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域?文?化

 茶香飘万里 2014-07-28
中国地域文化 
名词解释 
1、 吴越文化: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吴越地区融入中国文化发
展的主序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吴文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两种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到越灭吴之后,吴越文化才逐步融为一体,成就了吴越文化。太湖地区属于越文化的范围,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吴、越文化自产生就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2、 三秦文化:产生于三秦大地的一种地域文化。 “三秦”之称始于秦汉之际,雍王、塞
王、翟王三分原秦国疆土,号曰三秦,后衍变为陕西的代称。三秦文化的地域范围,包括今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以及宁夏的南部。关中地区作为三秦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核心地位,其文化影响时代长久。三秦文化,从时间上来看,应当包括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从地域上来看,应当是产生在三秦大地的地域文化;从内容上来分析,应当是三秦地区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三秦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求真尚礼的厚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趋向。 
  
3、 燕赵文化:产生于燕赵地区农耕文化,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地域文化,
其形成的特点具有历史的长久性、影响深远并对周边地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其次,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燕赵地区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其交通形势也非常优越;其三,华北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燕赵文化中的战争文化。燕赵文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也形成了燕赵文化的特点: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民俗古朴厚重,更近于古。 
  
4、 三晋文化:产生于三晋地区的地域文化,是三晋地区在历史上所存在的一切社会现象,
是三晋地区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三晋文化的地域范围,东至太行山,西至黄河,南以黄河或者汾水为界,北边与草原文化接壤。了解三晋文化的本质和它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也会从中找到可能性。儒家推崇三晋根祖文化,形成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内涵,三晋文化在传承儒家文化的精髓中,树立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三晋文化。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民族融合性、兼容并包性、地域差异性和黜华尚实性,可以概括为开放、包容、务实、求新。 
  
5、 岭南文化:是南方地区文化的代表,它与黄河流域的诸文化是迥然相异的文化发展模式。其地域范围为五岭以南的广东。在岭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岭南文化的诸多特点中,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属于同一文化总体系。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与百越族文化融合,进而与文化融合,与西方文化交流而发展起来。岭南文化以远儒性和非正统性区别于其他的汉文化,是中华文化总体系中的边缘性文化。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汇中原文化、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文化的特点: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广泛。 
  
6、 齐鲁文化:产生于齐鲁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该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以其文化的强大
影响力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齐鲁文化虽然是产生于齐、鲁两个不同的地域,但因为两地近邻,所以学术界往往将齐、鲁文化并称。而且两种地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早期的道路并不相同,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到了秦汉以后,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建立,在封建统一的政治体制下,齐、鲁文化才逐渐融合,成为中国统一的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7、 荆楚文化:产生于荆楚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是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原始
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荆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表明了这一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因为其在长江流域形成,所以较多的融入了当地社会的文化内涵,它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在长江流域的衍生,属于亚文化的范畴。荆楚文化是以湖北地区为主体,包含周边省份所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荆楚文化的基本特征为:民族精神层面的特征是积极进取、开放融合、革新鼎故和至死不屈;民族心理层面的特征是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及青铜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郢都、宫殿及台榭建筑,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编钟、琴弦及轻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荆楚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表现在:筚路蓝缕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追新逐奇即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即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崇武爱国即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8、 巴蜀文化:产生于巴蜀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合称,巴文化和蜀文
化是两种非常古老的文化,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狭义的巴蜀文化是指秦统一巴蜀之前的文化,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整个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巴蜀文化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形成了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格局。早期的巴蜀文化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为人所知,有赖考古发掘复原早期文化的概貌,使我们在今天能够根据相关资料确立巴蜀文化的历史地位。 
  
9、 河套文化:产生于河套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发
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其地域范围以今天的河套地区为中心,向西可以抵达银川一带,向东与山西省接壤,南跨黄河包括今鄂尔多斯,北依阴山山脉。河套文化包括河套地区所产生的一切社会人文现象。河套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农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特色;共同构建起胡汉交融的文化体系;文化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具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双重特点。 
  
10、八闽文化:产生于福建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是福建地区所存在的一切社会现象,是福建地区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它的形成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古越文明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交融;领域文化的渗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闽文化的成分复杂以及中原文化延伸到福建受闽文化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八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各种区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差异鲜明;各地方言、民俗极为复杂;各种艺术难以交融,始终保持其鲜明地方色彩。八闽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为延伸性,具体表现为:向海外延伸;向台湾延伸;向省外延伸。此外,八闽文化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兼有的双重性的特征。
11、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盆地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 源一带。河洛地区所存在的一切现象,是河洛地区社会化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的特点为:具有先导性、正统性、兼容性、奇异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条件,使河洛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核心地位。 
  
12、西域文化:产生于西域地区的一种区域文化,其地域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上是指凡是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等广大地区。西域文化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 论述题 
1、试述先秦时期巴蜀文化的演变 
    蜀地区的历史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形成了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格局。虽然说与中原地区的商周王朝有所接触,并参加了商周王朝的一系列活动,但是作为一个地方的发展的历史,我们主要对其相对独立的方面加以介绍,并关注其在后期的历史典型性。 一、巴人的起源 
   ①关于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文字是袁珂《山海经校注·海经新释》卷13《海内经》
云:“西南有                  巴国,??,后照始为巴人。”这种说法认为巴人起源于大皞,即伏羲氏。 
②另一种说法是巴人是黄帝的后代     《华阳国志·巴志》     但这种说法基本不可靠 
③在世本》中,有所谓“廪君种”的传说,这可能是巴人自己对远古历史的追忆,虽然简单朴素,但却较为可靠。这种记载虽然有神话色彩,但说明了巴人最初发源的地区、风俗习惯,氏族贵族争夺酋长职位的斗争,以及迁徙路线。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又名难留山,,一般认为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可能巴人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后期。巴人的五姓:巴氏、樊氏、嘾氏、相氏、郑氏,代表五个氏族部落,争夺酋长权利(五姓争为君长),巴氏胜利,巴的含义含义就发生了变化,开始由一个氏族的名称变为一个民族的名称。 
  此时巴族的经济以渔猎经济为主,所以需要经常地迁徙。巴族能够造船,善于射箭,意识形态是在此时盛行人祭风俗,并最终演变成为奴隶社会的典型特征。 二、巴人的迁徙 
        大致是自东向西,离开鄂西南地区,主要活动在川东、鄂西北和陕西汉中一带。到
达鄂西北后,沿现在的大溪——清江进入巴东,到达川东的巫山境内。在廪君时代以后,巴族的势力迅速增长,其活动的地域相当广阔。在最北边,巴族达到了陕西南部的汉中,在东边,巴族似乎控制了汉水流域的中上游,在南边,巴族仍然控制了清江流域的根据地。 
三、巴人参与武王伐纣行动 
        巴人一度成为臣服于商王朝与属国(成周),后与武王联合攻商,《牧誓》:有人认
为巴人隐藏在濮,后来成为周王朝的附属国,双方保持朝贡关系。


 四、蜀族早期的历史 
        蜀族为黄帝后裔的说法


 2、河套文化的历史阶段与文化特征 
一、历史阶段 
    河套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相伴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从河套地区有人类活动开始,可以作为河套文化的滥觞。             新石器时代猿人的石器制造场,出土了石核、刮削器和人工打制的石片等文物。
另外,还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狩猎民族的遗址和墓群,以及旧石器时代的岩画等等。这一时期河套文化所呈现出来的特色是:既初步具有了农耕文化的风貌,也掺杂着游牧民族文化的精神风格。 
   (2)先秦时期少数民族在河套地区活动的时期。这一时期活动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有山戎、
猃狁、鬼方、林胡、楼烦等。 
            先秦时期活动在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诸奴隶制王朝的接触主要
是以战争的形式进行的,而与南方地区的楚国婚姻关系的存在则说明当时河套地区的诸少数民族的社会影响力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大的多,这也显现出河套文化在这一时期的特点,即少数民族占据河套文化发展的主动地位。 
   (3)秦汉时期,以秦汉政府全力向北推进,占据被匈奴族控制的河套地区为历史发展的
主流。 
            秦汉时期,秦汉政府对河套地区的占领有一个从强势到弱势的过程,这一过程
以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代表的强势表现与秦汉政府的国力强大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和帝之后,中央政府内讧不断,无暇顾及边疆地区的军事占领。东汉末年,汉族的势力开始退出河套地区。汉匈势力对比的变化,也折射出文化内涵的变迁,即秦和西汉时期是以汉文化占据河套地区的主导地位,农耕经济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到东汉时期,则以少数民族的文化占据河套文化发展的优势地位,游牧经济又重新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兵连祸结,统治者基本无力再顾及河套地区。 
            曹魏两晋时期,河套地区被鲜卑族控制。十六国时期,在河套地区设朔方郡,
实施统治。北魏时期在河套地区设立沃野镇,实行军事化的管理。河套地区长期为少数民族所占领,汉族在这一地区的农耕经济已经完全被牧业经济所替代替。为了抵挡西北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军事进攻,北魏在这一地区实行军事化的管理,原来形成的经济文化模式又被新的军事政治模式所代替。 
   (5)隋唐时期,唐代在河套地区设置丰州和胜州,因为濒临抗击突厥的前线,所以唐政
府对河套地区的行政设置非常重视,从唐代在河套地区的政区变化即可体现这一点。 
            隋五原郡。武德元年,改为丰州,领九原县。六年,州县俱省入怀远县。唐太
宗贞观23年,设丰州都督府,在灵州设朔方节度使。 
   (6)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是河套地区民族关系较为复杂的历史时期。 
            北宋时期,河套地区分别被西夏和辽占领,后又为金所占领。元代河套地区属
于中书省管辖,设立了大同路云内州。明代河套地区西部属于陕西宁夏卫管辖,东部属于山西东胜卫所统领。清代河套地区分属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归化城土默特所辖。其中民族较为复杂的时期为宋辽夏金时期,到了清代则是河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开发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河套文化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复杂的民族关系,渐次发展的农业经济促进了河套地区成为塞上明珠。 
二、文化特征 
作为北方边疆地区所兴起的一种区域文化,与中原地区所形成的文化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这就是既区别于中原文化,也有别于草原文化,是多种文化在河套地区交融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区域文化。 
   (1)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北传以后,适应自然环境,与当地的畜牧业经济相结合,形
成了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特色。 
  中原地区农业方式的进入,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生产方式,使当地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
发展态势。这种经济方式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被河套地区所采用,中原地区的封建王朝凡是国力达到河套地区的时候,大多采取了这一特殊的亦农亦牧的经济方式。 
   (2)河套地区因为地处边疆地区,在这里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的存在,多民族在相
互交融中,共同构建起胡汉交融的文化体系。 
   (3)受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文化发展的多层次性在河套文化中表现的也相当明显,既
有内陆农耕文化的因素,也有边疆地区游牧文化的特点。 
            如《木兰辞》就反映了北魏时期北方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 
   (4)河套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是中原地区王朝的北方防御要地,也是北方少数
民族入主中原的必经之路,成为连接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通要地。 
            中原王朝强大时,国家的军事实力往往要占据河套地区,而国家力量衰弱之时,
河套地区都会成为北方少数民族以之作为进攻中原王朝的跳板或后方根据地。 
3、试述汉代河套文化地区开发与环境关系 
           汉代是政府对边疆地区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历史时期,河套地区的经济开发对于
巩固背部边疆,抗击匈奴的进攻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河套地区开发的环境条件 
   (1)水环境要素   白渠水、荒干水等黄河支流与黄河共同构成了流经河套地区最为宝
贵的水资源,为农业经济的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丰富的水资源为汉代农业经济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同时因为自然环境的变迁和认为的因素,使这一重要的环境要素在萎缩。 
   (2)盐业资源要素   汉朝在今内蒙杭锦旗境内金连盐泽、青盐泽开始采盐,并在部分
郡县配备盐官,专职管理食盐开发。 
   (3)土壤要素   黄河从临戎以下进入河套平原以后,河流冲积泥沙沉积,在这里形成
了广袤的冲积平原,为汉代农业屯田提供了便利条件。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河套地区开发对环境的利用、依赖 
            汉代对河套地区的开发是与充分利用环境分不开的,正是上述得天独厚的自然
环境为秦汉时期在这里从事经济开发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1)农业经济方面   秦汉时期开始的屯田都是在当时水资源丰富的沿黄河两岸冲积平
原进行的,秦始皇时开始了对河套地区的经营。汉朝政府从关中迁徙平民到河套地区从事屯田,这种特殊条件下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种带有半军事性质的生产方式,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而在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政府,因为在边疆相对落后的地区从事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政府组织的。 
            政府机构之所以设在河套地区,一方面,在这里设立政府机构便于庞大的管理
人员对水资源所谓使用。另一方面,沿黄河地区是当时屯田密集的地区,在这一带设立管理机构也便于调解有关水资源利用的纠纷和政府宏观调控水资源。 
   (2)丰富的盐业资源,也为盐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汉代之所以在这一
带广设盐官是与汉代的盐业政策紧密相连的,这就表明汉代在这一地区极力开发盐业资源,与汉政府借助盐业大利稳定政权,打击豪强势力是密切相关的。 
   (3)肥美的土壤是汉政府借之广为屯田的基础,屯田地点都分布在水资源丰富和土壤肥
厚的地区。


 

贡为国势强盛的标志,

到楚国对南越地区采取宽缓的羁縻政策,

都表明了南越地区在先

秦时期尚未真正开发,

黄河文明对南越地区的影响是间接实现的,

是以南越地区对黄河

流域政权的朝贡关系进行交往的。

 

二、秦朝对南越地区的经营

 

秦统一后,

占领南越,

将治狱吏不公正者谪戍南越地,

这些人带来了黄河流域的生

产和生产方式,

促进了黄河文明在南越地的传播。

秦朝在南越实行郡县制,

有利于南越

地区在封建王朝的规划之中迅速发展。

秦末赵佗的割据维持了南越地区的稳定,

黄河文

明得以保存下来。

秦朝对南越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南越地区发展的基础,

在岭南社会经济

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黄河文明对南越国的影响

 

赵佗建立南越国,

以灵活的方式接受了当地的习俗,

同时用黄河流域的习俗对越人

进行了改造。

西汉初年,

南越国与中原政权形成对峙局面。

汉武帝初期南越国与汉朝的

关系密切,

这时黄河流域已经安定,

最终灭亡了南越国,

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南越国

时期是南越文化与黄河文明交流的重要时期,黄河文明南传虽受双方关系交恶的影响,

但总的趋势是双方交流日益频繁,

主要表现在:

政治制度上,

南越国吸收黄河流域政权

的制度,建立起自己的政治体制;经济交往方面,

双方经济交往频繁,

南越国经济发展

受汉政权的影响深远;

从交往历史来看,

黄河流域政权实力的强弱变化对双方的交往有

着深刻的影响。弱时,交往平和;强时,南越被动。西汉时期,汉政权以强大的政治影

响,

黄河文明不断影响南越,

南越政治制度乃至社会生活都受黄河文明的影响,

并在汉

武帝时期以武力暂时完成了对南越文化的整合。

 

四、汉武帝后黄河文明对南越地区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在黄河文明的影响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①内陆已经成熟的郡县制继续在南越地区推行

 

②南越地区的稳定对于黄河文明的南传带来了许多便利的条件,

也吸引了南越地区许多

少数民族政权的频繁内附

 

③随着黄河文明影响的日益扩大,

南越地区的文人也不断增多,

且开始北上到黄河流域

求学

 

④南越地区的特产不断地北运,

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一大特点

 

 

 

 

汉和帝终止了这种行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

黄河流域日趋成熟的农业文明逐步对南越地区浸润,

使这里

曾经的蛮荒之地开始发展农业经济,

社会制度也采用了黄河流域封建政权所实行的郡

县制,

社会风俗也开始摆脱原始落后的状况。

可以这样认为,

先秦两汉时期黄河文明

对南越地区的影响奠定了此后南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使南越地区纳入进了中

国社会发展的序列之中。

 

7

、荆楚文化的地域范围和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地域范围

 

⑴荆楚文化的中心应当是楚文化以都城为核心的地域文化

(原因:

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心

往往就是文化的中心;荆楚文化的中心是楚文化的集散地)

 

⑵具有历史阶段性

 

 

 

 

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其疆域范围而定

 

 

 

西周:汉水、丹水、淅水之间

 

 

 

春秋: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信江流域除外)

、河南南部、安徽西部、陕西东南

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角

 

 

 

战国初期:在春秋既有的疆域上,吞并越国,把以江浙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纳入版图

 

 

 

战国中期: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

 

二、基本特征

 

 

 

 

 

 

 

 

 

楚文化内容广泛,笼统谈其特征是难以揭示楚文化的博大内涵的。应从民族精神、

民族心理以及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⑴民族精神层面的特征是积极进取、开放融合、革新鼎故和至死不屈;

 

⑵民族心理层面的特征是崇火尚凤、

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

与中原文化尚土崇

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此外,楚人尚赤、尚东、尚左也与

北方文化有所不同。中原文化偏重于礼法,楚文化偏重于情感;

 

⑶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及青铜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郢都、宫殿及台榭建

筑,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编钟、琴弦及轻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

 

8

、八闽文化的源流、特点和发展历程

 

一、源流

 

⑴古越文化的遗风

 

⑵中原文化的传入

 

⑶宗教文化的传播

 

⑷海外文化的冲击

 

⑸台湾文化的交融

 

 

 

 

大量台湾人到闽地就职;

台湾本土艺术输入福建;

访祖探亲;

经济贸

 

⑹领域文化的渗透

 

 

 

 

历史沿革;交通往来;人口迁徙;经济贸易;互派官吏

 

二、特点

 

1

)多元性,也称碎状性

 

 

 

 

 

 

①各种区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差异鲜明;

 

②各地方言、民俗极为复杂;

 

③各种艺术难以交融,始终保持其鲜明地方色彩。

 

原因:①地理环境因素;

 

②构成闽文化的成分极为复杂;

 

③中原文化延伸至福建后不同程度受到闽地文化影响,无法形成坚强内核。

 

2

)延伸性

 

 

 

 

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有目的的发展

 

 

 

 

 

 

①向海外延伸;

 

②向台湾延伸;

 

③向省外延伸。

 

三、发展历程

 

⑴远古及商周时期的闽文化

 

 

 

古文化遗址遗物:①漳州旧石器、新石器

 

 

 

商周时代文化

 

②平潭壳丘头文化(新)

 

③闽侯昙石山文化(新)

 

⑵秦汉时期福建文化

 

 

 

武夷山汉城遗址(建筑业、制陶业、冶铁业)

 

⑶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建文化

 

 

 

 

 

移民

 

 

 

造船、陶瓷制造业、纺织业

 

 

 

 

 

佛教

 

⑷隋唐福建文化

 

 

 

 

人口(移民)

 

①兴学热推动了科举业

 

②佛教发展较大

 

③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等相继得以发展

 

 

 

 

 

泉州、福州

 

⑸五代闽国文化

 

①文学兴盛

 

②佛教繁荣

 

③沟通海外,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⑹宋代福建文化

 

①闽学的产生和发展

 

②佛教极为兴盛

 

③刻书业成为全国三大中心之一

 

④海上交通和贸易逐渐繁荣

 

⑺元代福建文化

 

①闽学凭借天时地利得以发展

 

②海外贸易的兴盛

 

③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外来宗教的发展

 

⑻明代福建文化

 

①民间走私贸易

 

 

 

 

龙海的月港

 

②中西文化的冲撞

 

⑼清及近代福建文化

 

①清初实行海禁

 

 

 

后虽允复界,但又实行闭关政策

 

 

 

 

清统一台湾后,才准许商民出海

贸易

 

 

 

 

 

 

对外贸易转至以厦门为中心,漳州、泉州为两翼

 

②教育制度发达,学风鼎盛

 

 

 

 

 

学院

 

③教育的兴盛,推动了其它文化方面的发展

 

 

 

 

理学

 

④兴起修纂地方志的热潮,现在可查阅到的地方志大多是清代编纂的

 

⑽近代侯官文化

 

①师生关系

 

 

 

 

林则徐

 

 

 

林昌彝

 

 

 

 

沈葆桢

 

 

 

 

严复

 

②同学关系

 

 

 

 

沈葆桢开办船政学堂时,开始只收福州人

 

③外出任职后仍与侯官及侯官人士保持极为密切的关系

 

 

 

严复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时,注意录取侯官子弟

 

9

 

试从经济、文化方面理解燕赵文化

 

 

 

10

、理解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地域文化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产生于某一特定地域、

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

现象因为含有文化的特点,因而能够产生长期流传并且在后世产生广泛影响。

 

①从历史性来看,

地域文化的形成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是经过历史时期的积淀后的

结果。

如果没有历史的积淀就无法形成文化也自然无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历史的踪迹。

域文化的历史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

因为传统作为文化的灵魂,

是可以传承的,

并且经

过一代代人重塑,使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广阔,其影响也越来越大。

 

②地域文化的地域性问题,

一种地域文化自然是产生于某一特定的地域文化,

离开这一地域

后文化就不是地域文化而变成其他文化现象。

 

③地域文化的载体问题,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离不开某种载体,这些载体都是文化的体现,

是文化物化的东西,

一种地域文化若离开了载体,

这种文化必将成为无本之木,

但是研究

地域文化不能过分强调文化的载体。

 

④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应当把握全局,

抓住实质,

既要从历史的视角加以考虑,

也要重现实的

事业加以探索。忽略哪一方面都将带来认识上的问题与错误。

 

研究地域文化的学术意义是什么?

 

①研究地域文化可以弄清中国各地的文化概况

 

②研究地域文化对于我们把握各地的经济发展脉络,

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③研究地域文化可以加强各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谱写中华民族文化新篇章。

 

11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中地区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

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

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是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

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

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

如周、

秦、

汉、

唐等朝代,

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之上,

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和吕梁

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

谷地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

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

据说尧舜时期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

而晋北地区又与蒙

古高原相连接,

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人中原地区的要路、

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

可以直通华北地区,

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

天下形势

之说。

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

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

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

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

、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因素是什么?

 

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三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

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城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

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

可以举古代神仙祟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

何以在那里兴起那样一种信仰

这是因为

它们的海洋环境。有人认为所谓的神仙之说,

可能与东海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有关。

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晋商在明代兴起的原因很多,

但山西北靠蒙古,南接中州,西连陕西,东邻河北的交通,以及境内丰富的食盐资

源,不能不说是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过,任何一个区域的得天独厚,都最需要

外在条件,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城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

 

②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城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

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

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西周分封了许多国家,一开始或许不能完全照顾每个国家

在地域上的相对独立,但是随着害秋战目的互相兼并,七国各自的范围,则都是以

一定山川条件为依托的。如燕国北据燕山,西靠太行,自立一方;韩居黄河、伊水、

洛水,即所谓三河之地;秦占据雍州,楚以古荆州为发达的基地,齐则始终居青州。

列国并立,激发出的是竞争意识,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依据着各自的地利、人和条件,

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以竞强为目标的建设运动。如魏国针对自己的耕地条件

地力之教

;泰国大量开垦土地,发展小农,来实现

驱农归战

的目标;齐国则以自

己的富裕,广招天下的士人,成为文化中心;赵国则进行军事改制,实行所谓有

服骑射

。这个时代,不仅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问题,而是一方的生存经验成就

着一方的强大的问题。没有哪一次成功的变革,不是有效利用了本土条件和本地人

的生活经验的。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发是深广的,极具区域特色的。典型的

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三晋之地

(

韩、赵、魏

)

多法家人物;齐、

鲁多儒学、阴阳之土,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而极富地方色彩的楚辞文学,则是诗

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深深的乡土意识。而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

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样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也就不会有

那么烛烂的文化高潮。

 

③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

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

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以

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中学生

作文水平,也普遍不错。原因就在那里出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姚须。所以,

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

用不可低估。以此类推,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通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那

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那是由于戴震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这样一个结论,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13

、吴、越文化的异同

 

        

吴、

越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文化概念,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势不两立的两

个强国,

吴文化和越文化是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区域文化。

吴国和越国的文化差异

一直存在,可以说吴越两国的文化就如同一个旋律的两个声部互有差异却也互相融合。

 

  

①吴越两国因为政治利益的冲突,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②文化水平的差异。

吴国统治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

越国统治者则保留较多的土著特

色。

由于吴国地理位置较越国优越,

因而在接受外来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越地

与吴地相比则显得偏僻,

越国与楚关系密切,

但与中原的联系则不如吴,

受外来文化的

冲击相对较弱;

 

③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

越国的邻国吴楚都比它强大,

越曾是两国的附属国。

为了维护自

身的环境,不得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吴、越文化产生了文野之别,吴与越相比吸收

外来文化的时间早、范围广,国力强于越,文化也比越发达,越更多的保留了古老、纯

朴、豪放、粗犷的文化特征。

 

      

吴、

越语言相通,

不少语言要素相同,

生产方式都是以水为本的共同特色,

这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吴、

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吴文化”、

“越文化”同属长江下游文明

支流,虽然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政治上为争霸一度为敌,战事不断,但不能因此抹

杀了他们水乳交融的文化背景。吴、越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通过双向互动和

多元交融,集聚转化释放文化能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