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双峰县人民政府自2008年8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分级控制成果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省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县1710.932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双峰县主要地类数据
耕地: 53902.23公顷(80.85万亩)
园地: 3863.64公顷(5.80万亩)
林地: 67531.30公顷(101.30万亩)
草地: 2824.32公顷(4.24万亩)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8872.54公顷(28.31万亩)
交通运输用地: 3575.11公顷(5.36万亩)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2729.10公顷(19.09万亩)
其他土地: 7794.99公顷(11.69万亩)
按三大类分,全县农用地143542.75公顷(215.31万亩),建设用地21153.38公顷(31.73万亩),未利用地6397.1公顷(9.60万亩)。
二、全县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
(一)耕地分布
全县耕地按乡镇划分,石牛乡耕地2706.53公顷(4.06万亩),占5.02%;荷叶镇耕地4198.22公顷(6.30万亩),占7.79%;井字镇耕地2396.35公顷(3.59万亩),占4.45%;沙塘乡耕地2067.97公顷(3.10万亩),占3.84%;梓门桥镇耕地3866.09公顷(5.80万亩),占7.17%;杏子铺镇耕地4503.81公顷(6.76万亩),占8.35%;洪山殿镇耕地2153.7公顷(3.23万亩),占4%;蛇形山镇耕地3501.39公顷(5.25万亩),占6.5%;走马街镇耕地3909.4公顷(5.86万亩)占7.25%;甘棠镇耕地4728.08公顷(7.09万亩),占8.77%;三塘铺镇耕地2513.81公顷(3.77万亩),占4.66%;青树坪镇耕地4455.23公顷(6.68万亩),占8.27%;花门镇耕地3692.24公顷(5.54万亩),占6.85%;锁石镇耕地2612.37公顷(3.92万亩),占4.85%;印塘乡耕地3659.56公顷(5.49万亩),占6.79%;永丰镇耕地2937.48公顷(4.41万亩),占5.45%。
(二)耕地质量
全县耕地按坡度划分,2度以下耕地9132.72公顷(13.70万亩),占16.94%;2-6度耕地20973.44公顷(3.15万亩),占38.91%;6-15度耕地19808.91公顷(29.71万亩),占36.75%;15-25度耕地3772.76公顷(5.66万亩),占7%;25度以上的耕地214.4公顷(0.32万亩),占0.4%,主要分布在石牛乡、三塘铺镇(见表1)。
表1 全县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
地区
|
面积(公顷)
|
占全县比重(%)
|
双峰县
|
214.4
|
100
|
石牛乡
|
57.48
|
26.81
|
荷叶镇
|
10.71
|
5.00
|
井字镇
|
10.31
|
4.81
|
沙塘乡
|
25.02
|
11.67
|
梓门桥镇
|
16.64
|
7.76
|
杏子铺镇
|
21.42
|
10.00
|
洪山殿镇
|
9.31
|
4.34
|
蛇形山镇
|
4.52
|
2.10
|
走马街镇
|
2.14
|
1.00
|
甘棠镇
|
3.5
|
1.63
|
三塘铺镇
|
48.7
|
22.71
|
青树坪镇
|
0.21
|
0.1
|
花门镇
|
1.82
|
0.85
|
锁石镇
|
1.72
|
0.80
|
印塘乡
|
0.00
|
0
|
永丰镇
|
0.90
|
0.42
|
三、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我县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二次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县耕地53902.23公倾(80.85万亩),比基于一次调查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2371.22公顷(3.56万亩),主要是由于2005年采用的田坎系数比较高,而此次二调工作中省厅统一测算田坎系数较低,近年来全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数量较多等因素影响,使二次调查的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准确。
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双峰县地处湖南省低山丘陵区域,以前农村村民喜好将宅基地建在山上或山边,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村民将宅基地建到公路或农村道路两旁。因此,造成农村宅基地增加较多,耕地减少较快,乡村道路建设较快,用地增加,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已影响正常耕种。
从人均耕地看,全县人均耕地0.06公顷(0.9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59.21%,与全省人均耕地(0.9亩)持平。
综合分析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县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同时,建设用地增加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但部分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在严格控制增量土地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相关政策说明
根据中央和省要求,各地应充分共享应用二次调查成果。有关部门编制规划和计划时应采用二次调查成果数据,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用地审批、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以二次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准,切实发挥调查成果的基础性作用。
双峰县二次调查成果公布后,相关支农惠农政策不因地类变化而改变。
双峰县国土资源局 双峰县统计局 双峰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