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最想告诉你的16句话

 指禅李的收藏 2014-07-29

在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18届解放健康讲坛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秉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克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丁晓毅以“现实与预期,距离有多远?——理性看待医疗技术局限性”为主题,向现场的听众坦诚心声。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听听,面对生老病死,从医数十载的专家们的心里话吧。

杨秉辉

1、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的规律,医学在生命终结这个问题上,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而且这个是必定的。

2、现在讲到的这些慢性病,实际上它很难彻底治愈,并非我们医学不想把它治愈,实在是没有可能治愈,并非不愿,而事实上是不可能。

3、现在的医学,跟传染病猖獗时候的医学是不一样的,传染病猖獗时候的医学我们称之为治愈性的医学,那是一定要治好的,但现在的医学,面对着慢性病,我们需要给到病人的是一种医学照顾,除了生理的、病理的以外,还包括他的心理的,社会层面的各个照顾。

4、肿瘤治疗中,放疗和药物是有副作用的,但是治病必须的,所以医生只能是两害取其轻,用的药假如有毒性,医生尽量采取措施补救,病人应该理解,如果出现了并发症,大多数是跟病人的体质有关系,既使是医生操作方面有缺陷,也不是医生的本愿,医生都希望把病人治好,希望病人理解医学的难度。

5、医学是一个发展中的科学,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学也是有风险的,在生老病死这个规律前面,医学能够做的仅仅是维护生长,延缓衰老,减轻痛苦。

华克勤

1、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记得最清晰的一句话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由此可以看出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有局限性,我们更多的是要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帮助。

2、从医疗的局限性来说,我们可能最多的是遵循医疗的路径,也就是临床诊治的规范。但在医疗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一些疾病的偶然性,另外还有一些医学技术以及医学的知识还没有涉及到的领域。癌症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攻克,就是这个道理。

3、就我们妇产科来说,可能有三个堡垒,第一个是疾病的复发性,包括炎症、肿瘤都有复发性。第二个堡垒,就是一个疾病造成的手术并发症。第三个堡垒,就是疾病的隐匿性和不确定性。

4、不同的类型,从医学的角度,并不像数学一样有一个固定公式,其实在医学上,有很多个体的差异,不能通过医学唯一的公式来达到治疗的目标。从我们医生的角度,要敬畏生命、敬畏病人和敬畏自然。

5、当我们从医的第一天,就已经举起右手做了一个宣誓,用我们所学的有限的知识守护病人的生命。但医学又是局限的,疾病也是非常的复杂性,希望我们医患能够共同努力。

6、医疗技术和医疗创新,只有和感情的沟通结合在一起,才能提升医疗的效果。

7、医患并不是矛盾,应该是一个朋友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病人,更好地理解病人,能够更多和跟病人沟通,这样才能攻克很多对我们来说还是无奈的医学堡垒,使病人能够从怀疑者变成信任者,能够提高医疗的效果。

丁晓毅

1、在年轻医生的学习进步中,需要在高年资医生的带领下才能慢慢达到,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不是我们医生故意的,或者故意挑一个贵或者便宜一点的检查给你做,这是我们医生出于对你自身疾病的认识决定的。

2、我们放射科医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家属或者病人说,医生,我的结果怎么样?但是我们放射科医生,做了X、CT以后,可能还要疑难的问题,还要请教上级的医生,可能还要查阅资料告诉你最有可能是什么,所以有时候急不出来。

3、绝大部分医生都是兢兢业业的干活,然后希望能够给病人做明确的诊断,做一个很好的治疗。

4、我们放射科的医生,要受得起委屈,忍得了通途,耐得住孤独。

如果喜欢本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分享到朋友圈,还有下方的“赞”o(∩_∩)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