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華真經副墨卷之四 淡字集 外篇 繕性 第十六(5)

 水晶宫114 2014-07-28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是觀之,雖樂,未嘗不荒也。故曰: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数段遞遞说下,亦见文字相生之妙。儻来,適然而来也。儻然来寄之物在人,故其来不可御,其去不可留;性命之真在我,故富贵不能淫,而贫贱不能移。彼此,指穷达而言。言此乐无穷无达,在彼在此,无有加损,与寄来则乐、寄去则不乐者不同。

况所乐在寄,则虽乐而未尝不荒也,孰若此乐之恬淡哉?世人不知所性之分定,而惟儻来者之是慕,未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物我倒置,则全不知本来轻重矣。

 

方壶外史为作乱辞:

蔽蒙之民,缮性求明。离跂俗学,荒兮未央。

以恬养知,知复养恬。恬知交养,和理出焉。

遐哉古人,与世淡漠。逮德下衰,澆淳散朴

离道而善,险德以行。民始惑乱,去性从心。

世道交丧,圣德乃隐。兴何由兴,隐不自隐。

存身之道,深根宁极。时命大行,知不以饰。

小识伤德,小行道湮。反一无迹,得志乐全。

轩冕非性,儻来而寄。丧己于物,是谓倒置。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是觀之,雖樂,未嘗不荒也。故曰: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数段遞遞说下,亦见文字相生之妙。儻来,適然而来也。儻然来寄之物在人,故其来不可御,其去不可留;性命之真在我,故富贵不能淫,而贫贱不能移。彼此,指穷达而言。言此乐无穷无达,在彼在此,无有加损,与寄来则乐、寄去则不乐者不同。

况所乐在寄,则虽乐而未尝不荒也,孰若此乐之恬淡哉?世人不知所性之分定,而惟儻来者之是慕,未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物我倒置,则全不知本来轻重矣。

 

方壶外史为作乱辞:

蔽蒙之民,缮性求明。离跂俗学,荒兮未央。

以恬养知,知复养恬。恬知交养,和理出焉。

遐哉古人,与世淡漠。逮德下衰,澆淳散朴

离道而善,险德以行。民始惑乱,去性从心。

世道交丧,圣德乃隐。兴何由兴,隐不自隐。

存身之道,深根宁极。时命大行,知不以饰。

小识伤德,小行道湮。反一无迹,得志乐全。

轩冕非性,儻来而寄。丧己于物,是谓倒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