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儿多人不怪无礼儿不文明

 LuXin4164 2014-07-30

*老北京杂谈

礼儿多人不怪 无礼儿不文明

——“文明礼貌”是老北京话特点之一[转载]北京人过春节的百年图影

如果对于早已是非分明的问题都议论纷纷、纠缠不清,我认为那就是认识上的“堕落”或道德沦丧的悲哀!全国各地的方言、语言、风土人情等各异,但都有其基本特色,这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情之所爱,也是组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细胞”,是应该肯定并挖掘、保护和传承的。如果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总是说三道四、百般挑剔,甚至动不动就贬得一文不值乃至破口大骂,你要说这是“思想开放,意识超前”或赞为“爱国”,本人绝对不敢苟同!

就拿流传多年的“老北京话”来说,具有很多特点,其一就是凸显“文明礼貌”特色。对此,绝大部分人们是认同的。但是也有不少人看法不同,他们认为老北京话显得“虚伪”、“庸俗”、“没话找话儿”、“啰里啰唆”等。连一些衣冠楚楚、貌似文明的人,对于老北京人给以他们的礼貌问候或谈话时的彬彬有礼,都很反感,认为多此一举,甚至觉得“俗礼儿”太多。你说怪也不怪!这倒应了老北京一句老话儿,即这类人“受磕(音读kei)不受敬”,纯属贱骨头!

真正的老北京人遵循的待人接物原则之一,就是俗话说的“礼儿多人不怪”。你看,昔日那些大杂院里的住户,不管其身份、地位、职业等如何不同,但是入乡随俗地学会了老北京的“礼儿”。如每天早晨,邻居们彼此见面,必然互相问候“您早起啦”。其实这无非就是表示赞赏对方早起这一勤快的习惯。互有问答,也是表现出双方在“礼儿”上都不亏。但是少数人认为这些都是“废话”。上世纪50年代末,我们院子里不知怎么安排了这样一家住户,是个孤身一人的中年男子,他每天早上见了邻居都不搭理;下班回家进了院子看见邻居也不打招呼。这些大家虽有看法,但也犯不着往心里去。不过有一天发生的一件事儿,可就让大家共同认为“这是个活畜生”。那是这位“邻居”搬来一周后的一个早晨,他正在水管子旁边刷牙,东屋一个上初中的男青年到水管子那儿打水,顺便问候他一句“叔叔,您起来啦?”只这句话就看出这个初中生的文明礼貌作风,一是称“叔叔”,二是用“您”字。没想到这个“叔叔”一听,居然大吼一声:“废话!我没起来能在这儿漱口吗!”当时给那初中生吓了一跳,一声不吭地回屋了。这下子,在那个“邻居”走后,院子里的男男女女可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这个人怎么这么畜牲呀”、有的说“这人不懂人话”、有的说“真是树林子大,什么鸟儿都有”,等等。反正绝对没有一个人“夸”他!我是真“佩服”房管所,他们“有眼力”,能给我们院子里“请进”这么一个“好邻居”!

说到对第二人称的称呼“您”字,这可以说基本是老北京人的“专利”。我从小到现在,总结起来,我本人及我周围的亲友或邻居,大部分在与长辈谈话时,都称对方为“您”;对平辈儿的哥哥、姐姐也称“您”。尽管现在不少年轻人已经不会说这个“您”字,但是当他们对邻居中长辈称“你”时,如果旁边有老北京老人,会立刻说:“别你我仨仨的,要说‘您’。”这也就是说,可能这个“您”字称呼,恐怕要终止在我们这一代人啦!总之,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我听周围人称呼长辈几乎都用“您”字。

围绕“您”字说起来,就看出老北京人“包容”的心胸和品德。各地方言不同,尤其是某些省份的人们,在对第二人称的称呼上,似乎从来不会说“您”字,要不怎么说“您”字是老北京人的“专利”呢!尤其是我曾接触过某省的一个女孩子,她来北京走亲戚,在陪着她姥姥过马路时,竟说:“姥姥,我牵着你走。”我当时也在旁边,面对这样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的话,我茫然不解,心里寻思“这把老人当成什么啦”?后来请教别人得知,该省管扶着老人走就叫“牵着”,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但是那个“姥姥”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看来她是知道这话是该省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不计较吧。

谈到“老北京话”,您千万别把昔日老北京那些嘎七马八、混混儿、地痞流氓之类人的“行话”或“爆粗口儿”说出的脏话硬往老北京话里“塞”!那可就是糟蹋老北京话,甚至可以说是糟蹋老北京人啦!因为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大老粗儿”,只要是正经八百儿的老北京人,说话也注意酌量那些字眼儿,免得粗俗不堪。我上小学时,我们班有一次开家长会。当老师讲话时,就座的家长们当中突然响起几声清脆的“屁声”。由于这次家长会由我们班几个“班干部”协助老师招待家长们,所以我当时也在教室里。当大家闻声而笑时,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忙问:“怎么,我哪句话说错了吗?”大家都不吱声,有些人依然在笑。这时候,我们班一个同学的家长(该同学这位父亲是以蹬三轮车为职业的工人),“敢做敢当”地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没说错什么,是我忍不住出了一个‘虚恭’(“放屁”),实在对不起您和大伙儿!”我知道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文化水平低,但是他在说明大家哄笑的原因时,所用语言一点不“粗”,说的都是文明词句。可见当时老北京各个阶层的人在“礼儿”上的讲究!

老北京话(一些省市的话也如此),也凸显了老北京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幼有序、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如老北京人对外介绍自己父母时,称呼自己父亲为“家严”、“家父”;自己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呼自己哥哥为“家兄”、姐姐为“家姊”;弟弟为“舍弟”、妹妹为“舍妹”。而称呼对方亲属,更显彬彬有礼,如称对方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等。可惜在极“左”思潮盛行时,这些尊称竟被一些人斥为“迂腐”。更有人提出,对所有人(当然不包括所谓“黑五类”出身的人)应该一律称“同志”,说这是最崇高的称呼。我们有个同学,在对我们介绍他父亲时,竟说“这是‘某某某’(其父的名字)同志”,弄得我们啼笑皆非,也不好称呼“伯父”啦!

我在工厂工作时,年轻人都称老工人为“师傅”。“文化大革命”初期,有人提出这一称呼带有“封建帮会色彩”,应该改称“同志”,或称老“某”(人的姓氏),结果第二天那“师傅”二字就在我们单位消失了。但是别看那些老师傅表面上也同意取消“师傅”这一称呼,实际是口是心非,如我们单位一个年轻的炊事员带头按要求称一位56岁的老师傅为“老宋”,“老宋”那“唉”的一声答应简直比京剧行当“铜锤花脸”的叫板还响亮。可是干起活来,这个年轻人问“焦熘肉”怎么做,那“老宋”回答特“直率”:“焦熘肉吗,就是要焦熘!”这不是废话吗!可见只要是有尊严的人,还是在乎这个“礼”字。同时也是人敬人高。

仅从称呼上推而广之,那老北京人的礼貌和老北京话的文明色彩,更是有着广泛的运用。如邻里之间的彼此称呼,特别是孩子们对年长者的称呼,按老北京人话讲,就是必须“有大有小儿”,孩子们称呼邻居年长者,或大爷、或大妈、或叔叔、或大婶儿、或爷爷、或奶奶等;就是对于平辈的孩子,该称呼哥哥或姐姐的,也不能直呼其名!

老北京话是有些似乎使人感到“迂腐”,但是一概而论地抹杀老北京话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理念,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举例来说,不少人认为老北京人那个“您”的称呼,轻则太“多礼儿”,重则没必要用这个词儿,所以现在你在大街上认真听听行人间的谈话或你周围同事彼此对对方的称呼,大概100个人当中,称呼“您”字的最多也就一两个人,甚至没有!在公交车或地铁车站及车厢内,不少人为了挤上车,甚至对前面的乘客大呼小叫,对于动作迟缓的老人,有的年轻人甚至开口就骂“你他妈的快点儿上呀”或“这些老东西起什么哄呀”,等等。我不知道这些年轻人是否在家也这样称呼自己的父母?如果老北京人所称的“您”字是迂腐,请问是不是那开口骂人就是“先进”呀?

昨天乘坐地铁时,车厢里又响起那熟悉的广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请把您的座位让给……”这广播员倒是真懂礼貌,用了那个老北京人感到亲切的“您”字。但是看看那些抱小孩儿的妇女和年迈的老人都站着,而他们面前就座的青年男女,依然旁若无人、心安理得地玩手机、“闭目养神”!我突然感到我写这篇文章真是犯傻!不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连起码的文明礼貌行为都没有了,或者说根本不懂文明礼貌,谁还在乎那些昔日的“文明礼貌”的老北京话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