞的虾,千岁的老龟还有美丽的珊瑚,而井底,很可能就是通过东海的所在。幸好家人有先见之明,用石板压抑了我寻宝的梦,否则我很可能就这样跳下井去寻宝了。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家里的水井,并不通向童话里的东海,甚至不通向珠江,井里的水,只是地表里面渗出来的水吧了,井底里,其实是没有鱼的! 因为临近珠江,水质好的缘故,井水非常清澈,有点甜,比现在加工处理过的水喉水好多了。那时候家里还没有装水管,吃水要用水桶从井里把水提上来,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幸好家里的井不深,提水不辛苦,曾去过一个住山边的同学家,地势太高,井挖得非常深,要提一桶水上来,辛苦得直喘气。那边的人家,很多都用了液压的水井,利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把水抽上来。这样的水井,适用于地势高的地方挖井取水。 在农村,水井的地位很神圣也很奇妙。其实,不单是在农村,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水井的地位也是很奇妙的,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家乡的元素,而不单单只是一种建筑的实体。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水利的建设对人们的安居乐业很重要,先民们习惯了逐水而居,而在一些稍稍远离水源的地方,水井就是很好的解决食水和灌溉问题的构筑物。它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著重大意义.使人类活动范围得以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据说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为距今约5700年.这是一口相当精巧的方形木结构井﹐井深1.35米﹐边长为2米.由此推断﹐原始形态的井的出现﹐还要早得多. 正因为古人围绕着水井而居,有水井的地方,就有土地有家园。古代的土地有阡有陌,划分成了井字形状,所以叫井田。按古制八家为一井,如此引申,井,便成了家乡的代名词。而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离开自己的土地离开自己的家园,将无以为生,无比凄苦。故有“背井离乡”之说。 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写道“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可见在古代,人离乡贱,孤苦飘零,传统的农民安居乐业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人产生了离开故乡是何等悲凉的感慨! 相传以前的游子离乡,行囊里一定少不了一样东西,就是拿一个小壶,装上一壶自己家的井水,据说在外地如果水土不服,不思饮食,喝一点家乡的井水就会好了。这个土方子,我没有验证过,感觉上是心理的因素多一点吧! 不过这也正是应了一句老话“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可见传统的社会里,是非常的看重乡情亲情的! 相传在以前的农村,建屋之前,一定要先请开井师傅来勘察过这块地方的土质水质,能不能开出一方好的水井,才请人来建房的。而在屋里挖井的位置也很有讲究,要按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来选址,水井有井龙王,故应选在青龙位,一般是在厅堂的左上位,如果是屋外的水井,即应按巷口的朝向来选址。 到规划好了要建屋之时,要先拜过四方的土地,建好了地脚线,再请神婆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备齐苹果一对,大桔一双,肥猪肉一大块,代表着“平安大吉,家肥屋润”,然后以清香一炷,元宝一对拜祭井神。祷告完毕,方能动土挖井,水井多深要视地层水质如何,一般10多20米即有清水。 旧时农村,一切食用及生活用水都依赖水井,人们对水井,不免产生很严重的依赖情结,把它化为家乡的一个代表符号。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现在城市和农村都用上了自来水,不用再担心天旱水井干枯了。水井的功能,也慢慢退化了。作为相伴了国人五千多年的水井,正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对于城市的小朋友来说,水井是陌生的,它所代表的身份,不再是家乡的符号,而是电影里电视里面的一个背景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