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康熙釉里三色瓷器赏析

 芝润斋 2014-07-30


 

    博文中展示的是清代康熙时期的“釉里三色瓷器”。清代康熙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商贸发展的盛世时期。康熙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明主,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之高。他在长达61年的统治时期,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他努力学习汉文化,十分重视和喜好瓷器。他对瓷器烧造所投入的心血和财力,大大的超过了明代各位帝王。康熙瓷器,在继承了明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加发扬光大,发明创烧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器型和多样名贵的瓷种。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达到了古代陶瓷发展史上最为鼎盛,最为辉煌的时代。

    康熙的釉里三色(又称“釉下三彩”)瓷器: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的饰于同一器物上。它的出现使釉下彩绘制瓷工艺又前进了一步。康熙釉里三色瓷器,周身红、蓝、豆青三色,浓淡深浅,交相映衬,纹饰凹凸起伏,使器物整体画面富于立体效果。极富表现力,极具观赏性。康熙釉里三色瓷器,为明清时期瓷器品种中稀少瓷种。其制作工艺复杂,烧造难度大,成品多为豪门赏器,足底多有铭文款识。是较为难以寻觅的古瓷佳品。

    康熙瓷器的精美绝伦,赏心悦目,妩媚动人,令世人所瞩目。

 

        简晓东:喜好集藏康熙瓷

                    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花盆

                                                                           参观山西省博物院 <wbr><wbr>(第八集)康熙釉下三彩山石凤纹花觚
         (山西博物院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釉下彩的成熟与发展

      清代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它为以后釉下五彩的出现,奠定了工艺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