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華真經副墨卷之一 虛字集 內篇 齊物論第二(18)

 水晶宫114 2014-07-28

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无谓之言,不生意见,不立人我,不起分别。秋毫亦可称大,泰山亦可称小,殤子亦可称壽,彭祖亦可称。四句虽是矫辞,然亦却有至理。盖大小寿夭,皆夫意见所立之名;一受其名,便有封畛,不可通而为一。

若论同自太虚中出来,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混合为一,曾何大小夭寿之可言哉?故曰: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哉?此‘有’字,亦当重看。

然已谓之一矣,一就是言也,且得无言乎哉?由无言生有言,故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何以故?置一如此,我说个一,便是一,与言为二,又将此二与一相对,却便成三。

此等说话,不消与他思出个理来,只是言有言之后,递递相生之意。从此相生不已,以至万之又万,虽使巧于算历之人亦不能算其未尽之数,而况其凡者乎?

有即‘有谓’之有,自意见上生者。无即‘无谓’之无,自太虚中来者。

何谓无适?即因是之说是已。盖因是,则自不生意见,不立人我,不起分别,然后谓之未尝有言,谓之谷音,谓之天均、天籁。

此处又将因是再结一结,看他回顾题目。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

夫道无往而不存,何有分别?故未始有封。言无存而不可,何有适莫?故未始有常。只为立个‘是’字,便有疆界,故曰:为是而有畛也。

这‘是’字,即未始有物之后,俄然下个‘无’字,有了无,便有有对,有了是,便有非对,故有左、右、伦、义、分、辨、竞、争之八德。

左与右,相对而相反者也。在物曰伦,处物曰义,群则有分,族则有辩,互逐曰竞,对辩曰争,即上文‘自无适有’之事,盖至是而道始有封,言始有常矣。

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无谓之言,不生意见,不立人我,不起分别。秋毫亦可称大,泰山亦可称小,殤子亦可称壽,彭祖亦可称。四句虽是矫辞,然亦却有至理。盖大小寿夭,皆夫意见所立之名;一受其名,便有封畛,不可通而为一。

若论同自太虚中出来,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混合为一,曾何大小夭寿之可言哉?故曰: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哉?此‘有’字,亦当重看。

然已谓之一矣,一就是言也,且得无言乎哉?由无言生有言,故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何以故?置一如此,我说个一,便是一,与言为二,又将此二与一相对,却便成三。

此等说话,不消与他思出个理来,只是言有言之后,递递相生之意。从此相生不已,以至万之又万,虽使巧于算历之人亦不能算其未尽之数,而况其凡者乎?

有即‘有谓’之有,自意见上生者。无即‘无谓’之无,自太虚中来者。

何谓无适?即因是之说是已。盖因是,则自不生意见,不立人我,不起分别,然后谓之未尝有言,谓之谷音,谓之天均、天籁。

此处又将因是再结一结,看他回顾题目。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

夫道无往而不存,何有分别?故未始有封。言无存而不可,何有适莫?故未始有常。只为立个‘是’字,便有疆界,故曰:为是而有畛也。

这‘是’字,即未始有物之后,俄然下个‘无’字,有了无,便有有对,有了是,便有非对,故有左、右、伦、义、分、辨、竞、争之八德。

左与右,相对而相反者也。在物曰伦,处物曰义,群则有分,族则有辩,互逐曰竞,对辩曰争,即上文‘自无适有’之事,盖至是而道始有封,言始有常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