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
华夏收藏网
宋 三彩双狮花卉瓷枕 磁州窑童子戏鸭图枕(宋) 唐 三彩加蓝鸳鸯枕 长12.2厘米 宽9.8厘米 高5.5厘米 竹节壶 清 该壶胎质细腻,色泽紫红。造型取材于竹,竹腹二节粗壮扁矮,稳重而挺拔,并贴塑竹配饰。圆平盖面与壶口取平,吻合紧密,面上刻饰竹叶,旁五竹钮自然盘曲。壶流三节,刚直遒劲;壶把五节,曲而不柔。全壶光洁莹润,朴实无华,宛若天成。壶腹镌字,落“曼生”铭款。盖内铭阳文篆书“万泉”印。 荷叶形琥珀杯 明 高4.8厘米,长12.8厘米,宽8.6厘米 明"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 犀角雕仙人乘槎杯 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 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呈圆筒状,底承五如意云头足。器壁通景琢山水人物图,风格像中国的画卷,一双仙鹿缓步于松林山石之中。走过重叠山林,一羽仙鹤单足挺立在苍松之下,回望在祥云中的飞舞的同伴,一呼一应,和谐对称。山后一老人右手策杖,长鬓短发,穿着长袍,袖似迎风,小童手捧瑞果紧随其后拾级而上,远处两童子手持灵芝。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处身于太平盛世的仙境之中。 清代碧玉九老笔筒 此件碧玉九老笔筒主要采用了浮雕手法,横向展开的画面中,只见浓荫蔽空,叠嶂夹岸,溪水淙淙,翠柳丛丛。九位老者或执卷诵读、或执扇轻摇、或做诗吟咏、或品茗对弈,童子在身旁抱琴侍立,颇有超尘脱俗、羽化登仙的意境……景物刻画上,小径石阶、亭台楼宇与松柏梅竹等花草树木,均以精致的刀工细细勾勒,诗情画意扑面而来,生活气息亦十分浓厚。 清雍正,紫砂描金堆绘打枣图大笔筒,高16.5cm,口径19cm,底径18.5cm。
清 玉纳凉图笔筒 尺寸:高13cm口径11.9cm 底径11.8cm
清雍正仿哥窑水盂笔舔 长方形水盂高4.2厘米,形态憨厚,有宋、元瓷器造型的韵味,并配有赤金竹节水匙。灵芝形水盂高5厘米,个体娇小玲珑,金银色开片布满全器。其下有原配的紫檀座。笔舔长11厘米,为秋叶形状,其下有支钉7处。釉色晶莹,开片疏朗,造型生动可人。皆为案头赏用合一之物。 清乾隆 象牙莲藕笔舔 长18.5cm 莲藕形浅盘式,婀娜丰姿,透镂茜绿束锦折枝荷蓬,缠绵穿绕于盘底,出头依偎于盘沿,令器形玲珑剔透,娇秀可珍。一小蟹误入盘内,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看来性命堪虞而不己知。清趣横生,灵气溢目,和雅英英,墨香飘屋。“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乘之愈往,识之愈真。”颇耐细品,品之无厌无穷。 端石双龙砚 康熙宠爱"端石双龙砚" 清代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7.5×3×0.9厘米;7.8×4.6×4.6厘米 童子葫芦瓶(清) 青玉童子葫芦瓶,清(公元1644-公元1611),通高7.3、底宽10厘米,青玉,带盖葫芦形瓶,中空,瓶外壁雕刻有两只爬伏在枝叶上相向的蝙蝠。瓶下部的两侧各有一头梳挽成双髻的童子,作双手抱瓶状。造型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清中期 鸂鶒木雕曲竹式墨床 墨床亦称之为墨台;用以承载墨丸,可免墨渖渍染几案。本器择取细密绚丽的鸂鶒木所制,施以浮雕法,作曲几式;几面五竹弯曲并列,分饰参差竹节;转折而下,横承二竹段为足。状若天然竹材编造,维妙维肖,盈巧可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