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导引在膝骨关节炎中的护理干预

 杏林脉香 2014-07-28

功能导引在膝骨关节炎中的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导引在膝骨关节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5例膝骨关节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予传统推拿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膝关节功能导引护理干预,每日2次,每次30 min,连续2周;对照组仅予传统推拿和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功能导引效果确切,简便易行,突出了中医护理特色。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护理干预;功能导引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f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关节韧带附着处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以膝关节骨质增生和关节间隙改变等慢性退行性病变为特点的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导引疗法是中医伤科外治法的一种,我科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结合“脾主肌肉,肝主筋”的理论,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膝关节功能导引。在本病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膝关节功能导引的指导和训练,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1月一12月住院的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115例,其中男23例,女92例;年龄39岁~78岁;病程3个月一20 a。按随机数字表法(住院号奇偶数)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相关证候确诊为单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研究前3周停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自愿接受该护理干预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治疗前3周接受关节腔内注射激素类药物的患者;③合并膝关节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化脓及关节内骨折等疾病;④关节间隙极度狭窄或呈现骨性强直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常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

2.2 治疗组在常规推拿和药物治疗的同时由责任护士讲解、示范、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导引训练,每日练习全套导引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连续2周。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出院后坚持每日练习膝关节功能导引1次~2次。

膝关节功能导引方法:① 点穴导引: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膝部均可。搓热双手,用大拇指点压患肢6处穴位,力度要由轻人重,至相应穴位有麻痛感为好。6处穴位顺序慢性病人的社区护理探索如下:环跳、伏兔、风市、膝眼、委中、血海,每处穴位点压2 min。出院前确保每位患者能熟练掌握6个穴位的定位,并分发人体穴位图。②扣膝导引:坐位或仰卧于床,膝关节置于床沿外,依靠下肢的力量,使膝关节不断作伸屈动作,可在足背加0.5 kg2.5 kg的沙袋,加强对股四头肌的练习。每次30个一50个来回。治疗早期因膝关节疼痛较重,以此练习为主。③屈膝伸展导引:俯卧位,患膝屈曲,使足跟尽量靠近臀部,也可用手来帮助按压,使股四头肌得到充分伸展。每次12个来回。④弹膝导引:站立双足并拢,双膝屈曲,以双手心按扶于两膝的髌骨上,两膝同时用力使膝关节向后挺直,从屈曲位而变为过伸挺直位。每次12个来回。⑤和膝导引:站立,两足并拢,双膝呈半屈曲位双手扶膝,先按顺时针方向环转,然后按逆时针方向环转,动作要慢而柔和。每次12个来回。⑥ 蹲膝导引:站立,两足分开同肩宽,背靠墙徐徐蹲下,两手附于膝上,自然呼吸1O次左右,再慢慢站立起来。每次l2个来回。⑦ 分足侧膝导引:站立,两腿分开大于肩,两手撑腰,头端正,双目平视,呼吸自然;右膝右髋微屈,同时上身略偏向左侧,而后左膝左髋微屈,上身中心偏向右侧,两侧交替进行。每次l2个来回。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JOA),根据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屈曲角度及强直挛缩程度4个方面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显效:原有诸症与阳性体征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膝关节JOA评分≥85分;有效:原有诸症与阳性体征好转,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JOA评分分值在70分一8O分之间;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膝关节JOA评分分值≤65分。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采用( ±s)表示;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检验。

3.3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时、出院后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进行膝关节功能(JOA)情况评分比较(为客观统计,关节评分由我科住院医师执行)

入院时两组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出院后1个月两组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说明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有改善,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优于治疗2周时。

3.4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经X 检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护理干预的优势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以女性居多,本观察研究中患者年龄39岁一78岁,男女比例为14,与之相符。多数医院针对KOA患者的功能导引,医师无暇顾及,从本课题可以看出,治疗组在功能导引的护理干预下,症状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显着提高,大大弥补了临床医生的诊疗缺陷,提升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科知识,熟练掌握本套膝关节功能导引方法,提高沟通交流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分段详细讲解膝关节功能导引的方法步骤,必要时示范正确的导引方法姿势,出院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出院指导,确保每位患者理解并熟练掌握功能导引的要领步骤方法,使患者自觉主动地练习导引,收到预期的疗效。

4.2 功能导引改善KOA的中医机制膝骨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张氏医通》日:“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长期劳损,腠理空虚,风寒湿杂至,凝滞血脉,血不荣筋。膝部络道不通,而致膝部肿痛。经脉是气血运行通路,内与五脏六腑相联系,外通四肢百骸,能起到调整脏腑、调和气血的作用。膝关节功能导引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探索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体位护理并逐步形成特色,循经取穴通过导引达到健脾养筋、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散结止痛、滑利关节的功效,具有调整机体、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4.3 功能导引改善KOA的现代医学机制生物力学角度、生理学角度认为,股四头肌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是膝关节功能性稳定的重要组织结构,股四头肌有利于缓冲运动重力对膝关节的冲击,即神经肌肉保护机制,KOA损害膝关节的力学感受器.导致反射性抑制,必然影响上述保护机制。功能导引促进局部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滑液浸透扩散,改善软骨细胞营养代谢,使氧和营养物质向局部的输入和局部代谢废物的排出加快。消除恶性刺激所致的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从而改善症状。

4.4 膝关节功能导引的优势膝关节功能导引无损伤、痛苦小,无需专业器械及场地,简单易学,实用性强,易被患者接受。训练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卧位到立位,循序渐进,适用于所有证型的膝痹病患者,对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表明膝关节功能导引的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安全无创,易于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