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极完美主义

 城墙321 2014-07-28
   完美主义的产生与生活经历、文化环境有关。一些研究指出,完美主义者的父母往往也是完美主义的。某些文化传统,如权威主义、僵化的考试制度、过度组织化的社会、某些宗教传统,都是消极完美主义滋生的土壤。当然,完美主义也与人的天生气质有关,抑郁质的人更容易成为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Tozzi等人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害怕犯错误的水平也受到基因的影响。
  唐代诗人王建写过一首《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嫁入大户人家的新妇,面临婆婆评价的压力时所表现出的谨慎、郑重的态度。另一位唐代诗人朱庆余则在一首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娘面对公婆评价时的焦虑心情跃然纸上,与王建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朱庆余的这首诗题为《近试呈张水部》,是他写给前辈张籍的,是参加科举考试前请求朝臣张籍的推荐。男子面对科举,恰如女子面对公婆,都是面对来自权威的评价,故而心情惴惴,压力巨大,充满不完美焦虑。这是完美主义者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对来自权威的评价感到担忧。过度追求完美,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缓解担心。
  对于非权威的他人,一个人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担心。在我国,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是消极完美主义的重要来源。中国自古便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等说法,就是要求一个人处处谨慎,尽量不让别人挑出错来。“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几乎成了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人际沟通方面的不完美焦虑促使完美主义者竭力与人保持一团和气。人际关系的谨小慎微遂以牺牲人的个性和真诚沟通为代价。
  完美主义者对来自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也往往对他人持有过于苛刻的评价。如果一个人有“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就会对别人的行为和品德吹毛求疵,不允许别人有瑕疵,不允许别人犯错误,喜欢对别人横加指责。
  这种完美主义所指向的“他人”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完美主义者会对关系亲密的人指责更多,如子女、父母、配偶、兄弟姐妹、朋友和同事。完美主义者与对方的关系越亲近,对对方的不完美越容易感到焦虑。
  社会学家曾指出人类存在“同族互憎”现象,人们对自己所认同的人表现出更多的苛刻评价,对其不完美之处过分在意。而对“非我族类”的他人,却不是如此,而是代之以崇拜或否定的态度。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当一个人将别人纳入自我的概念时,他便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别人苛求完美。例如,东方人往往将父母视作自我的一部分,而西方人并不如此。当父母的行为有缺点时,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容易出现焦虑,因为他们实际上将父母的缺点视作自我的缺点。所以,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最终还是指向自己的,是对“扩大了的自我”的完美要求。
  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人如果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就会尽量将自己的事情做得十全十美,表现得无可指责,甚至比别人要求的还好,以缓解焦虑。反之,一个苛求完美的人,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不允许犯错误,这必然导致这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障碍。当完美主义投向自己,就出现社交焦虑,在社交方面表现出羞怯、退缩和回避;当完美主义投向他人,就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冲突频繁,沟通不畅。
  克服完美主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沟通十分重要。当一个人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来自人际方面的压力便会得到缓解,对他人也不易采取苛责的态度。另外,消极完美主义者应该理性对待自己对完美的过度追求,厘清完美主义的利弊,认识到完美其实只是一种心理感受。真正的完美其实是不存在的,对人对己都应该有一定的宽容之心。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