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生命“真实”的心史

 丘浓 2014-07-27

    迄今为止的一切思想史、哲学史,凡是有建树者,无非是思想史家、哲学史家个人的“心史”。

    不管这些史家如何要求自己公平、翔实、客观,说到底他自己的深层意识还是强有力的主宰着他的观念,主宰着他对历史上各种思想的评价。

    想找到一部真正公平、翔实、客观的哲学史,事实上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阿诺德·汤因比应该说是人类史上最具智慧的史学家之一。他本人并不是一位思想史、哲学史家,只是一位历史学家。但我认为他的宏篇巨著《历史研究》,堪称人类史上难得的人类意识史著作。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看一下,便会发现阿诺德·汤因比几乎是处处捉襟见肘,他把整个人类史搜索了一遍,但最后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结论。

   “现象背后的真实怎么会表现出如此不同的形态?通过死亡毁灭,通过自我寂灭而达到涅槃,以及升华到与圣徒神交,这三种终极真实的影象表面上似乎互不相容。但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它们是同一个上帝的不同画面。它们都证明,罪恶、痛苦和悲伤的根源在于,有感觉的生命在现象世界的短暂旅途中脱离了现象背后超时间的真实;回归这种真实,是治疗我们这个病态世界的各种弊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神交、寂灭和毁灭乃是返朴归真的不同形式。它们是一种完成的不同象征。这种完成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短暂生命体验的反题。它的同一主题的变调;从不和谐返回到和谐。或者用中国术语说,从阳回到阴。‘回到他那里,万千归一’。不可言喻的境界,在这里完成了”。

    这个英国人是非常伟大的,当他疏理完了整个人类史之后,既找不出什么规律,也找不到什么办法,但是他非常敏锐的觉察到:“有感觉的生命在现象世界的短暂旅途中脱离了现象背后超时间的真实”。

    同时他又说,“回归这种真实,是治疗我们这个病态世界的各种弊病唯一有效方法。”

    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极为深刻的卓越见解。不过这种回归,不应该理解为“死亡”,而是要善于把二者联系起来思考。以链条的联结作为我们体认现实世界的坐标。

    人类总认为生命只是这几十年的一瞬间,这不仅是违背生命的本有真实,也不符合今天自然科学已经证实的许多原理。

    我们已经反复说过,生命之作为生命,其最根本的特点是,他是作为“知”的能量运动。

    即使是依自然科学的一般常识说,能量守恒,“知”这种能量运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生命的“知”的能量运动就应该是如此。人类所谓的“一生”,只能是全部生命能量短暂的一个旅游片断,绝不可能是全部。那么,人类“活着”的这个历史过程,肯定是受制于、受约束于生命能量的全流程运动。如果我们人类不了解自己这一段生死的前因后果,也即是不了解自己生命的全流程运动。动辄就是这一刹那爱恨情仇,生死离合,其判断肯定是错误的,其认定肯定是荒唐的。

    再者,现代物理学也告诉我们,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能量运动引力场,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一个“能量”可以孤立其外擅自单独行动。我们今天所眼见的,人类每一个个体,个体结成团体,乃致国家民族的分野,肯定是虚幻的,片断的、偶然的。也就是说,生命认知的个体性、个别性,当不能明确它与总体、整体的关系时,盲目作出的任何判断肯定是错误的,这种片面认知肯定是荒唐的。

    阿诺德·汤因比由此认识到,人类的肉体生命的一生只能是一个“片断”。准确来讲,人的一生,不管智慧高低,业绩大小,职位贵贱。如果不知自己生命的整体的存在,及自己本质上是受制、受限于整体的,其判断没有不错误的,其认知没有不荒唐的。相对生命整体,个体生命只能是一个“点缀”,即人们常说的“窥豹一斑”的那个“斑”。

    孤立看“斑”,等于围棋盘上的一个“孤子”,本身毫无意义。在此前提下作出的任何判断认知都只能妄测、假设、猜想。只要不窥“全豹”,就不可有任何正确的理念。“全豹”又是不可知的,怎么办,只能待“子”多起来,成了“局”,通过对“局”判断,了知“全豹”。

    不管我们对阿诺德·汤因比的理解是否完全符合原意,我想还是传达了他的基本意思的。

    孤立于生命大系统全流程之外的个体,对此毫无自觉的人类,是无法明白我们人类生命的全部奥秘的。

    但是,当阿诺德·汤因比说起生命的“反题”之时,就明显是缺少基本认知了。

他把“毁灭”、“神交”、“寂灭”完全等同了。

   “毁灭”是人把自己当成动物以后的必然归宿。

   “神交”则是人类不除“我相”的必然归宿。

   “寂灭”则是人类脱离“人”、“我”相之后的必然归宿。

    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文章中,会随着对思想史的搜寻中,仔细介绍各自的特点。这里不详讲,也讲不完。

    阿诺德·汤因比不知道,他所谓这三“回归”,比他想的复杂得多得多。说得更清楚一点,也根本不是什么“回归”,而是生命运动的另外的形式。也可以说是,和我们人类所谓的“这一生”、“这一世”紧密相联的生命运动的全过程。

    但是,搜索生命的心灵史,既便我们详细知道了每个生命的前世今生,和今生来世,我们也会被这万亿生命的生命流程的复杂性,搞得眼花缭乱,最后仍然会是一切莫衷于是。同时,还会认为生命的运动绝对无规律可寻,只能是乱七八糟。

    那么,这样的回归与不回归,就没有什么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认知了这个“回归”,就可以对生命有了真正的把握和自我控制。也就是说,这不能改变命运。

    从阿诺德·汤因比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这种无奈和悲哀。

    我们要告诉大家,像阿诺德·汤因比那样,想从一团乱麻一样的历史中,整理出生命的基本走向,找出克服苦难的基本方法,是办不到的。

    我们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首先了知,生命之为生命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基本的运动特征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解决,我们就无法下手清理人类的思想史。

    这个问题在中国文化的三大家中是非常清楚的,方法也是明晰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心学答应录》中已经有明确的回答,最简单的,也是今天世人最好接受的便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便是生命的根本目的。大解脱的办法也应该从这里入手。

    其实,这里最重要的问题不在理论上,能够认识到生命的运动是完整的整体,是一个无起始无终了的永不停歇的流程。这只是“止于至善”的第一步。

    心灵运动的规律和道理,在自然科学达到现在这样水平的今天,任何人只要仔细分析一下,都可以明白这一切。

    关键在于实证。

    怎么实证?在了知自己闻到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今生肯定成佛以后,下来必须是“致良知”的“学而时习之”。

    这只是就某个人说的,对于想自觉了知生命奥秘的人说的。

    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全人类来说,不管全人类的社会历史多么纷纭复杂,说到底只是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生命的一切具体活动,不是终极指归“至善”的。

    怎么指归“至善”?这便是我想要回答的。

   “生命”,不管多么复杂、混乱,一秒钟也没有停止“止于至善”。

    生命如何止于“至善”?我们试图回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