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鼓楼广场献爱心募捐小记

 心灵牧场书馆 2014-07-27

序言:这是我原来写的一篇小文,主要是记录为同学徐爱琴患白血病的侄子捐款的感人故事。社会上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得知情况后,纷纷慷慨相助,捐助爱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大爱和心灵温暖,然而2个月后,病魔还是无情的夺取了同学侄子的年轻生命。在我们的医保制度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民间的关爱和温暖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强力支撑和尊重。            

             2013年12月14日上午10点,应同学会于秀琴会长的组织.号召,白慧敏,刘春梅,谷长虹,白海鹏,王建华,曹宪章,韩军胜,李建民,崔玉顺,王广华等同学不约而同的来到了鼓楼广场的振河商业城东北角,冒着寒风,开始了帮助徐爱琴同学侄子----与白血病做顽强抗争的徐冲的一场募捐献爱心活动。期间点点滴滴,令人感动,春燕衔泥,吉光片羽,记录在此,以感谢那些心中有爱的善良好人。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块简单的介绍病情的宣传牌。一个小小的纸箱子,还有几张病床上的照片。还有徐冲那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母亲,以及他不满6岁多漂亮乖巧的女儿。所有这一切,成了鼓楼广场寒风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快就吸引了很多过往的行人。当人们明白眼前的婆孙俩是在为患白血病抗争欠债累累而怕拖累家人,几次痛苦的想放弃治疗的亲人,募集治疗费用的时候,人们心底的爱心和善念一下子被点燃了起来,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一元钱,五元钱,十元钱,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所有这些感人的细节都被白慧敏同学的相机给拍摄了起来,同时也定格在了我们每一位在场同学的心里。特别让我们难忘的是一个外地来的6-7岁的小男孩,在爸爸的怀里下来,拿着一张10元钱,飞快的塞进纸箱后,头也不回的就跑出人群。我们赶忙叫住他,给他留下一个以鼓楼为背影的照片。小朋友羞涩的笑了,只可惜我们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在这里只能默默的祝福他,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还有一个30来岁身材高大魁梧的男青年,在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先后捐助了两次。而且叫他也没有回头。虽然我没看清他每次捐献的金额是多少,也没看清他的具体长相。但仅从背影和他诚恳的样子,刹那间模糊雷锋同志的形象渐渐变得逐步清晰了起来。觉得小伙子比雷锋还可爱些,因为他做好事不想留名,更不想留影,到底也没有拍下他的正面镜头,我敢和你打一块钱的赌,他回到家也不会把做的这个善事“偷偷”的记在日记里。让我们感慨的还有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弱,身着草绿色休闲装的近70岁的老大妈,在往箱子里无声的塞了100元钱后,悄悄的拉着手拉箱往马道街走了。我目送着这位老人,祝愿她全家幸福,好人一生平安。心有灵犀的是李保全,董继续同学得知情况后,执意要我们把他们的心意带到,每人捐助200元.听那语气之强烈,态度之坚决,若不照办,下次见面,跟你急那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肯定摔跤打架。呵呵。在中午时分,碰到带着女儿逛街的同学时红珠,得知情况后,时同学慷慨捐助200元.自古同学多不贱,一辈同学三倍亲啊,看来此言不虚。于秀琴会长趁着间隙,带着几个女同学沿着振河商业城挨店化缘,虽受到许多冷嘲热讽,但也收获不菲。要是平时,吃饭打牌数千也不眨眼的女大侠,为了募捐献爱心,一元五元的忍气吞声,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着实压抑了太多太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在我们的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今天,这种爱心援助就显得尤为必要。大家多献出一份爱心,病人就会多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每一元钱,对于我们正常人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那就是一份生命的希望和生命的种子,大家每多捐出一元钱,也许就能让病人的生命之路走得更长更远。下午1点过后,女同学们继续坚守,我们几个男同学先行撤退。于是留下了上面这张珍贵的照片。它既是我们开始献爱心的见证,也是我们同学情谊醇厚的见证。在回去的路上,我默默的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此则人间大同,和谐社会也。如果同学们都参加进来,一起行动,传递爱心,传递温暖,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其中,(利用博客,微博,空间,等各种现代网络工具,来共同呼吁,关注和参与)
那力量不是更强嘛。那也许徐冲的生命会因此而发生奇迹了呢?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