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晚会少点“添加剂”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7-28

愿晚会少点“添加剂”







  □王尔龄
  前贤刘厚生先生所撰《晚会病了吗》(刊4月17日“笔会”)为电视屏幕和剧场舞台上的综艺性晚会诊脉,广取脉象,揭示症候,指明病由,读了之后,感其发人之所未发,因而不避续貂之嫌,也想说点拙见。
  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央视春节晚会。只不过我看得少,原因就在于刘文所说的“什锦拼盘式”,亦即京话所谓“杂拌儿”是也,这里不必赘言;所要说的是影响及于戏曲晚会的演唱伴舞之类。在演唱者身前背后,伴舞者成队陪伴,亦如《晚会病了吗》所述的流行歌曲节目歌手前后左右“满台飞奔”。这在戏曲节目中出现尤为不当,戏曲演出讲究动则必舞乃是剧中人自为,而队舞则与剧全然无关,而且所舞又并非戏曲固有的手眼身法步,用一句沪语来说就是“浑身勿搭界”,徒然妨碍人们观剧,岂非欲益反损?
  “浑身勿搭界”的情形还不止这一端,电视屏幕上的近年元宵晚会有一个《挂画》与《天鹅湖》并陈的画面,蒲剧演员装跷跃上椅背演挂画(当然是虚拟的),在椅背上“金鸡独立”,三落三起,功夫了得,而椅边则是四小天鹅跳芭蕾舞;人各有一双眼睛,却无法一目观戏曲,一目看芭蕾,于是只能目不暇给,顾此失彼在所难免。这又是一种如同《晚会病了吗》所指的“制造视觉疲劳”,放在新闻纸上,标题固然可以妙语称之为“混搭”,但观众的感受未始不是“艺术打架”。
  评弹演出似乎不甘寂寞,也在追逐戏曲晚会的多人伴舞,以热闹为得;又在琵琶弦子弹奏之外再添大乐队的交响乐伴奏。虽曰伴奏,却需演员适应敲定了乐谱的交响乐指挥,不再能像原先的弦索跟随演员。况且一用上大乐队,台上器多人众,所以我戏称之为轻骑兵背上了辎重队。
  本该静心欣赏的演出,却因“添加剂”弄得难以如愿,“花里胡哨”常常是得不偿失,或者竟至有失无得。这是不是一种病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