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宁化二中七四届高中同学联谊会座谈会上的致词

 书缘人生 2014-07-29
 
 

在宁化二中七四届高中同学联谊会座谈会上的致词

 

同学联谊会名誉会长

2000.10.2

 

尊敬的校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金秋十月,国庆华诞。今天我们相聚在阔别26年的母校,师生重逢,同学相会。此时此刻,不由得涣起我们对母校的思念,对老师的敬仰。值此,我代表宁化二中七四届高中全体同学,向母校的历任校长、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出席今天的座谈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带着少年金色的梦想,有幸来到宁化二中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刚离开父母的弱冠少年,每周六天在校过着艰苦的半军事化生活,米饭、瓜芋、咸菜是维系生活的“老三篇”,饭盒、水壶、蚊帐是日常生活的奢侈品,没有课外读物,连字典也无处购买,学个ABC也靠学校印本小册子。但是我们的许多任课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出于对我们学生的关爱,为简陋的课本增添了相对系统的知识,千方百计弥补知识的裂痕,满足我们的求知欲望。如果说,我们今天能够有所作为,是当年的老师传授给我们基本知识,给予了我们智慧和力量。为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老师的教育培养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十六年前的六月,我们怀着惆账和困惑的心情告别母校。在“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年代,回乡务农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没有美好的憧憬,只有锄头、犁耙与古老的农耕,没有欢快的喜悦,只有凝视的目光和渴望的眼神。争扎、煎熬,终于盼来了缕缕曙光。高考,使不少同学迈进了深造的课堂:招干,又让当上村干部的同学吃上了皇粮;部分同窗的军营里成长,升任了连长、营长、团长;不少同学经商办实业,进城开商店,成为商海时髦的老板:不少同学虽然没有离开农村,但靠勤劳致富盖起了楼房,生活步入了小康;许多同学的儿女勤奋学习,替自己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有些目前生活还比较困难,但同学不分贫富,今天的相聚,也不失当年同学的一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从峥嵘的岁月走向改革的时代,殷实的今天使心灵得到欣慰和补偿.

千禧十月喜相逢,为的是圆本世纪在母校相聚的梦.尽管当年的老师已光荣退休,母校几经扩建,现在已找不到当年的教室和睡过两年多的大礼堂.而当年在这里求学的情景,象一幕幕昨天刚发生和故事一样,课堂、操场、农场,使我们彼此相识,终生难忘。在座的老师、同学,有的虽然经常相处,但有些同学离开后彼此没有印象,名字一叫耳熟,但仍然还是中学的模样.如今我们进入了不惑之年,人生的后半路程刚刚开始,见个面,问个好,叙叙旧,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有益加深同学的情感。虽然有些同学此时无法相聚,请允许我先道声祝福,遥祝他们明天更好,幸福安康!

人类社会已迈进新的千年,瞬间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谨让我们祝愿母校兴旺发达,蒸蒸日上!恭祝母校校长年青有为、事业兴旺!祝各位老师晚年幸福、长寿健康!祝愿各位同学家庭幸福、事业辉煌!祝福我们的同窗友谊地久天长!

最后,祝七四届高中同学联谊座谈会圆满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