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2013FALL季前专题2】关于推荐信

 Mylibrary009 2014-07-27
 本帖最后由 wang_come_on 于 2012-11-26 09:48 编辑

2013FALL的申请季马上就要到来了,相信又有一批飞友磨刀霍霍摩拳擦掌了。为了方便大家申请,我准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简单介绍一些申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希望对各位飞友有帮助。也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意见和补充。各位有经验的飞友,版主,假如我的文中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2013FALL季前专题2】关于推荐信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或者RL)在申请过程中的作用其实一直很有争议。泛泛的来讲,推荐信在西方求职文化中的作用是从求职者的领导和身边的人的角度向申请单位进行推荐,内容可好可坏,甚至可以写并不推荐。推荐信,归根结底是一种对求职者个人主观的评价,可信度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收到推荐人的层次、位置、个人诚信等等各方面的影响。西方文化中因为对个人诚信看的很重,尤其是在学术圈,教授们对于名誉和操守的在意程度通常高过了科研水平。所以在申请研究生院的时候,美国学生的推荐信一般是会有很大分量的,尤其是在推荐信的写作人是知名教授或者推荐人和申请学校的教授之间认识的情况。

对于知名教授写的推荐信,一般学校的评审委员会会比较重视,一来是知名教授一般不会随便推荐差学生,推荐的学生或多或少是在研究学习或者某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二来是知名教授对于声誉更加在意,也不大会弄虚造假。然而国内教授虽然遍地是,但是国际知名教授却实在不多。所以假如你有知名教授给你写的推荐信,在这个方面已经比国内的绝大多数的申请者有了优势了。第二种情况,如果给你写推荐信的教授跟国外的学校或者教授之间有关系,例如曾经在这个学校访问过,跟某个教授在国际会议上有过交流,或者甚至于跟某个教授有私交,那这封推荐信的意义也是很大的。不说别的,想像一下你自己开一个小公司,你是愿意招一个马路上的陌生人呢,还是愿意招自己大学同学介绍来的他家亲戚呢。裙带关系么,说来说去不就是这么回事,东方人西方人还不都是人,脑子想的没什么差别。有的时候一点点的远近亲疏关系,你就被录取了,某个印度的哥们就落榜了,就是这么简单。有国际交流背景的教授现在国内越来越多了,建议大家在身边多多联系这种教授,从早开始接触培养感情,等你申请学校的时候教授一般也了解了你的为人和能力了,也就比较好开口要推荐信了。记住,越是牛教授,越不好糊弄。所以自己一定要显示出来自己有几把刷子,再跟教授要推荐信。


以上说了推荐信的重要性,那推荐信是否有用,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推荐人。假如你的推荐人并没有海外背景,也不是跟国外教授有什么私交的,九成可能你的推荐信不会有什么人当回事。这也不怪你,中国学生多年来推荐信弄虚作假形成了大环境,这个印象很难去除了。那是不是说我们就不用好好准备推荐信了呢?错!申请材料环环相扣,评审委员会招招见血,一个candidate pool里面成百上千的application,杀的眼睛都红了,这个时候你的推荐信让人一看粗制滥造,里面塑造的人物模模糊糊让人不求甚解,说时迟那时快,你的材料就进了回收站,孙山看到你都要乐开了花。要端正心态,只要有1% 的可能,我们都要付出120% 的努力。申请这回事么,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你不下苦工,自然有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人比你狠比你累。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材料要好好准备,要经得起考验,要万无一失。


那接下来就仔细讲怎么准备推荐信。首先讲讲推荐信谁来写。按照通常惯例,推荐信是要找教授(导师,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组里的博士后,等等等等),让他们写,写完了密封在信封里面,跟材料一起寄出去(或者有的学校要求电子投递,还有的要求推荐信单独寄到学校)。中国这么多申请人,能做到让教授自己写的,实在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自己写,写好了让教授过目,修改,然后以教授的名义寄出去(或者网上提交)。假如教授有时间,不介意自己写,那当然是让教授写好,前提条件是教授的英文写作能力过关。必要的时候申请人可以适当帮教授把把关。这么做的好处是,首先咱们心里弄虚作假的负疚感少一点;其次,教授写的自然有教授写的范儿,评委会看了比较容易相信一点;另外,教授看问题的角度和你不大一样,也许这样写出来的推荐信能够展示出你平时看不到的自己的特点。愿意给学生写推荐信的中国教授,都值得膜拜。如果你的导师是这种教授,好好珍惜吧。(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教授特别在意推荐信真实性和个人名誉,怕学生自己瞎写,宁愿自己写的。这种情况,我们也是要聚双手支持的)


根据教授的情况,基本上确定下来了你的推荐信是谁来写了(国内申请人,通常是自己写的为多)。那接下来的问题是推荐信怎么写。归根结底,我们希望推荐信达到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展示申请人的能力和特点。所以说好话是一定的,但是好话说的也要有技巧,有层次。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不同身份的推荐信中可以展示的申请人的侧面,具体怎么写,怎么举例,怎么论证,什么口气,千差万别,请各位飞友自己把握。


导师(包括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博士后,小老板,等等):申请人的科研能力(逻辑思维,实验动手,组织、归纳、分析能力,数据处理),申请人的学习能力(面对新课题,新仪器,新知识点,新难题,如何入手,如何接受,如何工作),申请人的心理素质(面对失败,面对成功,面对挫折,面对竞争),申请人的团队合作能力(作课题小组长,作普通组员),申请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书面交流能力,人际关系,为人处世),申请人的英语能力(口语,写作,是否有过学术交流,是否跟来学校交流的外籍教授交流过,写没写过英语paper)


任课教师:申请人的学习能力(课程接受能力,考试成绩,上课专心不,有没有过迟到早退缺勤),与教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力,性格特点(积极主动还是安静认真等等),申请人的心理素质(面对失败,面对成功,面对挫折),申请人的合作能力(团队合作,project等),申请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书面交流能力,人际关系,为人处世)


辅导员(有的学校是老师担任,有的是高年级学生):性格特点,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在大学中是否有什么突出事迹(比如得奖,被表彰,出访,交流,上节目,各种社团活动,因为这种事也就是辅导员最清楚。),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比如身残志坚,抱病工作,家里经济困难但是学习非常努力,等等)。我无意冒犯有这些特殊情况的同学,有这方面情况的朋友的辛苦所有人都很理解和敬佩。推荐信中提到这些,只是为了突出申请人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但是也别说得太过了,倚老卖老谁都不待见。


根据不同申请人的情况,以上的几种推荐信可以都采用,也可以只是集中在学术上(例如大小老板就好几个的组)。但是归根结底,希望大家明白一件事:推荐信不是简单的罗列事情,也不是把你吹得天花乱坠就可以。推荐信的根本目的是从不同侧面证明你是一个好同志,潜力大大的,要你准没错。怎么罗列事实,怎么前后呼应,举哪些例子,哪封信说哪些事儿,你自己来组织,只要最后三封信在手,自己看来看去觉得每封信都真实可信,拼在一起你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光辉小青年形象栩栩如生就行。(说笑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科研能力,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学生。毕竟咱是去打工的。对于文科和商科的学生,强调一下自己的科研能力也绝对没错的,性格特点和交流能力也很重要)


最后强调一下推荐信的格式。通常上来讲,最好能用带信头的纸来写或者打印,上面有学校标志和院系名称。这种信纸很多学校有现成的,你只要买来,然后打印或者复印的时候用这种纸替代普通纸就行。另外,学习一下英文正式书信的格式,信里面要有写信人的地址和信息,还要签字。最后,信封最好能用学校专门的那种。封口后让推荐人在封口处签字。关于寄送,一定看清楚学校要求,是单独寄,还是跟申请材料一起寄,还是网上提交,别弄错了。网上提交的话,一般都需要推荐人从自己的邮箱发到某个专门的邮箱或者上传到某个系统,可能需要申请人跟推荐人交代清楚。


申请材料的准备本来就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推荐信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仔细认真。记住这句话,即便有1%的机会,也要120%的努力。


PS.按照惯例,不附范文了。只要看了本文,应该心里清楚推荐信怎么写了。剩下的怎么组织语言,什么格式,其实应该有自己(或者教授)的个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