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历史课堂荡漾人性之美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昵称15221501 2014-07-29

让历史课堂荡漾人性之美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曾经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看了著名教育学家冯恩洪教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系列讲座,其中冯恩洪教授的一段话令我感触很深。他说在4300节听课记录中有一节关于电磁感应的高二物理课让他至今难以忘怀,这节课以拿破仑给法拉第的信导入,引出法拉第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人类社会,用法拉第退休时与英女王的对话结束,突出科学工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借他人对法拉第的评价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他觉得这样荡漾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比纯粹的知识讲授更为有效,更能吸引学生、教育学生,更能体现教育的目的。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更应突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反观我们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通过这次校本培训,我认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搭建人文信息的平台
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场”,是师生情感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教师在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尊重、理解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启迪智慧,激发思维,陶冶性情,这样学生更能将物化的知识转变为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人文心理氛围,为教师传递人文信息打开通道。我相信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人格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为了做到这点,在教学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学生良好人格的榜样。平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这么多年来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学生,我总是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讥讽斥责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课堂提问时,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回答适合自己的问题,有时答不上来,用眼神去鼓励他,肯定其回答中的闪光点;当答出来时,及时评价及表扬,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让他们畅所欲言;特别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我总是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相信自己,体验成功。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问题产生兴趣,我不是阻止,而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最后请几位学生做总结性发言。这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从信任教师,继而喜欢教师的课,从信任教师的人格,继而愿意听取教师传递的道理。就这样我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我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共处、交流中耳濡目染,让他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虽然在现今高考体制不变的前提下,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依然是分数。教育功利性工具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教师的“教”实际上就是为了学生的“考”。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学生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围着分数打转,没有闲情逸致引领学生去历史的长河中观光畅游,顾不上引导学生去感受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从而促其养成人文素养。但新课改以来,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充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有人说过:历史并不在于让学生熟记那些残垣断壁、僵尸枯骸,而在于通过历史知识这个庞大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不要为了考试、分数而教,而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讲授选修三战争与和平中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一教学内容时,按照应试教育的目标,教师只讲授战争的背景、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等知识点即可,能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能在试卷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即可。但我认为这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我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先用对比的方式展示几组照片:一组是战前风光宜人的欧洲,一组是战后一片废墟的欧洲,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战争的残酷;然后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片段真实再现战争的场景,那种子弹呼啸而过战士倒下的瞬间震撼学生的心灵;最后用直观的数字展示战争带来的影响,用一张战后陵园里一排排的,望不到边的十字架传递战争的无奈与痛苦。通过这些人文信息的传递,让学生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影响,从而无形中树立和平的理念。这种正确的理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用的。比如在对待“中国与周边领国领土争端”等问题上,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人主张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但更多的人主张用武力手段,给周边国家以强硬的态度。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当我与学生交流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处理能做出理性判断,对国家的政策及措施能充分理解,这何尝不是历史教育的成功之处呢。
三、补充历史教材,凸显教材人文内涵
教科书是体现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和展开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和中介,然而高中历史教科书主要是按照社会结构几大领域即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外交史等编写的,只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即使是人物评价也只侧重对人物事迹的描述,而缺少事迹背后精神的挖掘。比如学“司马迁”,教材只介绍他写《史记》,不说他的史德;讲钱学森只提到他是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开拓者,而没涉及他浓浓的爱国情怀及战胜困难的可贵品质等,这样就不会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引起共鸣,因而也难以使学生由此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也就丧失了历史人文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挖历史教材,发掘教材中隐含的人文精神,用适当的材料补充教材缺乏的人文信息,凸显教材人文内涵。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为了突出钱学森的高贵品质,补充了几段教材没有涉及的钱老先生的人生经历的材料:(1)他在28岁时就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2)美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3)艰辛的回国过程,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甚至不惜释放11名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4)钱学森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制造出了“两弹一星”。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钱老身上所具有的浓浓的爱国主义的情怀体现无遗,也通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凸显了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
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弥补教学缺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多十倍、二十倍。”但事实上,很多教师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在工作、培训时期,学习的接触的几乎都是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涉及的领域不广,因此可能缺少人文教育所必须的人文知识、文化底蕴、艺术修养等,难以完美地向学生解释教材内容。
比如讲到必修三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内容时,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代表人物及作品外,理应更深层次地向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传递作者高贵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教师可能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艺术修养的不足,无法理解作品的含义,也就在表达与传递上大打折扣,因而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上有所缺失。
所以教师要多多阅读专业以外与教学有关书籍,以拓展和丰富自己的内涵,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完善和发展自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例如在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名作时,我只知道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不能更好理解这一作品的内涵,所以我通过网上查看达芬奇创作这幅画的背景,及其别人对这幅画的评价,加上同办公室刚好有一美术老师,向他请教这幅画的人文之处,使我对这幅名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能理解《蒙娜丽莎》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在向学生讲授过程中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教材,传递人文信息。
总之,在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必要重新确立历史教育的本体意识,自觉地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积极凸显人文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使历史课堂教学荡漾人性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